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寺廟大全之龍海市五福禪寺

來源:人人運程網 2.03W

佛教是我國擁有最多教徒的一個宗教,它也是世界三大教會之一,影響力深厚。寺廟是佛教法師信徒們傳播佛法、信徒上香祈福的一個宗教場所。五福禪寺又稱“萬壽講堂”,它是一座擁有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寺廟。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寺廟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寺廟大全吧。


簡介
  五福禪寺,曾名仙殊庵、仙庵,又稱萬壽講堂。是一座有五百多年曆史的佛教寺院,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古時候,凡逢皇太后、皇帝、皇后壽辰,大府龍溪、二府海澄、三府石碼所有文武官員都要到“萬壽講堂”拜壽、祈求福佑,凡逢朔望之日(朔日:指農曆每月七年級。望日:指農曆每月十五。),石碼地區官員皆至“萬壽講堂”聽講。正如寺中聯曰:

漳州寺廟大全之龍海市五福禪寺

祝釐共承法鼓金輪開錦水,

講約依舊琳宮香界倚文山。

五福禪寺是石碼地區第一大古寺,位於石碼鎮解西仙庵路。系磚木結構單檐懸山頂的古建築,坐南面北,二進三開門。遠遠望去,紅瓦為頂、青石為基,高翹的燕尾脊屋頂盤龍戲珠、八仙齊聚,屋檐下雕樑畫棟、樑柱塗金,所有雕飾更是品種繁多、金碧輝煌。敞開的寺門楣頂則懸掛着一塊黑底花邊金字牌匾,上書“五福禪寺”四字。前殿進深三間,依次為前殿、天井、後殿、後天井,全長46。6米,寬16米。還有左右二側配殿和廂房。範圍寬廣,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322。7平方米。現主寺為兩進,走進禪寺,和眾多寺院相同,迎面而來的便是“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容可掬歡喜緣。”的彌勒佛。彌勒佛右手邊有一書架,架上擺滿佛學典籍和勸善讀物,其背供奉三官大帝,左右附彭祖、甘羅,兩側祀清水祖師、地藏王菩薩。大殿正中供奉華嚴三聖,其前兩旁祀站立的韋陀、護法;兩側祀觀音大士、伽藍菩薩,還有那十八羅漢,有的咬牙切齒,怒目而視;有的朱脣微啟,面帶微笑;有的盤膝而坐,雙手合十;有的眼睛微閉,手持經典;有的手壓龍虎,拳舞掌劈,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動作千姿百態。

寺中前殿門廊有二根青鳥石精雕的“鳳戲牡丹”的雕鳳石柱,柱高3。6米,柱圍1。2米。與之對稱的另兩個用大理石精雕的龍柱位於後殿,龍柱高4。6米,柱圍1。7米,其間龍門二字和“波浪拋翻圖,鳳雲際會時”之句。後殿還有二對楹聯石柱:一對圓形石柱,聯以篆書書之;一對方形石柱,聯以正楷書之。兩對石柱聯對相同,曰:

祝釐共承法鼓金輪開佛水,

講約依舊琳宮香界倚文山。

這兩對龍鳳石柱和兩對楹聯石柱皆是明代古建築原物。

五福禪寺自明成化七年創建迄今,寺院曾幾度興廢。經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清光緒八年(1882年)、民國廿四年多次重修。清、民國兩代,石碼一帶佛教信徒多聚於此唸經禮佛,舉行佛事活動。1953年後被佔用為石碼糧食複製品廠。1994年7月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1996年經龍海市統戰部、財政局、佛協聯席會議共同確認該寺房產面積1035㎡。1999年10月,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文物保護單位。自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落實宗教政策,十方信眾捐款重修,現寺廟塑像金碧輝煌,恢復巍峨壯觀。諸神金身栩栩如生,龍鳳柱經歷五百多年之滄桑,異彩獨放。五福禪寺香火興旺,信眾甚多。昔日石碼八景:五福禪鍾、沙埭蛙鼓、東郊步月、北岸含煙、雙橋織雨、柳店迎風、錦水歸帆、錦城聞笛。五福禪寺的五福禪鍾就是其中一景。相傳該寺有巨鍾,聲聞全鎮及五鄉,近處聞之聲殊不宏,愈遠則聲愈清越,故曰“仙鍾”,但不知毀於何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