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族的資料,有關漢族的資料

來源:人人運程網 2.73W

傳言:漢民族是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因而稱漢族為炎黃子孫。所以,漢民族的文化相對而言就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文化,自然頗受國人所重視。今天,小編帶來的主題便是“漢族的資料”,朋友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關於漢族的資料,有關漢族的資料

大約15萬年前,在東非分化出了很多人種與部落,其中就已經包含了現在的黑、棕、黃、白四個人種的祖先。Y染色體上的M168是目前發現的一個很古老的突變位點,這是人類在要離開非洲時產生的突變,大約發生在10萬年之前。那些棕色人、黃種人就是帶着這個古老的突變開始向世界擴散。除了非洲以外的現代人都具有這個位點的突變。10萬年前,地球處於冰川期,大部分陸地被冰川覆蓋。整個海平面比現在低120米左右,許多海牀裸露在地面。在東非,各個部落擁擠在這塊炙熱的土地上,搶奪着有限的食物。或許是頻繁發生類似於現在的盧旺達種族清洗事件,一部分人開始走出非洲。

又過了幾千幾萬年,現代人在Y染色體基因突變M168基礎上又出現了2個突變類型,M130和M89.前者發生在8萬年前,後者發生在4萬5千年前,人類已通過北非進入了歐亞大陸。最早出來的是棕色人。他們主要是在海邊捕魚為生,並撿食灘塗上的高蛋白食物。他們拿着舊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邊走着。公元5萬年前,他們已佔領了南亞和東南亞的陸地和島嶼。在之後的幾萬年裏,散漫的捕撈撿食生活讓他們沿着無邊的海岸線,一路走到東亞,形成“馬來人”的先祖?之後可能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和南美洲。黃種人走出非洲的時間要比棕色人晚了近5萬年。但他們的擴散速度很快。他們只用了棕色人1/5的時間就到達東南亞。取樣的1萬2千個中國人的樣本中有11311個樣本在M89的位點上發生突變。而這個突變標記在黃種人到達東南亞時就已形成,並且一直在這裏做了很長久的活動,之後他們將要進入中國,分化出現在的漢族。

漢藏同源。很難讓人相信漢人和藏人本出同源,最早提出漢藏同源的是中國的一些語言學家。原本在語言學界認為南方的侗傣語和漢語最接近,後來發現與漢語最接近的是藏語。藏語中大多數字的發音在中國東南部的方言中都能找到,而且字義相同。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的不是一般意義的對應關係,而是系統性的對應。在語言上,漢族和藏族表露出非同一般的關係。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於1996年在DNA中找到了漢藏同源的證據。發現漢人和藏人在M122以及在其分支M134上都有相同的突變。通過對Y染色體主成分分析,發現藏族的突變頻率與漢人最接近,這意味着在藏緬語系的諸多民族中,藏族和漢族最接近。他們分化的年代約在5000年前。

其實中國利用DNA分析自己祖先的遷徙路線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中科院雲南動物研究所,哈爾濱醫科大學,中科院細胞遺傳學院等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只要把各自分散的路線拼合起來就是一條完整的中國人遷徙路線。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華夏56個民族和東亞、東南亞各民族都是由南亞語系的先民分化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都帶有M122的突變。M122突變大約發生在三萬年前,那時中國陸地上的許多山脈被積雪常年覆蓋。除了有少數棕色人在黃河、長江流域活動,更多的地方顯得空茫一片。這時候,在東南亞的緬甸一帶,黃種人的部落已經取得一定勢力,棕色人不斷向南退縮。當中國陸地上的冰川不斷地消融時,一支帶有M122突變的南亞語人羣開始進入了中國。目前發現關於南亞語先民進入中國後的分化路線有3條,共有2個入口,一個是在雲南,一個是珠江流域。

其中一支沿着雲貴高原西側向北跋涉,他們最終在距今1萬年前的時候到達了河套地區,黃河中上游的盆地。這批漢藏語系的祖先也被後人稱之為先羌,他們也就是漢族與藏族人的共同祖先。這一支南亞先民在出發時的頭還很圓,又因為地中海貧血基因的關係,出現了大鼻子、厚嘴脣等特徵。但他們順着江,走着河谷,從雲南來到甘肅,人體形態也發生變化。而到了高原之後,不再受瘧疾影響,加上缺氧,地中海貧血基因的人不容易存活。於是存活下來的人,臉都變得很長,線條、稜角變得剛硬、如同刀削。在漫長的行進中,他們使用的語言也發生變化。有一種理論認為,這是口耳相傳所帶來的變化。聽的人覺得你在講另一個字,複述的時候就變成另外一個音了。更重要的是,經過這1萬多年的遷徙,在他們的體內M122的基礎上又誕生了一個新的突變,M134.這樣一直到5000到6000年前,人體內部的DNA又開始“不安分”了,那時,由於粟谷農業的出現,新石器文化開始在這個地區發展。

人口的增長使羣體必須擴增新的居住地。漢藏語系的兩個語族開始分野。其中一個亞羣在M134的基礎上又發生了M117的突變。他們帶着這個突變向東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來。他們掌握了農業文明,開始以農耕為生。這個羣體就是華人,也就是後來所稱的漢人。M117是漢人身上很古老的一個遺傳突變。另一個亞羣被稱為藏緬語族羣體。他們離開黃河流域,向西向南遷移,最後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居住下來。在遷徙的過程中,這個羣體就像細胞在不斷裂變,分化出了藏、羌、彝、景頗、土家等。華人在渭河流域磨礪出一支驍勇善戰的秦人,他們盤踞在關中,積聚着實力。還有一部分華人則出了潼關,受到夷人龍山文化和苗瑤文化的影響,分別形成了‘齊’語支和‘楚’語支人羣。秦漢時期,四分五裂的中國被統一,從語言、文字到貨幣、計量單位等文化層面上,漢族的整體意識真正形成。

加上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統治,之後漢族就沒有再出現分化。而文化上的強勢讓漢族像是一滴濃釅的墨水滴在了中國的版圖上,他們帶着M117突變迅速地向四周滲透。模糊的南方民族身份。經研究發現,南亞先民沿雲貴高原西側北上形成漢藏語系的同時,從中分離出一支南亞先民朝東南方向遷徙,繞過老撾的崇山峻嶺,距今1萬多年前,南方的北部灣形成了澳泰語系祖先。這一支黃種人帶着M119突變從越南、廣西方向進入中國,沿着海岸線往東北走,形成了百越民族。具有M119突變的族羣在民族學上又稱為百越民族系統,他們歷史上的覆蓋範圍是從越南北部的交趾分佈到江浙一帶。在千百年的分化中,誕生了黎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高山族、壯族、傣族。這些民族在語言上、文化上有很強的一致性,所以也統稱越人。

目前在上海調查‘吳人’和‘越人’究竟是一個民族還是完全分屬兩個民族。之前在語言學界有觀點認為他們同屬一個民族,因為他們之間的語言能相互溝通。經研究發現,他們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民族。越人在七八千年前就在上海的松江發展。吳人要到3000年前才進入上海。越人各民族的身上有大量的M119突變。吳人則很少有,他們更多的是M7突變,那是從苗瑤語系分化出來的。當初南亞先民從雲貴高貴西側進入中國後,還有一支人羣與漢藏民族分開了,他們沿着長江往下走,這個時候,他們DNA鏈上位點在M134的基礎上發生了M7的突變。這個人羣在洞庭一帶形成了苗瑤語系。吳人就是苗瑤人東進和南下的漢人同化後形成的,所以他們遺傳結構的變化多而複雜。

東南亞是一個民族分化中心。從目前來看,在此次“人類遷徙遺傳地理圖譜計劃”中涉及關於中國人遷徙路徑的研究已相當清楚,現在只需要做些收尾和補充工作。有研究發現,在2萬多年前,澳泰語系形成的時候,就有一支部落沿着海岸線往上跑。幾乎就沒有留下沿途停滯的痕跡。他們一直跑到西遼河流域再停留下來。他們是‘阿爾泰’語系的核心。後來夷人上去了,華人也上去了,在那裏進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興隆文化。這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進入新石器文化的地方。之後那些‘阿爾泰’語系的先民又朝周邊遷徙,往西分化成蒙古、突厥,往東進入朝鮮、日本,向北穿過白令海峽踏上美洲。

這個地區的DNA採樣相對做得薄弱些。在這一次的遺傳地理圖譜計劃中,這些都會加以完善。更多的重點將放在對東南亞的研究上。一些着名民族學家,商討如何制定採樣地點和路徑,東南亞是個民族交匯領地,共有近2000個民族,世界上四分之一民族都在東南亞。由於非洲人很早就抵達了東南亞,在這裏分化的時間也長,所以東南亞是一個民族分化中心。在那兒幾乎一個島就是一個民族,翻過一座山又是一個民族。研究應該先從老撾、緬甸入手,因為那裏還有很古老的人羣部落。從非洲遷徙來的黃種人先抵達緬甸,在那兒形成南亞語系。而目前關於南亞語系的採樣很少,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得很緩慢。這次人類遷徙遺傳地理圖譜計劃的工作重點將會落在老撾、緬甸身上,畢竟,南亞先民是東亞人共同的祖先。這部分人羣的遺傳結構搞清楚了,將會對整個人類遷徙歷史提供很大的貢獻。

漢族源於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隨着歷史的變遷,這個民族的文化逐漸由北向南擴散到了中國南方。那麼,究竟是大規模人口遷徙帶動了漢文化的流動,還是漢文化自身在靜止不動的人羣間擴散?最新研究發現,答案就藏在11.6億漢族人的基因裏。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漢文化的擴散的確伴隨着大規模人口遷徙,但這場由北向南的人口遷徙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男性。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羣體,其人數約佔我國總人數的93%,佔世界總人數的五分之一。漢族大約始於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居住於黃河流域中上游的華夏部落。後來隨着歷史的變遷,漢族人逐漸向南遷移,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直至台灣島和海南島。漢民族在遷移的過程中,北方移民與當地居民不斷通婚,北方先進的文化不斷向南方擴散,漢民族在交融中逐漸形成。

語言和文化的擴散一般存在兩種模式:一為人口擴張,即人口遷徙模式;另一種為文化傳播模式,即人羣間有文化傳播,而基因交流卻很有限,那麼,漢文化在由北向南傳播的過程中是否也伴隨着這兩種模式?南北漢族在父系上基因十分相似,在母系上基因差異顯着。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Y染色體是由父系遺傳的一種性染色體,由於在人類遺傳過程中不會出現重組,因此能穩定而豐富地記錄人類遺傳信息,通過對Y染色體的研究,能較為直接地揭示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過程。測定和分析了來自南北28個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漢族人羣的Y染色體非重組區和線粒體DNA,這些樣本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的省份。將漢族線粒體DNA序列歸入不同的世系類羣並統計出其分佈頻率,結果發現,南方漢族與北方漢族的Y染色體類型及頻率分佈非常相近,説明南方漢族在父系上與北方漢族非常相似,受到南方原住居民的影響很小。

母系方面,北方漢族與南方漢族的線粒體類型的分佈非常不同,南北漢族之間有極其顯着的差異,南方漢族受到南方原住民族的影響較大。總體上,北方漢族對南方漢族的遺傳貢獻父系比母系高得多,南方漢族中北方漢族的貢獻比例由北向南遞減。北方漢族人羣帶到南方的先進文化將南方人羣同化,但無法改變當地人身上的遺傳基因。漢族人口的遷移帶動了漢文化的擴散,文化無法改變遺傳基因。源於黃河流域到後期始於長江流域的向周邊和邊遠地區的擴張,在遺傳上並沒有取代這些地區以前存在的人羣,相反,只是從文化的角度將當地人的基因庫同化為漢族的一部分。中原地區漢族人羣向南方和西南方向的擴張是一個政治和軍事上的征服過程,直接結果是漢文化的滲透和同化。

我國的漢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緣上的完整羣體。漢族本身是多源的基因庫被同一個文化(漢文化)同化、融合和統帥的產物。雖然人羣的遷移性很大,由此導致較高的基因流,這雖然或多或少地模糊了人羣擴張分化的歷史,但歷史的痕跡顯然在遺傳上還是有所保留。漢文化的擴散中確實發生了大規模的人羣遷徙,漢文化向南擴散的機制符合人口擴張模式。幾乎所有的漢族羣體的Y染色體單倍羣分佈極為相似;其次,北方漢族對南方漢族的遺傳貢獻無論從父系還是母系方面都十分可觀。在漢族的擴張過程中,南方漢族與南方原住民族發生了基因融合,但這一融合具有性別偏向性:融入到南方漢族中的南方原住民族女性遠遠多於男性,而北方漢族的男性對南方漢族做出了更大的貢獻。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發生了許許多多像楚漢戰爭、黃巾之亂、靖康之難等一系列導致社會動盪的歷史事件。

大批北方漢人由於受北方戰亂和饑荒的影響,開始向南遷移。這些遷移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南北朝時,當時北方流民(以漢人為主)為躲避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的混戰而大量南遷,這次南遷對中國人口版圖的劃分具有重大意義。當時部分士族為逃避賦税還隱瞞了部分人口。史載,當時成功向南實施遷移的人羣以身強力壯、勇於拓荒的男性農民為主,很多女性在遷移的途中由於體弱多病而較少存活在遙遠的路途之中?歷史上的南方多為邊遠蠻夷之地,各朝代多於此駐軍屯田,這對所在地的性別和基因構成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元、明兩代及清初接連不斷向雲南、貴州地區派去大量軍隊,實行屯田制度。四百年內,移入雲貴地區的人口達百萬之多,對南方基因影響較大。

結束語:漢族的發展歷經曲折,但最終也強大了自己,相信朋友們看完以上的介紹後也有所瞭解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詳情敬請關注本網站的後續報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