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種類有哪些 各地皮影戲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1.23W

皮影戲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很多有名的故事在皮影戲的表演下栩栩如生,把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表演的像是有生命一般,皮影戲的種類有哪些?一起看下小編整理的中國戲曲文化之皮影戲的種類吧。

皮影戲種類有哪些 各地皮影戲介紹

陝西皮影
  陝西皮影分為東路皮影和西路皮影,東路皮影以華縣製作的最為突出。其特點是:刀工精細、線條明暢,設色豔麗,所雕帝王宮殿、佳人繡閣、才子書房、軍營帥帳、桌椅門窗、花木怪石,無不逼真;文臣武將、才子佳人、工農兵商子、男女老少形象生動,維妙維肖。

  皮影藝術在華縣沿襲不衰,與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有着密切的關聯。在大戲不易演出的山區和塬區,唯皮影演出方便,它正好適應了華縣特殊的地理條件。一班戲由五人組成,車推筐背即可攜帶全部戲具。在巷道庭院都可搭台演戲,既簡單又方便。村社廟會慶賀或結婚,過壽、嬰兒滿月一般都習慣演出若干場皮影戲,曾有人遇喜一次演出七台“對台戲”。戲班隨叫隨到,且備有數十本傳統劇目的“戲褶子”,供羣眾隨意挑選,俗稱“點戲”。《華縣縣誌稿》記載:“清末民初演唱者二三十家”,三十年代曾發展到四十八台之多,至民末有二十四班影戲演出於城鄉。解放後在黨政和文化部門的領導下一度又發展到三十多家。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期間,皮影藝術同樣遭到嚴重的破壞,鄰縣各地皮影盡絕。由於羣眾的深切愛護和扶持,唯華縣城留有四班皮影堅持末輟,現在又恢復到十七班皮影戲巡迴演出於各鄉鎮。

  1955年,華縣的皮影演唱(碗碗腔)藝人李俊民和迷胡演唱藝人安世傑先生曾赴省迷碗團傳藝。周總理看了戲曲研究院新排的碗碗腔劇後熱情讚譽到:“你們把皮影戲搬上舞台,很好。碗碗腔源出於華山北鹿、華陰、華縣一帶,應更名為華劇,中華民族之劇嘛。

  陝西皮影—浦城皮影
  蒲城皮影約產生於清乾隆年間,多用牛皮製作,故俗稱”牛皮人馬子“。工藝多采用陽雕陰刻,明暗鑿紋等方法,組成人物、景物圖案,造型小巧,生動逼真。男性濃眉大眼,女性秀婉嫵媚。在裝飾花紋上,最有代表性的要稱”萬字“雪花型的圖案結構。色彩明快,線條優美。

  蒲城皮影唱腔分老腔和碗碗腔兩種。老腔形成於華陰縣東北的泉店村。泉店自漢唐以來,水上交通發達,船工為消除疲勞,以曳船號子為歌。後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及湖北老河口遷來船工的説唱形式,逐漸發展成為以檀板、月琴、板胡為主要伴奏樂器的一個戲曲種類,多以皮影形式演出。後來當地有了新碗碗腔,稱其原皮影腔為”老腔“。老腔戲為板腔體,旋律粗獷,腔調簡單,氣勢豪放,慷慨悲壯。劇目多以歷史故事為題材,其中以三國故事為最,計有《長阪坡》、《出五關》、《取西川》、《收姜維》、《定軍山》、《戰馬超》等30多本,。

  蒲城皮影多用碗碗腔演唱,其劇目十分豐富,最有代表性的有《金碗釵》、《香蓮佩》、《春秋配》、《四岔捎書》、《火焰駒》、《清素庵》、《白玉鈿》等。既有”多情佳人逢奇遇,落難公了中狀元“一類的愛情戲,也有”忠臣多遭難,奸賊妄弄權“一類的忠奸鬥爭戲。

  皮影行裝簡單,用人較少,只要有”前首“(擔任全戲的念、唱兼司月琴及擊打樂),”籤子手“(專司皮影表演),”上檔“(主司二股弦演奏),”下檔“”後槽“(司梆子、碗碗等樂器)等5人,即可”燈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樂聲“。

  北京皮影
  相傳明代即有,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舉辦百戲大會,皮影戲參加了演出。另傳皮影自明中葉從蘭州和華亭先傳入河北涿州、後再傳到京西、北郊農村,然後入城並形成東、西城兩派。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還進入到宮廷。康熙時,禮親王府設有八位食五品俸祿的官員專管影戲。嘉慶時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還傳皮影班進宅表演。當時的北京影戲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則於堂會唱影戲,有不少京劇演員也參加影戲班演出。北京皮影線刻見長,自清中葉後,在造型上借鑑京劇,出現了生、旦、淨、醜、末的臉譜。

  唐山皮影
  歷史較長,造型誇張。一個人形分六部分,用鐵絲和絲線操縱自如,從造型看人物高額通鼻小嘴,頗典雅。

  皮影,也叫皮影戲,是灤南縣民間地方劇種之一。始稱灤州皮影,今又稱樂亭皮影,或冀東皮影、唐山皮影,在昌灤樂一帶也俗稱驢皮影,在東北俗稱老吠影。它是中國皮影戲的個支派,有獨特的唱腔和操縱技巧,製作影人是一種雕刻藝術。明萬曆年間,在灤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員,姓黃,名素志(里居不詳),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不但文才很好,而且繪畫、雕刻件件精通。但時運不佳,屢試不第,無顏回歸故里,乃出關遊學奉天(瀋陽),在那裏教授幾個村童過活,在這悠閒的歲月裏慢慢地成就了他對藝術的貢獻——創作影戲。

  黃素志是生員,屢試不第,至少參加過兩三次順天府鄉試,到過北京,見識過北京的影戲。灤州地處京畿,與京城聯繫密切,鄉間也有影戲。當地有一則古老的謎語是這樣影射皮影戲的”遠看燈火照,近看像個廟,裏頭人馬喊,外邊哈哈笑“。《河北省地方劇資料彙編》中就有對明萬曆年間手抄灤州影劇本《薄命圖》的介紹,可見本縣境內在明代已有影戲。黃素志多才多藝,遊學瀋陽時,把故鄉和北京的影戲藝術帶到了客地。最初用紙剪刻影人後來改用羊皮剪刻影人,這種雕刻藝術見於北宋,黃素志將這種雕刻藝術加以改進,把皮影介紹到個新地方而且得到了發展。

  正如顧頡剛在《灤州影戲》中寫道:”原來影戲自黃先生髮明(實際上是傳播和改進)以後,傳者很盛,數十年後勢力遍及東三省,這時滿洲大勢方興。‘個新興的文化不甚高的民族,對這種通俗藝術,自然非常合乎脾胃。及至滿清入關以後,影戲也就隨着進入北京。康熙五年,禮親王府竟有8個食5兩俸專管影戲的人,旁的府第也可以推知了。後來全國平定,各省派遣駐防將軍,充其任者皆滿洲人。他們一來和駐地語言不通,不能鑑賞當地娛樂;二來對影戲嗜好已深,不能離開,所以莫不帶了影戲班前去。專制時代的習慣,上行下效,無論朝野都不能例外,不久以後影戲就佈滿了各地。“因昌黎、灤縣、樂亭與東北三省鄰近,歷史上去關東的人多,長期以來滿族的漢化語言和生活習性日益接近,很少語言上的不通,灤州人黃素志傳播改進的影戲以”灤州影戲“名,影戲因清初隨清軍駐防而廣為流傳是可信的。

  明末清初,由於統治者倡導,皮影戲興盛繁榮,傳播較快。至清朝中葉白蓮教起義,各地人民響應,清王朝統治者害怕江山不穩,預防人民聚眾鬧事,一反初時對影戲的熾熱態度,他們把嘴臉一變説影戲是用紙人紙馬興妖造反,禁止官員私養影班,禁止夜演影戲。影戲在官方是禁止了,在民間卻是禁而不止,仍然發展着。

  清朝至民國年間的皮影戲和現在的皮影戲是一脈相傳,形成了地道的灤州影,也就是所説樂亭影、老吠影。當地羣眾非常愛好影戲,積久而成風俗。嘉慶十四年(1809)續修《灤州志。風俗》中載:”正月……至十四五六等日,凡城市鄉村多築鞦韆為嬉,夜則張燈演影戲(用板築小高台,後圍以布,前置長案,作寬格窗,蒙以綿紙,中懸巨燈、乃雕繪細驢皮作人物形,提而呈其行於外,戲者各肖所提腳色以奏曲)“……”道光年間,灤州學正左喬林寫的《海陽竹枝詞》中這樣描寫影戲:“張要作戲調翻新,顧影徘徊卻逼真。環佩珊珊蓮步穩,帳前活現李夫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灤州南石佛、孟家莊合會公立紅白事拘式碑中有違約罰“演影三台”的規定。光緒二年(1876)重修《永平府志。風俗》載“上元夕通衢張燈演劇,或影戲、驅戲之類,觀者達曙……冬孟月……’是月畢場功、勞農遣工人歸,賽祭燕享,竟尚影戲,婦女羣眾竟夕焉。”

  民國25年(1936)修《灤縣誌。戲劇》記影戲:“用薄片透明之驢皮,雕成人物等形,夜間於台上架紙窗,借燈光照映,遠視之意態生動,維妙維肖,故謂之影戲。戲本多長篇,傳述古代忠孝節義等事,頗有益於風俗。清季曾設有影劇改良社,借改者無多,故近今所演。然與他劇相較,則益多而害少。每演三夜或四夜為一台,每台價昂者須四五十元至百元,少者十數元至五六元不等。於人家還願或喜慶時用之,亦有歲時豐寧鄉村醒資開演,以資娛樂者。”這些記載充分説明了皮影戲是羣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皮影戲在灤州、樂亭發祥,極為當地羣眾所喜聞樂見。清朝中葉,民國初年,樂亭崔家聚德堂影班、張家中興堂影班、劉家慶和堂影班、史家翠蔭堂影班辦得最大最好,皮影名藝人薈萃,又培養了大批新秀,影響深遠,名滿京東。本縣籍的張繩武、張佔科等名家多加入樂亭影班,由是樂亭影名聲日興。本縣有柏各莊楊榮久影班、東黃坨龍振剛影班、西新莊陳文禮影班等,那時民間小影班比比皆是,把皮影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20世紀30年代,樂亭影在瀋陽(時稱奉天)、長春(時稱新京)等大城市演出,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傳播到日本、朝鮮等國。張繩武、張佔科等着名皮影世人應邀陸續在國內和國外灌製了大量唱片,使皮影戲的流域更為廣闊,一些唱腔得以保存。

  灤州皮影戲不同於其它影戲的特點有四:一是影人用驢皮雕刻,有獨特操縱技巧;二是用灤樂鄉音唱白(樂亭口音多,灤州口音少),語言易懂;三是掐嗓唱法;四是有獨特的唱腔,如張繩武的呵腔等。

  小結:皮影戲的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民間很是受歡迎,在很多地方形成了當地有特色的文化藝術,加上一些樂器的配合,更是好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