鬼節傳説 你具體都知道哪些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7W

鬼節是我祭祀祖先,紀念逝去親人、朋友的節日。鬼節是非常嚴肅的節日,人們會紛紛去墓地掃墓祭祀。那麼關於鬼節的傳説,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鬼節具體有哪些的傳説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鬼節傳説 你具體都知道哪些

三月三
  三月三,是傳説中的鬼節,在江淮一帶流行,尤其以信陽、阜陽、淮南為代表。傳説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當天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着華麗的鬼。

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靈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遊蕩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沒回來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唸經。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曆三月九年級就成了人間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民都擁擠到廟裏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衝到觀音菩薩蓮花座前。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四大鬼節傳説中國四大鬼節傳説。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是春分之後第十五日,《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歲時百問》則説“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作為鬼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思念之情。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其他鬼節則連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上海舊俗就有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的習俗,防止它們作亂。這種祭台叫祭厲台。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台,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

中元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説:“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傳説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傳説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民間要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寒衣節
  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關於寒衣節的由來,有不同的説法。比較廣為認知的,一説源自先秦的迎冬禮儀,一説源自朱元璋“授衣”的傳説,一説源自孟姜女千里送寒衣。《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又俗稱授衣節中國四大鬼節傳説默認。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

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小結:這些傳説都是民間鬼節傳説,每年都會有人給小孩子講述這些鬼節的傳説。很多人會在鬼節的時候,按照風俗給逝去的人進行祭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