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客家文化城在哪兒?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W

眾所周知江西是客家文化發祥地之一,在江西贛縣縣城的東南面,有一座客家文化城,它遠眺贛南名山峯山,南依美麗的貢江水,山、水、城相互呼應,相互映襯,成為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那麼,客家文化城是哪個城市的?不妨隨小編一起看看贛文化吧。

贛南客家文化城在哪兒?


  進入客家宗祠、風水大師廟、客家圍屋、客家人民俗長廊,感受到客家人民風純樸,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客家人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有着重要地位。看到一尊尊歷史名人雕塑、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榕樹,贛縣結合客家文化城,沿江打造的景觀帶,在江西是最靠前、最有品味!

客家與客家文化
  客家妹子挑料、送料,客家漢子榨油、出油,情景舞蹈《打油佬》再現了原生態的傳統手工榨油場景,當身着客家服飾的舞蹈演員踩着採茶樂步入舞台演繹茶藍燈《茶燈飄飄萬萬年》時,現場觀眾報以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些節目不僅精彩,更重要的是引起了現場觀眾的情感共鳴。客家文化在贛南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並且豐富多彩。圍屋、美食、客家話,在贛南,到處都是客家文化元素。那麼客家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她又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呢?那就得從客家説起了。

客家,是歷史上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族逐漸南下進入贛閩粵三角區,與當地畲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支系。客家人分佈於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據估計,現在全球約有客家人七千萬以上。贛南、粵東、閩西是客家人的大本營。

沒有客家羣體,就不會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沒有客家文化長期穩定的發展,客家羣體也是不可能具有那麼強大的生命力,以至於經過數百上千年之久,還能維繫到現在。客家文化是客家人這個羣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為適應和改造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全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她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融合了畲、瑤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種多元文化,具有質樸無華的風格,務實避虛的精神。

贛州“客家搖籃”
  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在哪裏?何處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哪裏擁有的方形客家圍屋最多?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指向同一個地方——贛州。將近2000年的客家歷史、800多萬客家人口、600餘座客家圍屋和其他許多客家元素一起,使贛州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魅力,無可爭議地被譽為“客家搖籃”。

贛州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常稱為贛南地區。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贛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江西南大門,被譽為“宋代歷史博物館”。贛南人文薈萃,文化底藴豐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該地區具有濃厚的客家文化,全境通行客家話和贛州話。

贛南客家文化特色
  與閩西、粵東相比,贛南客家文化以其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厚而為世人所矚目。它包括歷史文物遺蹟,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藝等方方面面。

祠堂對客家人來説不僅僅是一座座具有特色的建築,更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當你站在一座座祠堂前,也會不自覺地肅穆而立。客家人有着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祠堂及族譜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過去客家人宗族興勵和崇祖意識相結合的產物,每個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贛南各地現存着不少明清時期的祠堂,這些祠堂不僅規模宏偉,建設風格別緻,而且文化內藴深厚,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實物資料,同時又是海內外客家後裔尋根問祖的精神載體。譜籍資料則是研究客家歷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據。

在贛南,聽着客家人一口流利的客家話,你説不定還會有穿越的錯覺,彷彿自己置身於某個古老的朝代。客家方言被學術界稱為研究古漢語的“活化石”。贛南大部分地區屬於客家方言區。客家方言在贛南、閩西、粵東都用習以俗成的叫法稱“客家話”。但在一些地區也有一些別的稱謂。客家語言經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孫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為它本身具有鮮明的個性。

如果去贛南,不去看看圍屋,就如同到了北京不去看看故宮長城一般。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僅被建築學家們譽為民居建築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使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詩人、藝術家們乃至一般遊客為之陶醉。贛南的客家圍屋,主要分佈在龍南、全南、定南、安遠等幾個縣,總數約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龍南最為集中。贛南的客家圍屋多為方形,與閩西圓形的土樓和粵東內方外圓的圍龍屋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吃、穿、住、行,“吃”總是排在第一位的,美食是每一種文化中最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贛南客家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平時招待貴客用酒娘蛋、擂菜;宴請和逢年過節吃“四盤八碗”,即分別用四個大盤和八個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客家飲食文化內涵深刻,鄉土味濃,有些菜餚和食品已飲譽海內外。

民俗可以説是一種文化中最能反映這個羣體精神文明的產物,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樸和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而為世人所矚目。客家民俗活動一年四季均有舉行。如春節期間有龍燈、蛇燈、鯉魚燈、馬燈、獅燈等各種燈綵的表演;端午節有龍舟競賽;中秋節有“放孔明燈”、“請月光姑娘”等活動。除上述具有漢民族一般特點的節日民俗活動外,贛南還有一些其它漢族地區(包括客家地區)所不見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猶“九獅拜象”、寧都竹篙火龍節、於都嗩吶等等。另外,客家民間文藝也很豐富,如客家山歌、贛南採茶戲、歌謠等。

客家人崇信風水,每逢婚喪喜慶,蓋房子、打灶、挖井、選墳地乃至於修橋築路等,都要請風水先生勘地利、看風水,擇良辰吉日。這種風俗,自古至今,長盛不衰。風水術是隨着客家先民的南遷而傳入贛南的。興國三僚村也被稱為中國風水第一村。

數百年,乃至近千年的歷史沉澱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時隱時現,隨着時間的推移她們還在繼續沉澱或正在消失。因而發掘研究這些文化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歷史責任。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客家精神代代相傳。到贛南來吧,聽聽那山歌、看看那圍屋、喝喝那擂茶,感受那純真質樸的客家風情,或許你就會明白客家文化的魅力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