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苗族刺繡文化,手工藝知識你瞭解多少?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9W

凱利是屬於貴州的一個地區,在這個地區也住着很多的少數民族,苗族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關於關於苗族刺繡的文化,你具體瞭解多少呢?哪些又是你不太瞭解的呢?帶着你的好奇心,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凱里苗族刺繡文化,手工藝知識你瞭解多少?

一、刺繡工藝
  苗族刺繡在長期的演進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表現風格和刺繡技巧。
  刺繡的工序和步驟非常煩瑣和複雜。首先是在刺布上畫出花樣,不熟練的要用紙花做繡模,熟練的可以用毛筆或顏料直接畫,形成布上的花紋,然後在繡布上留出刺繡位置,上好繃架,用針線捆縫一圈,一定要繃緊繡布,接着是配線,根據紋樣的內容及裝飾對象,結合配色設計精心搭配好不同顏色、不同粗細的繡線(將準備的線分開存放,一般是夾在書頁中,方便刺繡時取用),最後才是刺繡,一手拿花繃,另一手反覆刺繡。苗族刺繡針腳大體分為繡、插、捆、灑、點、挑、串,綜合使用這些針腳刺法,能使繡物的色彩與造型更加豐富和精美。

技法種類:
  平繡:其針法為單針單線,要求線條流暢,針腳排列均勻,絲路平整,佈局合理,清新明麗,一般為初學者必修之課。

縐繡:先將與縐繡中相同的辮帶,按照剪紙圖案,由裏向外將辮帶呈左右或向前後襬平環繞,用針將其固定,辮帶走向明朗,有一定規律性,比平繡的立體感更為明顯。

破絲繡:將彩色絲線用手破分成多股埸細的絲線,可繡出具有漸變過渡色和各種複合色的效果,繡片更為光亮細滑。

數紗繡:根據自制土布的經緯線,採用平繡的針法繡出呈幾何形紋樣的各種圖案。

堆花繡:是一種將刺繡與拼貼相結合的刺繡工藝,繡法色彩斑駁,造型大膽誇張。因其費工費時,在黔東南的凱里、台江、雷山一帶的苗族將其作為盛裝的花飾。

補花辮繡:根據圖案紋樣要求,在圖案紋樣中的各個局部貼上所需顏色的綢緞,用辮繡的方法繡上局部所需的紋樣後,在圖案的外輪廓上鑲上一條深色的辮帶。

二、審美風格
  凱里苗繡的色彩多以紅、綠色為主,輔以其他顏色,而且花紋稠密,色彩豔麗濃烈,富麗堂皇。用色大膽,大紅大綠,鮮亮奪目,是凱里苗繡的特點之一,她們不照搬物象固有的色彩,而是憑藉直覺觀察事物,把生活中獲得色彩印象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她們總愛把色彩用得濃重而豔麗,用活了繪畫“三原色”紅、綠、藍,其色彩講究冷暖對比,並注重在強烈的對比中取得協調,形成一種既古樸又絢麗多彩的效果。

凱里苗繡在圖案的設計和佈局上濃密而自由,刺繡者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完全憑想象和情感自由傾瀉,但在看似繁複的圖案中又有着整體的和諧統一。

凱里服飾銀飾在圖形的構成上大量採用對稱法則,特別是繡品的圖案都要求對稱,但在對稱的紋樣中又有一些細小的變化。例如鳥、蟲、魚等物象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藝術的抽象,大膽地進行誇張變形來表現創造者的審美感受和理想。

三、文化內涵
  苗家姑娘從小就隨母親及年長的婦女學習刺繡,這不僅僅是一項生活技能,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苗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與情感等,都是通過苗族婦女智慧、靈巧的雙手“刻”印在各種不同的服帖上,子子孫孫就通過刺繡,傳承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及刺繡技藝。幾乎每一個刺繡圖案紋樣都有一個故事或傳説,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感情的表達。

苗繡藴藏着苗族先民樸素的原始宗教和審美意識。如蝴蝶、龍、飛鳥、魚、圓點花、浮萍花等圖案都是《苗族古歌》傳唱的內容。傳説遠古時期,楓樹幹變成了蝴蝶,蝴蝶與水泡遊方生了十二個蛋,後鶺宇鳥孵出了人類的始祖姜央及雷公、龍、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兄弟。在黔東南苗族人民的意識裏,“蝴蝶”是人與動物共同的“媽媽”。苗繡中作為吉祥物的“蝴蝶”隨處可見,親切動人,反映了苗族先民的原始母系族生殖崇拜觀念和對生命繁衍的渴望。

苗繡也記錄着苗族發展變化和南遷的記憶片段。傳説在苗民南遷的過程中,有位叫蘭娟的女首領為了記住遷徙跋涉的路途經歷,想出用綵線記事的辦法,過黃河繡條黃線,過長江繡條藍線,翻山越嶺也繡個符號標記,待最後抵達可以落腳的聚居地時,從衣領上到褲腳已全部繡滿。從此,苗族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親手繡制的盛裝,為的是緬懷離去的故土,紀念英勇聰慧的前輩,同時也為了承繼前輩流傳下來的這份美麗,不忘祖業,激勵後人。

小結:苗族的刺繡文化是非常的豐富的,有着很多的相關刺繡的秀法,很多刺繡的種類講究,這些都是非常的講究細節的。很多的文化內涵和很多的文化,都是在當地能夠直接的感受到的,如果你有在當地旅行過,你就能夠感受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