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拉祜族舞蹈的資料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1W

中國有着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其中少數民族有五十五個,彼此共同構成了這個繁榮昌盛的中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文化,這些文化體現在族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例如:民族食俗、民族服飾、還有民族建築。你知道拉祜族嗎?你瞭解過他們的歌舞,帶着你的好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拉祜族舞蹈的資料介紹


  拉祜族歌舞:
  歌舞是拉祜族生活中的最大樂趣、婚喪嫁娶、喜慶壽誕、宗教祭祀、農事活動乃至客人相訪,都以歌舞表達感情。歌曲有祖祖輩輩相傳下來的古歌,也有見景生情、隨口編吟的新歌。舞蹈除蘆笙舞外,還有反映生產、生活或摹擬各種動物動作的三步舞、六步舞,男女老少人人會跳。常見的樂器有蘆笙、巴烏和口弦。

拉祜族民族文學:
  拉祜族人口30餘萬(1982),主要聚居在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及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西雙版納山區。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1957年改革和推廣了拉祜新文字。拉祜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包括神話、敍事詩、傳説、故事、情歌、風俗歌以及諺語、謎語等。涉及人類起源、民族來源、民族遷徙等內容的古老的神話傳説,充滿着瑰麗神奇的幻想色彩。創世紀《牡帕蜜帕》,由《勐呆密呆》(《造天造地》)、《雅卜與乃卜》(《兩兄妹打獵》)、《勐屬密屬》(《尋找肥沃的土地》)三部分組成。詩中的天神厄莎,是拉祜族神話中的最高主宰。天地、日月、星辰、自然萬物都是由他創造的。其中關於兄妹婚的描述,反映了拉祜族的原始氏族生活。關於遷徙生活的描寫,則與歷史記載大體相符,具有史料和學術研究價值。神話史詩《扎努扎別》,歌頌了巨人扎努扎別,敢於與天神厄莎作對,最後雖被厄莎害死,但卻體現出拉祜族人民征服自然,反抗壓迫,至死不屈的堅強性格。拉祜人稱他為“博海瓦海”,即最有智慧、最勤勞的英雄。民間故事多是拉祜族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產物。如《拉祜族失印的故事》、《貪心的龍王》、《偷錢的土司》,反映了拉祜族社會階級的分化和鬥爭。《孤兒與妻子》、《亞珠西與左亞米》、《張茶有與楊小大》等以愛情為題材的故事歌頌堅貞的愛情,批判喜新厭舊、忘恩負義,揭露土司、頭人、封建家長如何摧殘純貞的愛情。《孔雀與鵪鶉》、《老貓與麻雀》、《豹子和人比本事》等動植物故事,表現了拉祜族的道德觀念,富有哲理性。拉祜族民歌有情歌、習俗歌、家曲、山曲和排曲等,其中情歌、習俗歌尤具特色。情歌中最有民族特點的是《換花調》、《問路歌》、《搭橋歌》和《追蜂子》。《換花調》用鮮花比喻愛情,用贊花、換花、護花來象徵對愛情的忠貞。習俗歌中有大量的《祭祀歌》,祭歌中最有特點的是《叫魂歌》。《叫魂歌》常常按時序述説一年的生產過程,召喚去播種收穫;也有以節日的歡樂召喚歸家團圓的;還有敍述拉祜祖先起源和遷徙歷史,召喚不忘祖先回到人間的,其歌詞多用比喻,形象生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