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8W

我國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麼悠久的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姓氏,有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消失了,有的則是保存下來。齒姓氏是我國百家姓中的一個古老姓氏,人口稀少,主要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姓氏很好奇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齒姓為中國古老姓氏之一,姓此姓的人數稀少。齒姓的來源多出自古代的少數民族,按照其染黑牙齒的習俗,由黑齒氏轉化而來,在與中原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逐步漢化形成了姓氏。

齒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夜郎國,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古夜郎國牂牁地黑齒部,屬於以國名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管子·小匡》終記載:“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南至吳、越、巴、牂牁、不庚、雕題、黑齒、荊夷之國。注曰:皆南夷國號。”説明,在春秋時期已有牂牁,且它是南方一個較大的古國,其名號才能與吳、越等春秋大國並立。古夜郎國,戰國後期在今貴州一帶地區,其國有黑齒夷邦,族人稱為黑齒氏。後為漢武帝劉徹所收,由於境內有牂牁水,故稱牂牁郡。

黑齒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黑氏、齒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百濟族,出自漢、唐時期朝鮮半島古百濟國附屬黑齒國,屬於以國名漢化改姓為氏。百濟國,是公元一世紀至七世紀時期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強國,與新羅國、高句麗國三足鼎立。黑齒國,是百濟國的附屬國,亦或屬邦部落,古稱黑齒夷。夷,在中國上古時代稱東方部落(夷越部落)為東夷,由於戰爭的緣故東夷分裂出“萊夷、九夷和淮夷”三個國。後“九夷”又分出“徐夷”。東夷之前稱高辛氏國和黑齒國。東夷部落君王(首領)出現過的姓氏有“嶽”、“皋陶”、“馮夷(即冰夷,死後稱河伯)”、“后羿”和“越(無餘)”,其中的后羿功德最大神話和傳説最多。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夷”是他稱,“越”是自稱。

堯舜時掌管一方的部落首領姓“嶽”。史籍《尚書》中説:“帝曰:‘諮四嶽’”。四嶽即嶽羲仲、嶽羲叔、嶽和仲、嶽和叔四個大臣,是炎帝神農的後裔。這四個人精通天文地理,堯讓他們分管四方的星相和山川變化,以決定一年為四季劃分,史稱四嶽。據史籍《史記》記載:“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谷。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帝嚳駕崩後,立摯為帝,不久摯崩,又立堯為帝。帝堯隨命嶽羲仲和皋陶去接管其父(帝嚳)創建的高辛氏國(今山東及以北),但他們未能管理好國家,結果導致國家分裂,分成“中容”、“司幽”、“白民”和“黑齒”四個國。最後,帝堯不得不召回嶽羲仲和皋陶。舜稱帝后,並得到皋陶的輔佐,國家才得以強大,而皋陶原來就是堯屬下的司法官員。據史籍《山海經》、《海外東經》等記載:“青丘國之北有黑齒國,黑齒國北不遠有“湯谷”,青丘國南有朝陽之谷、虹虹、君子國、奢比之屍、大人國、嗟丘,嗟丘……”據此判斷,黑齒國當在今遼寧省東部,與唐朝百濟國(扶餘國)將領黑齒·常之的姓氏可能源於北方扶餘國相吻合。黑齒國人以國名為姓氏,稱黑齒氏。唐朝初期,有原黑齒國人、左武衞大將軍黑齒·常元,因軍功勛巨而被封為燕國公,曾使突厥人望而生畏,後死於武則天的酷吏政策下。

黑齒·常之的後裔子孫皆以祖上為榮,遂用“黑齒”為姓氏,後有省文簡化為黑氏、齒氏者,亦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常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魚齒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在史籍《後漢·郡國志》中記載:“魚齒,山名。在潁川郡。”史籍中多記載魚齒山在古襄城西部,一稱魚陵山,因其狀如魚齒而名。其實,魚齒山是魚陵山對面的一座山,位於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西部,在沙河之北、有着明顯堆積層的土山。它的文化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在史籍《左傳》中記載:“楚師伐鄭,次於魚陵,涉於魚齒之下。”這段歷史所記載的,就是春秋時期着名的“湛阪之戰”,楚國的公子格率領軍隊駐紮在魚陵山之後,再涉湛水到達對岸的魚齒山,與晉軍戰於湛陵,結果楚軍敗績,晉軍遂侵方城之外,復伐許國而還。魚陵山、魚齒山在西周時期屬姬姓應國,君主為周武王之子姬應,稱應公,後稱應監,建應國,為西周王朝的監國,地位崇高,與魯國、齊國具有同等地位。應國後在春秋早期被楚國所滅並置葉邑,春秋晚期為許國國都,戰國中期為魏國所據,漢朝時期隸屬潁川郡所轄。魚陵山、魚齒山兩山為湛河(沙河)所分,尤以魚齒山着名,擁有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址,可惜其一大部分已經於1964年淹沒在白龜山水庫中。

在居於魚陵山、魚齒山的古應國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魚齒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魚氏、魚陵氏、齒氏、陵氏。亦有以故國之名為姓氏者,稱應氏、許氏、葉氏、魏氏等。

遷徙分佈
  齒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牂牁、京兆、洛陽為郡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