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用繩子記事是真的嗎 有何典故?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W

中國的歷史已經有五千多年,不同的年代之間會有不同的歷史文化,會有不同事物變化。那麼關於德昂族人用繩子記事情,這個是真的嗎?德昂族用繩子記事情,又有何典故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德昂族用繩子記事是真的嗎 有何典故?

德昂族文化
  用繩子記住事情,是在原始社會,在遠古時代的時候,人們用客觀的事物來記錄的一種方式。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都是先用民的一種記錄方式,當時在歷史書本中也有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一個説法。

雖然目前末發現原始先民遺留下的結繩實物,但原始社會繪畫遺存中的網紋圖、陶器上的繩紋和陶製網墜等實物均提示出先民結網是當時漁獵的主要條件,因此,結繩記事(計數)作為當時的記錄方式具有客觀基礎的。

其結繩方法,據古書記載為:“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之多少,隨物眾寡”(《易九家言》),即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或所涉數量的不同結系出不同的繩結。民族學資料表明,近現代有些少數民族仍在採用結繩的方式來記錄客觀活動。

到了今日,已沒有人再用這種方法來記事,然而,對於古代人來説,這些大大小小的結則是他們用來回憶過去的唯一線索。

結繩記事典故
  古人為了要記住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他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住兩件事,他就打兩個結。記三件事,他就打三個結,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繩子上打了很多結,恐怕他想記的事情也就記不住了,所以這個辦法雖簡單但不可靠。據説波斯王大流士給他的指揮官們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並對他們説:“愛奧尼亞的男子漢們,從你們看見我出征塞西亞人那天起,每天解開繩子上的一個結,到解完最後一個結那天,要是我不回來,就收拾你們的東西,自己開船回去。”

宋代詞人張先寫過“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以形容失戀後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糾結的狀態。在古典文學中,“結”一直象徵着青年男女的纏綿情思,人類的情感有多麼豐富多彩,“結”就有多麼千變萬化。“結”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願望。託結寓意,在漢語中,許多具有向心性聚體的要事幾乎都用“結”字作喻,如:結義、結社、結拜、結盟、團結等等。並且對於男女之間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結”表達,如:結親、結髮、結婚、結合、結姻等等。

結是事物的開始,總是有開始,所以會有“結果”,“結束”。因此,自古以來,如同彼此的愛情一樣,“像結”一樣,被稱為相思結,金一蓮文文等等,結被認為是事物的情感感情。而“結丈夫”也源自古老的小屋晚上的蠟燭,男女兩人一起拿起一把長長的頭髮,發誓永恆的愛情。有一首詩云“支付結束的鳳凰,刻結雲,一寸同心,百年長壽花”是一個生動的描述。

小結:用結繩來記錄的方法並不是只有德昂族人在用的,在遠古時期的人們,都是用這一個方法來記錄的。現今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做的,現今的人們記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比較少的會用繩子來記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