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文化的描繪:贛文化的的魅力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1W

贛是江西的簡稱,江西文化又稱“江右文化”、“豫章文化”。江西自古就是一個人傑地靈的,而贛文化就是一種隱性文化。那麼,在贛文化有着什麼樣的文化內涵呢?不妨隨小編一起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贛文化的描繪:贛文化的的魅力


  贛文化,即江西文化,又稱“江右文化”、“豫章文化”。贛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奧義為:“文、章、節、義”。

可以説自古以來文章與節義並重,不僅是對贛文化主體精神的評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條和追求目標:

第一個提出殺秦檜謝天下的廬陵人胡銓遭流放23年而不屈,譽為江西千年脖子最硬的人,他所寫的愛國政論文,一直是後人聲討賣國賊的範文;“詩壇霸主”楊萬里,一生憂國憂民,宦海浮沉痴心不改,他創作的“誠齋體”詩歌,傳頌千古;世界上最大最早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主編解縉,不僅才華卓絕,還以敢於直指時弊,敢於與奸徒鬥智鬥勇而朝野聞名;明末抗清名士艾南英,撐起南明朝一片天;近代革命家李烈鈞,湖口祭旗討袁,開創“二次革命”……

還有宋代寫出我國第一部水稻品種專著《禾譜》的曾安止、愛國詞人劉辰翁、名相周必大;明代編繪我國第一冊分省地圖集的羅洪先、內閣首輔楊士奇、唯物主義哲學家羅欽順、空想社會主義實踐者何心隱、陽明心學的傳承者鄒守益等一大批江西名士,無一不是“文章節義並重”的奉行者和典範。

他們不僅為贛文化增輝,還為中華民族文明的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

有一種觀點認為贛文化是一種隱性文化,象陶淵明一樣,善隱厚重,隔代發作。

贛文化應該是中國文化的隱性的核心和支柱,周圍幾種文化包括楚文化,吳越文化,粵文化是贛文化向各個方向上延伸的幾個觸角。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的根在江西。有意思的事是中國的根在道教,道教的根正在江西。人們只注意到顯性的湖南、浙江、廣東等地,卻沒有注意到隱性的江西。

所以當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時候,只有觸及到了江西,才算真正觸動了中國,只有江西動了,中國才是真正意義上徹底地反抗,中國的改革也是這樣,未來也只有江西改變了,中國的全盤和民族的命運才真正能得到改變。這是我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猜想。總之中國的命運和江西有關。

也許有人問,江西文化乃至於中國文化的根髓最重要的根到底是什麼,一句話,考政治上經常提到的,實事求是。或許我可以用一句話歸結,江西是這幾百年中國實學的搖籃。中國傳統文化的韌性和堅挺正在江西,沒有江西做為根基,中國傳統文化將不能前行!

號稱“文章節義之邦”的江西,在宋代以前,所出人才並不突出,除陶淵明之外幾乎舉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後期迅速崛起並完全取代了河南作為文化中心的位置(單就詩家而言,唐時“唐詩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時,則轉而為“宋詩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韓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歐王蘇黃”,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並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況且宋朝是華夏文化的造極之世,宋明時期又是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第二個諸子百家時代,江西文化人無疑是其中的主角。兩宋時期,眾多文化鉅子從江右噴薄而出,叱吒風雲,開宗立派,引領潮流,晏殊、歐陽修、李覯、曾鞏、王安石、黃庭堅、陸九淵、楊萬里、姜夔、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這一時期也無疑是江西人文輝煌燦爛、如日中天的極盛之期,並且為華夏文化之登峯造極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而對中華文化的進程作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餘烈,在正統的文化領域裏,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後也在比較高的水平上運行。元代以來江西所產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馬端臨、吳澄、羅貫中、羅欽順、湯顯祖、宋應星、魏禧、朱耷、蔣士銓、陳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陳寅恪、蕭公權、傅抱石等等,亦可稱得上超超玄箸矣!這樣一個在中國文化極盛之期取得最高成就的省份應該佔據其中之一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