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撒拉族口弦?撒拉族口弦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1.49W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有五十五個,你瞭解過少數民族嗎?每個民族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慢慢被歲月沖刷出了自己的模樣,漸漸地有了自己特有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特色,這些民族文化體現在各個民族的民族服飾、民族語言、民居建築……,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族人。你知道撒拉族這個民族嗎?你知道撒拉族口弦,一起來看看吧。


  撒拉族口弦:
  口弦是撒拉族的一種民間古樂器,長約一寸左右,是中國最小的民族樂器。其製作方法是,用銅或銀打成細窄馬蹄形狀,中間放一根銅絲,尖端彎曲。它小巧玲瓏,用舌尖撥弄簧片或手指彈撥,吹氣即可發音,雖然音量翠弱,但感人心脾。過去,撒拉人一直沿襲包辦婚姻的傳統,男女雙方初次見面後,為吸引對方靠近自己,互相瞭解,一方吹奏口弦,由於聲音較小,另一方就會俯身貼耳過來傾聽。口弦又適用於撒拉人夫婦在枕邊彈奏,所以又叫枕頭琴,多為撒拉族青年婦女所用。這一樂器多流散在民間,近年來,撒拉族風情已經成為循化旅遊業開發的主體,循化縣對口弦彈奏藝術進行挖掘和發展,口弦正以其惟有的精湛製作工藝和獨特的彈奏技巧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廣泛青睞。圖為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演員沈雪在表演口弦彈奏技藝。

  民族歷史:
  元代後期,世居中亞土庫曼斯坦,撒拉爾部落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不堪忍受部落貴族的毀謗、排擠、傾軋,率領族人長途跋涉,輾轉遷徙到青海循化定居下來。今循化街子地區保留着為尕勒莽和阿合莽建造的“拱北”、“拱北”附近一泓泉水稱“駱駝泉”,是撒拉族祖先遠途遷徙而來的紀念。元時,撒拉族先民的首領已被中央王朝封為“世襲達魯花赤”、“世襲百户”和“副千户”,成為本民族的統治者。明朝沿襲之,清朝時“爾最”(世襲總掌教)制和“哈爾”(長老、頭人)、土司等構成撒拉族內部新的統治者。明朝時,撒拉族為河州“招茶中馬十九族之一”。每年納馬易茶。明初制定“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領有金牌一面,每年納馬大約360匹。嘉靖時領獲金牌兩面,納馬倍之。清雍正時終止。

  民族語言:
  撒拉族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古斯語支,語言內部比較一致,無方言區別。句子成分的基本同序是:主語——賓語——謂語,定語和狀語都在中心詞前面。除相當數量的詞彙與同語族各親屬語言同源外,從漢藏語言中吸收了許多借詞。元音都有清化現象,塞音、塞擦音都是清音,送氣的和不送氣的兩套。名詞沒有數的區別,動詞和名詞做謂語時的人稱形式已經消失,帶有兩個以上附加成分的詞很少。在突厥語族中撒拉族語受漢語影響較深。撒拉語以前使用察合台式阿拉伯字母,現在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

  農業生產:
  撒拉族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蕎麥、玉米、穀子、糜子、豆類、油菜、胡麻、洋芋等。菜類有白菜、芹菜、菠菜、蒜、蘿蔔、西紅柿、菜瓜等。果類有蘋果、冬果、梨、杏、桃、核桃等。居住在大河家,四堡子鄉的撒拉族羣眾有經營園藝業的習慣。家畜家禽有牛、羊、騾、驢、雞、鴨、兔等,部分羣眾還養蜂。畜產品有羊毛、皮張、牛奶、腸衣、肉及蜂蜜。生產工具與周圍回、漢民族相同。居住在積石山東麓的撒拉族羣眾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善作伐木和用於狩獵的火槍、夾撓及馬尾撒扣。撒拉族素重有福同享,故將獵物平分,從不獲為已有。他們用青槓、纏條等質地柔硬的藤條或荊條纏繞編織和背兜、筐子、耙耱經久耐用,結實牢靠,本世紀初至70年代遠銷青海循化、化隆、民和、同仁、尖扎和甘肅永靖、臨夏等地,甚或/頃黃河而下,銷往蘭州。

什麼是撒拉族口弦?撒拉族口弦介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