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波特曼的完美主義者的雙面人生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1W

説到娜塔莉·波特曼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她是第8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哈佛大學校友。可是她的本名叫娜塔莉·赫許勒(Natalie Hershlag),也是童星起步的以色列裔美國女演員也許知道的人不多。她在2008年5月,成為第六十一屆戛納電影節最年輕的評審委員。她導演處女作《Eve》並擔任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短片項目的開幕片。這麼一個評審員、導演和多項大獎得主,她受星座怎樣的影響,會有什麼樣的性格?一起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娜塔莉·波特曼的完美主義者的雙面人生


  娜塔麗·波特曼(NataliePortman),生於1981年6月9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太陽雙子,月亮處女,水星巨蟹,金星巨蟹,火星雙子。

第一次被娜塔莉·波特曼驚豔到是因為《殺手萊昂》,那時我還是上大學的叛逆文青,波特曼飾演的小蘿莉瑪蒂爾達以超出其年齡的冷豔、機警和憤世嫉俗輕而易舉征服了我。1994年《殺手萊昂》上映時波塔曼年僅13歲,這是她的成名之作。以占星學的視角來看,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多少會反映出該形象塑造者內在的性格特質和心理原型,這在波特曼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太陽落在雙子座三分冥王星,描繪出一個精靈古怪又早熟的少女,因為過早遭遇人生的殘酷黑暗(目睹父母全家被殺戮血洗),而被賦予了冥王星冷酷沉痛的色彩。太陽和海王星的對分相,則透露出喪父的悲傷、自我的迷失,以及對“精神父親”(萊昂)的依賴和愛慕。火星同樣落在雙子座且對分天王星,既強化了少女機警和叛逆的性格,也呼應了青春期的性意識萌動,以及她和一個危險的殺手相依為命的邊緣身份感。而金星、水星合相於巨蟹座,意味着對家的歸屬感、親密陪伴和柔情照護的渴望,這在少女和殺手之間的情感流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同元素的反差性碰撞,奠定了此片既殘酷又温暖,於黑暗中透出温情光亮的獨特基調。看起來,這幾乎是一個為波特曼量身定製的角色。

但現實人生並非總是如此的戲劇化。實際上,波特曼成長於一個正常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以色列醫生:象徵父親的太陽三分冥王、對分海王,冥王掌管醫療,海王和藥物、助人及療愈工作有關。這個太陽配置也暗示出波特曼對心理學領域的興趣,以及投身環保事業、慈善公益的驅力。因為冥王星還掌管着深度心理學、能源和生態,海王則象徵着眾生一體的悲憫、為人類整體的福祉而奉獻付出。波特曼的母親是美國籍的家庭主婦,這對應到她的月亮落處女座、金星落巨蟹座,一個關愛、服務於家庭的女性形象。這當然也意味着波特曼自身有極其重視家庭的一面,同樣渴望成為一位完美的母親。而金星巨蟹的敏感細膩、月亮處女的低調謙遜和完美主義,都在波特曼的職業生涯及公眾形象中有多方面的呈現。


  那麼,少年成名,又在星途上持續地熠熠發光,這在波特曼的星盤中是否暗藏着一些命運的玄機?我注意到她的金水巨蟹和木土天秤之間是90度的動力相位,且金星和木星形成良好的“互溶”.在占星學中,金星、木星是兩大吉星,而且非常有利於藝術審美、文化傳播和社會名望的斬獲;金木互溶成相的格局,往往帶來天賦的藝術才華和廣泛的社會聲譽,對演藝事業來説堪稱如虎添翼。與此同時,靈動的雙子座和善於“造夢”的海王星,也非常適合從事表演、舞蹈、電影等相關領域。現實中,波特曼4歲開始學習舞蹈,並在當地舞團裏表演,這為她13歲走上熒幕埋下了伏筆。--雙子、巨蟹在占星學中也分別對應着5歲到9歲、9歲到14歲的成長階段。

然而,波特曼的成功並不只是天賦加上幸運女神眷顧的結果。土星加入上述格局,意味着這成就中藴含着日復一日的磨練和累積;而水星的加入,更強調了在知識、技能上不斷的學習和錘鍊。水星和金星被處女座的月亮定位,會將學習藝術表演的驅力落實成為嚴苛的、高標準的自我要求和精益求精的自我完善。正如波特曼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所表達的,她是一個非常努力的、追求完美的人,而她的努力成就了她的完美。也因此,她沒有像很多童星那樣曇花一現,而後便江郎才盡、了無蹤影。

再次見到波特曼,是《星球大戰》中的艾米達拉女王,此時她已長成一位平淡無奇的年輕美女--坦白説,我並不認為這個角色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並且成年波特曼的長相也讓我有些失望。不過,該角色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強烈母性,以及保家衞國的正義感,仍然非常吻合波特曼星盤中的巨蟹能量,而《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成功也讓波特曼更加廣為人知。隨後,出乎意料的是,《V字仇殺隊》和《黑天鵝》又重新刷新了我對波特曼的看法。

2011年,波特曼30歲,憑藉《黑天鵝》中人格分裂的芭蕾舞者角色,她獲取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在我看來,這個角色既是波特曼星盤中心理原型的又一次精彩演繹,也是她對自我潛能、自我形象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挖掘。太陽落在雙子座的人,往往需要面對一個內在對立、分裂的兩極性如何整合的生命主題,日冥三分拓展了這種內在探索的深度,而日海對分讓波特曼將這個衝突、分裂的主題以戲劇化的、舞者的形象投射出來,呼應了人類集體潛意識中黑與白、邪惡與善良、複雜與純真的原型對立。這種深度心理原型的演繹,以及對集體潛意識的喚醒共鳴,是該片獲取成功的關鍵。而對波特曼來説,劇中純真無辜的白天鵝形象對應到她的月亮處女和金星巨蟹,但這是一個受制於母親、喪失了自我,或者説自我從未覺醒過的女性形象,也就是女主角妮娜一開始的狀態。反之,詭詐、淫蕩卻又充滿野性力量的黑天鵝象徵着對自我黑暗面的探索,必須將其整合到意識層面,才能完成心理學中所謂的“個體化”旅程,喚醒自己的潛能並實現創造性的自我表達。--這部分的能量,在波特曼的星盤中呈現為冥王對太陽,以及天王對火星的影響,帶有個人意志解放和性能量解放的意味。

現實生活中,波特曼內在的兩極化矛盾似乎集中在:是做一個受歡迎的、美麗的女演員,還是做一個追求知識和學術才能的智者?最近波特曼以校友身份受邀成為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者,於是乎,她的高學歷、高智商和長期的學霸生涯突然曝光於公眾面前,包括中學時曾入圍英特爾科學獎,在專業科技期刊上發表論文,畢業於哈佛心理學系,在希伯來大學攻讀研究生,會説六種語言,等等。實際上,這對波特曼來説一點都不稀奇,她的星盤中太陽和月亮都被水星定位,而水星不但合相金星,還跟月亮互溶--水星掌管心智能力、語言才華,水星的凸顯也意味着對知識、學習以及理智頭腦的高度重視,而水星和金星、月亮的互動則可以用情智雙修、才華橫溢來形容!

更深入地來看,波特曼月水互溶,但月亮在處女座排斥金星,似乎暗示着她的母系家族十分注重水星的價值--理智的頭腦和務實的才幹,而金星的能量則有些受到壓抑和否定,比如美麗、有吸引力、受歡迎。與此相呼應的是,波特曼在哈佛演講中透露出她早期對於演員這個職業的不自信,説自己雖然從小開始演戲,但覺得演戲是一件輕浮的、沒意義的事,完全不能和學術相提並論。也因此,在她剛開始就讀哈佛時曾渡過一段黑暗時光,很害怕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白痴女演員,配不上哈佛的智力標準,也擔心自己無法應付繁重的課業。很顯然,這是月亮處女的完美主義和自我苛求發作,也是金星受土星刑剋的表現--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在這裏我們看到,在明星和女神的光環籠罩下,仍然潛藏着每個普通人都要面對的心理課題,而占星學是一面最誠實的、瞭解自我的鏡子。

事實上,無論是演藝事業,還是學術追求,無論是成為萬眾矚目、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神,還是成為幸福的妻子和母親,波特曼已經將她的人生演繹得幾近完美。而她還在持續地努力着,致力於更高層次的自我整合、自我實現。一個顯着的徵象是,她正在嘗試從一名演員轉型為導演。這個新的職業身份不僅需要展現金星的藝術才華,而且也需要水星的智慧頭腦,以及太陽的領導力、組織力和個性風格。近期,波特曼自編自導自演的長片處女作《愛與黑暗的故事》已在戛納電影節亮相。我們有理由期待,她將水星的編劇能力、金星的表演才華,以及北交獅子和太陽所導向的創造性自我表達融合在這部作品中,交出又一份完美主義者的人生答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