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大全之江南第一山齊雲山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2W

道教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本土宗教,它對我國社會的影響深遠,我國擁有眾多的道教的信徒。道教認為居住在三十六洞天或者七十二福地有利於修行,所以很多道觀都建造一些大山上。齊雲山作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自然有很多道觀。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道觀大全吧。


 簡介
  齊雲山,古稱白嶽。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十五公里處,海拔585米,方圓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境內有三十六奇峯,七十二怪崖,間以幽洞、曲澗、碧池、青泉,匯成勝境。

道觀大全之江南第一山齊雲山

齊雲山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面積150平方公里,1994年被國家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素有“黃山白嶽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之稱。清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道教文化
  一、齊雲山道教沿革
  齊雲山道教沿革屬全真派,在家道,道教又稱"福壽山"。為皖南道教名山。齊雲山由於避居皖南山,晉朝以前尚無人煙,及至唐朝,才開始有了道,佛教的活動。

據佔巖福道長的口述,當地道人歷代相傳: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穀子道人"的門徒餘氏六三娘從湖北武當山來齊雲山傳道,屬正乙派,養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為齊雲山最早的四大房,是開山建道之始。自餘氏六三娘來到齊雲山,至南宋的數百年間,道,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明萬曆《齊雲山志》載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韋緩建石門寺於石橋巖,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於白嶽山南,直到南宋寶慶丙戌年(1226年),道士餘道元來齊雲山,創建佑聖真武祠(真武聖殿,真武閣),齊雲山道教才有了明確的記載。次年,請內相程鉍題"雲巖"二字刻於石,為齊雲山現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鹹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築道院,奠定了齊雲山道教沿革的基礎,但在元朝沒有多大發展,可能是因為人民重全真道不重正一道之故。

到明朝,齊雲山道教沿革才開始逐漸興盛,明嘉靖(1522~1566年),萬曆(1573~1620年)年間發展到鼎盛時期,興建宮,觀,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餘處,真武聖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鍾,鼓二樓,宮闕壯麗,嘉靖帝敕名為"玄天太素宮",並親題"齊雲山"匾額。為解決眾多香客遇洪水被阻於橫江對岸的問題,明萬曆十六年建成石拱"登封橋",代替了易被衝跨的木橋,便利了遊人登山。

清代,齊雲山道教沿革繼續發展。道教雖不被重視,但仍得以延續。齊雲山被清乾隆帝題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民國時期,宮觀道院尚有很多,香火旺盛,月華街一帶香客遊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當地道人回憶也大體如此。

建國初期尚有道院12所,道士70餘人。破壞嚴重,道院,道士所剩無幾。1978年以後落實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齊雲山太素宮被列為道教省級重點宮觀修復開放。1984年6月成立了齊雲山道教沿革協會,詹巖福為會長。

二、宮觀道院
  齊雲山道教沿革建築很多,自開山以來,歷代均有修建,明末最盛時這一百餘處,原有太素宮,三元宮,玉虛宮,靜樂宮,天乙真慶宮,治世仁威宮,宜男宮,無量壽佛宮,應元宮,郎靈院,淨樂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黃庭道院,拱日院,東陽道院,東明太微院,榔梅院,華陽道院,西陽道院,添書院,石橋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參陽殿,興聖殿,鬥姆閣,文昌閣福地祠,土地祠,善聖祠,功德堂,碧霄庵,東嶽廟,等等,此外還有"九里十八亭"。經歷代天災人禍,這些宮觀道院及亭閣祠殿大多均已毀廢。現僅存東陽道院和伯陽道院,梅軒道院。1980年起在舊址上新建了凌風,海天一望,望仙三亭,逐漸修復了玉虛宮,羅漢洞,真武殿(太紊宮)等。

齊雲山道教建築藝術賞析
  齊雲山與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並稱中國四大道教聖地。齊雲山為全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道教歷史悠久,道教活動始於唐乾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道教香火播及華東及東南亞各國。今全山有宮、殿、院、壇、閣等108處,道觀27處,道房12家。齊雲山的道教繪畫、摩崖石刻和碑刻數以千計,幾乎峯峯有題詞、洞洞有刻銘,清代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道教文化特色
  一、全真派的傳統
  齊雲山道教以全真派為主,尊老子為始祖,以《道德真經》為依據,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這是兩宋時代玄神地位提高和信仰興盛的一個表現。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有方士餘道元,號天穀子,遊至齊雲山石門巖,斬草結庵以居,得到當地好道居士的贊助,創建佑聖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民間傳説該神像為百鳥銜泥共塑而成的,於是香火始盛,道士日增,從此奠定了齊雲山的道教基業。延至明代,由於諸帝王對道教的尊崇敬奉和扶持利用,齊雲山的道教活動也日趨興盛。嘉靖十一年(1532),張彥率眾往齊雲山為皇帝求子,得順籤,後生一子。嘉靖皇帝大喜,遂降旨在原真武祠舊址上敕建太素宮,並親撰《御碑記》雲:“朕於壬辰年(1532),因正一嗣教真人張彥,奏令道眾詣齊雲山建醮祈嗣,果然靈應,自時設官焚修,賜建玄天太素宮於齊雲巖。……”於是齊雲山更加聲名大振,成為江南正一派的着名法場。

正一派的組織比較鬆散,戒律也不甚嚴格,可以有家室妻小,非齋也不忌酒肉,俗稱“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齊雲山的正一道徒亦是如此,他們不僅有妻室兒女,甚至連妻室兒女也隨同住在道院宮房中。平時則從事生產,與普遍人無異。只有事主來邀求或有關道教節日時,他們才脱下俗衣換上道士打扮,做起傳統科儀。這類似於當地的手藝人,與其説是學道、修道,不如説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山中的道院也與一般民宅無異,除了一般宮觀皆有的雕樑畫棟,錯落有致,與自然峯巖渾然一體的特點外,在外形和功能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民居,而且多與山中的民居不相分隔。道院主要集中於山上的月華街。取名“月華”,是因為建築佈局巧妙,宛如一輪新月。走在街上,只見宮觀和店鋪櫛比,香煙和飲煙互繞,完全一幅道教與民眾天然相融的生活圖景。有人用“中國道教第一村”來形容齊雲山的道教文化,除了説明它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用來説明它的民間性和鄉土氣息,也是十分形象、恰當的。

二、道儒佛的融合
  齊雲山道教長期以來以全真教為主,統領全山。但齊雲山早在唐朝就是道佛共存的局面,是道教佔統治的格局。據宋代學者羅願的《新安志》(載《四庫全書》“史部二十四”)卷四説,唐代天寶年中(742-755)有僧人居齊雲山,隱修於西南麓的石橋巖。元和年間(806-820),歙州剌史韋綬,因夢見古僧相貌,遂獻奉銀建石門寺於石橋巖,置鍾、鼓、神像等什物,經過住持本立、光聰的盡心經營,卒為一方勝境。至南宋後,隨着齊雲山一帶道教逐漸興盛。延至明代中後期,佛教遂被排斥。但直到前,仍有大雄寶殿、觀者閣等廟宇存在。如今真仙洞府中供奉的道教神——玄天上帝,四周卻是佛教的十八羅漢並充作護衞神。

道教在齊雲山的開拓始於唐朝乾元年間(758-760),時有道士龔棲霞(名籍無所考)雲遊至齊雲山,隱居於石門巖。

這是齊雲山最早出現的道士,後人遂將他棲居的巖洞命名為“棲真巖”,意即棲霞真人之巖,以示紀念。至南宋道士途道元建佑聖真武祠,道教方顯興盛。但直到明嘉靖前,齊雲山道教都是以“全真”為宗,屬武當山全真派的後一個門派,其宮殿建築和道規道制,皆仿效武當,故古人稱其為“江南小武當”。至嘉靖年間後,全真派立足齊雲並逐漸取得了統治地位,原來的正一派也是因勢利導,自然地服從或轉為全真派,從而形成了兩派並存而全真統領的格局。至今玉虛宮等處仍保持全真派,白嶽山房供奉的也是全真教的七位真人,故亦稱之為“真真石室”。

至於儒家的綱常倫理等觀念在齊雲山道教中更是有着濃厚的體現。齊雲山道教的“世系譜”首句就是“守道明仁德”,主張儒道不二。山上的忠列巖、忠烈坊等所宣揚的也都是儒家忠義的故事。這實際上也是道士們誦經宣咒、祈求神法所要達到的目的,即利益眾生、愛護家國。包括佛教的教義與禪修,其目的也不外乎此。玄天太素宮原有一楹聯:“中國有聖人,是祖是師,咄咄西來東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鎮南天。”就是三教融合的很好寫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