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河洛文化節介紹的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9.86K

中國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藴的國家,發展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在先秦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文化大繁榮,為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是很有力的基礎。中國文化,最早起源於伏羲時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河洛文化,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

洛陽市河洛文化節介紹的是什麼?

河洛文化旅遊節要繼續堅持“以節為媒,廣交朋友,宣傳洛陽,發展旅遊”的指導思想和“節會搭台、旅遊唱戲,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廣泛參與、企業和羣眾受益”的辦節方針,按照“隆重、熱烈、節儉、求實”的原則,以中央電視台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玄奘之路”洛陽行活動為亮點,以促進旅遊發展為重點,努力把河洛文化旅遊節辦成中外文化交流、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辦成洛陽人民和遊客的盛大節日。

什麼是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顧名思義,是指存在於黃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亦稱為洛陽盆地或洛陽平原)為中心的區域性古代文化。由於該地區在我國曆史上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地位,所以自古夏代開始,河洛文化長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久負盛名的京都文化、王畿文化,是我國5000年華夏文明的源泉與主脈。

黃河中游的洛河,發源於陝西省洛南縣洛源鄉木岔溝,先後流經河南省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區,在洛陽市區瞿家屯、下園分別與澗河、瀍河相會後繼續東流,在偃師市楊樹村與伊河匯流後經鞏義市神堤注入黃河,全長410.1公里。伊河,發源於河南欒川縣陶灣鄉三合村悶頓嶺,先後流經嵩縣、伊川縣、洛陽區、偃師市注入洛河,全長268公里。洛河支流繁多,除伊河外,在河南省境內長度在3公里以上的有105條,其中10公里以上的有61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4條。這些支流南北錯開,均勻注入,為其下游流經的伊洛盆地提供了豐足的水量和優越的生態環境。

根據古環境學的研究,在距今大約8500-3000年之間,在地球上最後一個冰期結束之後,出現了世界性氣候回暖,稱為“全球世温暖期”2。1972年,我國着名學者竺可楨先生在研究中國近5000年氣候變遷時就指出:“在近5000年中最初2000年,即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温度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約比現在高3℃-5℃。”3當時黃河中游的河洛地區温暖濕潤,洛陽皂角樹遺址考古發掘所獲的古環境資料表明,約距今4000-3600年,河洛地區降水量近1000毫米,以其疏鬆易耕而富含肥力的黃土,充足的日照,以及全新世温暖期所帶來的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温濕度等氣候條件,成為我國農業起源與發展的中心區域。在洛陽皂角樹、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粟、黍、大豆、小麥、稻等農作物籽實,説明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已經栽培多種農作物5。河洛地區先進的農業,發達的手工業,為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國的建立,亦為河洛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照實的經濟基礎。

二里頭文化有發達的經濟。根據考古資料,當時的農業雖然使用的木耒、石斧、石鏟、骨鏟、穿也石刀、陶刀、石鐮、蚌鐮等傳統的原始工具,但種植的黍、粟、大豆、小麥、稻等農作物,與《周禮·職方氏》鄭玄注中的“五穀”即“黍、稷、菽、麥、稻相符,説明夏代河洛地區已是文獻所説的”五穀豐登“。當時的畜牧業亦屬發達,據洛陽皂角樹遺址提供的鑑定資料,豬、牛、狗都屬家畜,其數量佔鑑定動物總數的52%,依據這個比例可以推測當時人們肉食以家畜為主要來源6。洛陽皂角樹遺址中出土的鯉魚、蚌、鼈、雞、鼠、兔、豬獾、梅花鹿、小型鹿科動物骨骸以及骨鏃、刮削器,如骨鏃、陶彈丸、蚌鏃、骨魚鈎、蚌魚鈎、銅魚鈎、骨魚鏢、陶網墜和骨網墜等等7。都説明當時人們經常捕捉野生動物以補充食物不足,採集和狩獵依然還是重要的輔助經濟。

總結:看完小編的介紹,大家對河洛文化有了解了吧。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源頭之一,每年都會舉辦相關的活動,讓人們更加的瞭解,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