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舞蹈 大鼓舞相伴的日子

來源:人人運程網 6.01K

基諾族當地的民族音樂豐富多彩,民間有各種各樣的。重要樂器有口弦、"畢吐魯"--二洞簫和二胡、"七柯"(用7個竹筒組成,有7個音階)、"塞吐"(大鼓)、硭和鈸等。基諾族人民熱愛歌舞,很多人從小就開始學習了,一直口口相傳。在舉行重大節日的時候,會進行載歌載舞的表演,舞蹈表演的動作比較一般。

基諾族舞蹈 大鼓舞相伴的日子

  這種鼓長約1.5公尺,直徑約80公分,兩面蒙以黃牛皮。基諾族人民對此大鼓極為敬重,在過去有專門放置大鼓的房子,不允許任意敲打或搬動。平日或是舞蹈時均將此鼓置於約一人高的木製鼓架之上。

解放前,在跳"大鼓舞"時必需依照一定的程序與規則。婦女只能在鼓的背面敲擊伴奏,不能在鼓的正面敲擊、舞蹈。這一系列嚴格的規定,使"大鼓舞"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為什麼基諾族人民對大鼓如此尊崇呢?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縣基諾洛克山區,那裏古木參天、河流縱橫、氣候温和、四季無霜。相傳古時候,基諾族的造物主阿麥腰白創造了萬物,但是沒有水,阿麥腰白想,世界上的動物、植物都是離不開水的,於是她又造出了水。可是洪水一出就淹沒了大地,阿麥腰白就造了一個大鼓,把瑪黑(男)和瑪紐(女)放在大鼓裏,讓他們在大鼓中隨着洪水飄流而不致淹死。最後洪水退去,大鼓就在司基作密這個地方停了下來,瑪黑、瑪紐從鼓裏走出,就在這裏耕種土地,繁衍、發展了基諾人。為了感謝阿麥腰白把基諾人的祖先送到了人間,每逢年節,就要敲起大鼓,跳起"大鼓舞",從而沿襲成俗,因此"大鼓舞"是帶有祭祀性的一種民間舞蹈。

解放後,"大鼓舞"已擺脱了宗教的束縛,經過加工後的"大鼓舞"已搬上了舞台。近年來,婦女也可以在鼓前擔任鼓手了。

"大鼓舞"動作雖不復雜,但是每個動作都有名字,如:"烏攸殼"意為表示尊敬。其動作為左腳向左後方撤出,雙手於右側擊鼓,然後再換方向做。"二扯哥"意為歡樂的舞。動作為雙手輪流擊鼓,青年人跳時,手高抬時不過頭,老人跳時手臂高抬過頭低垂不過胯。"特莫阿米"意為節日的歌,是伴舞者站在旁邊歌唱時前後甩動雙手的動作。

大鼓舞年代久遠,流傳得特別廣泛。已經變成基諾族最重要的舞蹈之一了。從舞蹈中體現出不一樣的民族特色,讓後代一直把文化傳承下去,帶來吉祥,帶來安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