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彝族年的來歷,彝族年的資料

來源:人人運程網 2.79W

彝族是中國的一個民族。彝族年是在每年農曆的10月,彝族人稱彝族年為“枯識”由於彝族年並不是固定的一天,因此每年的彝族年都不一樣,彝族年由巫師擇吉選定,當然如果上一年風調雨順是個豐年,那麼,下一年的彝族年可以不用在選日子了。那麼,彝族年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揭祕彝族年的來歷,彝族年的資料

  來歷
  彝歷年,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彝語叫“枯識”。在農曆10月,公曆11月內舉行。彝族聚居的村寨,從農曆10月16日開始擇吉日過彝歷年到30日完。由於各地擇吉日的差異,公曆時間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各村寨過3天彝歷年。所以有着彝歷年過一個月的詮釋。彝歷年帶有慶祝當年、祭祀祖先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之意思。為什麼在農曆十月過年?相傳有兩種原因,一是彝族歷史上有十個月為一年的歷算。按這曆法計算,十月份為年終歲首,正當過年,故習慣上又稱“過十月年”。二是因這個時候,彝族地區莊稼收割完了,五穀豐登了,農事空閒,正宜過年。

傳説
  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們年年辛勤種植,卻年年被天王派來的神兵天將拱翻土地,破壞莊稼。有一年他們逮住一個天將,大哥主張殺,二哥主張打,老三則主張問清楚了再打再殺。老三問天將,天將説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幹壞事的,並且知道了天王妄圖壟斷大地,將要開決天河的事。弟兄三人問天將怎麼辦,天將説:“老大在山腳下修一座錫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鐵房,老三在山頂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難了。”弟兄三人按天將説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進去,結果十三天後,浩浩蕩蕩的洪水鋪天蓋地而來,住在錫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鐵房子裏的老二,都沉沒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後停留在一個山頭。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來很多逃難的飛禽走獸,老三熱情地接待了這些死裏逃生的客人。後來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兒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飛禽走獸,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撥開雲頭,巡視人間,發現山頭還剩下一座房子,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鴉正鴰鴰高叫。烏鴉高叫,是不祥的預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書,他的妻子開櫃翻書時,發現耗子已把天書咬得破爛不堪。天王氣憤地追擊耗子,途中被一條蟒蛇咬傷了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這時,一隻雲雀飛來告訴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創傷。天王的妻子立即請來了青蛙,青蛙要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老三,才給他治病,逼得天王沒法,只好應允。青蛙眼見這個成全老三婚事的計劃圓滿實現,便撲通一躍,跳進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傷口越來越厲害,就此一命嗚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兒為妻,花狗獻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穀子,老三夫妻把這三粒種子種下去,秋天收穫了三吊穀穗。次年春天,他們又將這三吊穀穗播種,獲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穀。夫婦倆為了慶祝豐收,在夏曆十月七年級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飯宴請曾救過老三的天將和成全他們婚事的飛禽走獸們。這一天,就逐漸成為了彝族人過的年節,每年秋天豐收以後,都要隆重地慶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慶賀當年豐收,同時預祝來年取得更好收成。

形式
  彝族年像漢族的春節一樣,是一年中最喜氣,最令人嚮往的節日。彝族年有很多傳統的規矩,主要有:過年前一個月,就準備好一罈蕎麥甘酒。過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夠過年三天燒的柴禾,備夠吃的米麪、鹽巴、豆花等。在過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內外、院子周圍打掃乾淨,以表示除舊迎新。

同時,每家在門口前放一堆柴禾,以便過年時點火薰煙。據説,這是象徵迎接祖先回來過年。大年三十天剛破曉,各家各户在簡易坑灶內點燃篝火,燒着燙豬水等待殺年豬的小夥們到來。殺年豬時要分長幼,先從長輩和年長人家的豬殺起。殺豬的人到來時,主人家向他們敬上“殺豬酒”,彝語叫“烏色志”,彝族人民最愛看年豬的心、膽、胰腺、尿泡等臟腑。心代替來年的氣候,捏起質地硬者説明來年天旱,質地軟説明來年無澇;膽和胰腺代替來年主人的吉兆,膽液不多也不少和胰腺體無跡象是表示來年主人家吉祥如意,反之就有不吉祥的事;尿泡代替來年的莊稼,泡內尿多為來年糧豐,少就為歉收。剖好年豬後,首先割點舌苔、背溜、肝子、腰子等,燒來溶在木碗裏,放到供祖靈的火塘上方的壁頭吊板上敬獻祖靈。開始煮肉烹飪團年,吃過團年飯後,就讓孩子們給沒有殺豬的人家送去煮熟的肉和飯。

晚上全家人就坐在火塘旁,叫作“陪祖”或“守夜”,長者講述舊社會的苦難與新社會的甜美,同時還述説很多做人的道理。

大年七年級早上,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成羣結隊到各家祝賀,恭賀新禧。每到一家,工人都以坨坨肉、碗碗酒相待,彝語叫“志依博”。

割豬蹄給娃娃們拿到山上玩壩子。大人陪他們燃起篝火,指導他們將豬蹄不分你我地拋進火中燒熟後,你一塊,我一坨地掏出來吃,以從小養成團結友愛的道德風尚。

青年人要在寨邊的坡上唱歌跳舞彈琴。過後,小夥子們牽出駿馬在寨邊壩上賽馬。全寨男女老幼都去看賽馬。馬蹄聲、揮鞭聲、喝彩聲交織在一起,匯成沖天的音響,把年節的氣氛推向高潮。賽馬結束,小夥子們又進行摔跤比賽,讓自己得到鍛鍊、讓大家得到歡樂。

在年節中,寨里人愛吃“團圓飯”,從這家吃到那家,又從那家耍到這家,來來往往,歡歡樂樂,化解平時的氣惱,加強鄰里之間的團結友愛,要是外民族人路過寨邊,將被拉住同大家吃夠喝足酒醉飯飽後,實在挽留不住才讓其上路。

年節的最後一晚,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上半夜,大人們認真吸取過去生產生活中的經驗教訓,精心策劃來年的生產生活藍圖。下半夜,家長叫孩子們端上裝有一把玉米、一把豆子、一把豆兒、一把燕麥的小簸簸到院壩,將玉米、豆子、豆兒、燕麥向東、南、西、北往上簸起,同時學馬叫、學豬叫、學牛叫,學羊叫,學雞叫,並大聲呼喚馬、牛、羊、豬、雞等牲畜。然後把簸裏的玉米、豆子、豆兒、燕麥撒進畜圈裏,以示來年六畜興旺。

公雞報曉後,外寨他鄉嫁來的婦女,就帶上娃娃,背上過年豬頭、燕麥糌粑、雞蛋和一罈蕎麥酒,爭先回孃家拜年。其他需要走親訪友的人也在此時動身,以圖吉利

小結:原來關於彝族年的傳説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故事,相信大家也知道不少關於報恩的故事,比如説白蛇傳、美人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