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最原生態的畲族文化

來源:人人運程網 1.27W

畲族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是典型的散居民族,他們自稱“山哈”,史書對畲族的族稱記載相當混亂,稱呼也因時因地而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祕最原生態的畲族文化。


  民族歷史:
  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
  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後,改稱為“畲族”。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極少部分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0%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也有部分操閩南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她位於浙南山區,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户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因此,景寧又稱為中國畲鄉。

  民間傳説:
  (1)鶴溪傳説
  西漢時,仙人浮丘伯者,攜二仙鶴,駕閒雲漫遊至景寧,見此處山色青翠,河水清澈,樹木葱蘢,心愛之,遂結廬河邊,沐仙鶴於河中,後不知所終。
  因紀念仙人曾來此,後人乃稱沐鶴之水為鶴溪、結廬處為浮丘,也稱百歲門,意為生命之門。
  畲族世代深居山野,深諳察山觀水,其建築自然就依山傍水,風光旖旎;而名門大户望族更是四合一大院,門前小橋流水、後院鳥語花香,世外桃源也莫過如此。
  百歲門雖是畲族人的生活場所,更是畲族文化的創造、文明的傳承之地,經年累月,百歲門化為畲族文化的圖騰與符號。

  (2)初五拜年
  以前山哈到親戚朋友寮裏拜年,都用正月八年級的日子。相傳有個佛生崽,準備好了禮物,打算八年級去丈母孃寮裏拜年。古話説“世事不由人來算”,他從正月八年級早上肚痛痛起,痛到初四日晚間才歇。
  初五日天光,這個佛生崽去丈母孃寮拜年,中午便回自察,要趁天睛種洋芋。走到半路,他肚痛得不得了,便要去放大便。佛生崽看看路上這樣多人,便到路邊小坑裏去放,不想放了屎扎褲帶時,把一雙蒲娘送給他的布鞋掉落坑潭裏。
  佛生崽心不甘、情不願,爬到坑潭邊看看,又看不着鞋。沒辦法,佛生崽只好落坑潭裏去摸,結果摸了一雙金鞋來。
  佛生崽把這雙金鞋帶回寮裏,換了銀兩,蓋了新寮,娶回親。
  古話説:“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佛生崽初五拜年得了一雙金鞋的事,好多山哈曉得了。山哈就從第二年開始學樣,正月八年級不去拜年,改為正月初五了。這樣就形成了正月初五拜年的習俗。

  (3)送鬥米
  從前,有很多山哈在景寧毛垟雞啼嶴一帶地方,開荒地栽蕃薯,開稻田種穀米。
  那時候,在一個村裏有個山哈老倌,家裏只有一個孫兒。山哈老倌平時修橋鋪路,十分勤勞。無論那家的婚喪喜事,山哈老倌都會去幫忙。村裏的大小老幼,對山哈老倌都很敬重。
  有年農曆七月,正是大荒月。山哈老倌帶着幾個佛生崽,去修村口的木橋。山哈老倌人老眼花,一不小心,從橋上摔了下去死了。
  山哈老倌老死了之後,就要辦喪事。他寮裏米缸只有幾升米,怎麼辦喪事呢?古話講:“十人好幫一”。同村的山哈,每家送來一斗米,才辦了山哈的喪事。
  後來山哈覺得這個習慣好,每逢死了人,便學着送鬥米。時間一長便形成了“送鬥米”的習俗,延續到現在。不過,現在人們除了送鬥米外,還送酒、錢之類的東西。

  飲食文化
  客家飲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響也很廣泛而深刻。
  先從飲食的原料説起,客家人很重視的稜米,就是從畲族學來的。楊瀾《臨汀匯考》卷4《物產考》載:“汀人……又有稜米,又名畲米。
  畲客開山種樹,掘燒亂草,乘土暖種之,分粘木粘二種,四月種,九月收。”説明稜米本為畲民特產,後來卻成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
  在飲食習慣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綠荷包飯”、“竹筒飯”,也應是從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土着民那兒學來的。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詩寫道:“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着裹鹽歸炯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説明“綠荷包飯”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風俗,是客家“綠荷包飯”源於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證。
  名聞中外的客家風味小吃“汀州八幹”,有的也與畲族先民的習俗有關。例如寧化田鼠千,把面目猙獰的田鼠製成美味佳餚,在中原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淵源亦來自古代嶺南蠻撩。唐代張文成《朝野金載》記載:“嶺南撩民好為蜜卿,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懾懾而行,以着夾取吱之,卿卿作聲,故曰蜜卿。
  ”原來唐代嶺南的“鐐民”早就喜食而且善食田鼠,“蜜卿”就是尚未開眼而餵飽了蜜的小田鼠,這是被文獻記載下來的古代蠻撩吃田鼠的方法之一。
  “嶺南撩民”是廣大嶺南地區的少數族土着居民。在張文成的時代,福建屬於嶺南道,“嶺南撩民”自然包括福建的土着民族在內。而當時寧化一帶,正是“撩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既然包括寧化在內的嶺南土着自古就有吃田鼠的習慣。現代田鼠乾的產地又正在寧化,那麼,我們有理由推想,寧化製作和食用田鼠乾的方法,應是客家人民從“蠻撩”—即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古代閩粵贛邊的土着人民那兒學來的。當然這種學習是一種借鑑和改造,“蠻撩”吃“蜜哪”是生吃,茹毛飲血;客家人的田鼠幹是精心製作的美食,包含着豐富的烹飪學、營養學、藥用食物學的知識。

  民間信仰
  (1)獵神信仰由於狩獵在畲民生活中佔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獵神自古以來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家人受畲族的影響,也普遍信奉獵神。
  據人類學學者郭志超對福建省南靖縣和永定縣若干閩客社區所做的民俗宗教調查,南靖縣塔下張姓客家人社區和永定縣湖坑李姓客家人社區都盛行獵神信仰,塔下是把溪岸一陡立的石壁作為獵射神的象徵,“村民認為壁越陡、流越急,‘獵射神’越有靈感。
  出獵前祭禱,獵獲後用獵物祭謝。若山裏田園遭野獸侵害,亦祭禱‘獵射神’。”湖坑則“一半以上的村子有個‘獵射先師’。
  ‘獵射先師’的象徵或是溪水急流邊石壁,或築一小石壇,壇後立一石。打獵前,在獵神前燒香禱告,獵獲後用獵物祭謝,若獵獲豐,再用三牲祭謝。若要獵虎、野豬,要在獵神前殺豬祭禱。”(郭志超《閩客社區民俗宗教比較的調查研究》)

  (2)三山國王信仰。三山國王是在今日粵東客家人中影響最大的神低之一,不少人認為它是客家人獨有的神明。但其實粵東的福老人、畲族人民以及從粵東移居台灣、海南島、東南亞各國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國王。如潮安碗窯、山犁、李公坑、饒平石鼓坪,豐順風吹m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國王神,每年正月都要舉行迎送三山國王神的儀式,其中潮安碗窯、山犁畲民還把三山國王神置於必須迎送的諸神之首。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館黎族館中,至今還陳列着一面寫着三山國王字樣的三角形紅旗。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國王的明證。
  從時代特點來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為主的粵東土着民族的信仰。而當時粵東的土着民族,應是後來畲族與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
  因此,三山國王信仰也是由畲族傳給客家的。

  (3)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之一。東漢許慎着《説文解字》解釋“閩”字説:“閩,蛇種。”意思是説屬於百越系統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的。贛閩粵交界區域古屬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區還是閩越的範圍,這裏的土着民多以蛇為圖騰,對蛇抱有尊崇、親切的感情。以汀州為例,長汀縣西門外羅漢嶺就有一座蛇王宮。古老相傳“沒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宮。”可見這蛇王宮在客家先民到來之前即已存在,它是當地土着民崇拜蛇的物證之一。另外在長汀、上杭二縣交界處,有一座靈蛇山,山麓有蛇騰寺,寺廟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着民蛇崇拜的遺蹟。

  傳統語言
  現在的畲民,除了分佈在廣東羅浮山區的少數人操本族語言(《潮州府志》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的記載:“畲人謂火曰「桃花溜溜」,謂飯曰「拐火農」)外,基本上操客家方言和閩南,或者説操與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特色的客家話。
  這固然反映出客家先民語言對當時土着民語言的巨大影響,但另一方面,土着民的語言也影響了客家先民的語言。
  例如在詞彙方面,據語言學者研究,客家話中表示女性長輩稱謂的詞尾”娓“等十四個土俗字,在漢文辭書中查不到這樣的詞,或雖有其字而詞義不同,它們倒與侗—泰語族語言的讀音和詞義相近。因此這些詞都有可能是客家向土着借用的。
  在語法方面,客家話中的語序與普通話顛倒,又有”來去“並用只表”去“的意思,這些都與一般漢語不同,而與泰語、苗語等某些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相近。這些現象,都可斷定為受百越語影響所致。換句話説,就是客家先民的語言受土着語言的影響,融匯而成為客家話。

揭祕最原生態的畲族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