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農曆二月二是什麼節日?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5W

壯族是我國56個民族的其中一員,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關於民族不得不説的就是每個民族的獨有的特色節日了,其中自然不能少了壯族,對於壯族的節日你知道的有多少了?讓我一起來揭祕壯族獨有的特色節日。

壯族農曆二月二是什麼節日?


  社公節,又叫做社、“艮哥”(壯語裏意為“吃合夥飯”),是壯族祭祀村寨保護神--社公(Goengsix、seqvuengz)的節慶活動。壯族人認為,本地一年四季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業興隆全靠社公的保佑。壯族的村寨幾乎無一例外地村口都建有一個社壇。南部方言地區稱為“阿公”,或“公土地”;北部方言裏稱為“薩”,即社公或社神。

社公節由來
  關於社公的來源,壯族民間各地有不同的説法。壯族麼經《布洛陀》裏有:“是什麼成社神?三條路相交,定些那成為社神;三條路相通,定些那成為社神;三條溪相匯,定些那成為社神;

三條河相匯,説些那成為社神;花斑石頭成為社神,村子中間的大榕樹成為社神,大棵篻竹成為社神,大棵樟樹成為社神,説三祖成為社神,説五代成為社神,大火灰成為社神,公公燒火成為社神,欄豬窩狗有社神,鴨籠雞籠有社神,卧房裏有社神,竹籬笆角落有社神,竹簍酒裏有社神……”即社神無處不在。

天等縣一帶的壯族民間傳説認為“阿公”是一位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好神仙,他整天忙於為天下百姓擇吉、選宅,卻沒有時間為自己選好一個做房子的日子,雨來了就直接在大樹下躲避。百姓為了紀念他,就在大樹下立一個矮小的房子進行供奉,於是成為“阿公”廟。

阿公廟邊上通常有樹齡很老的樟樹、榕樹、木棉、楓樹、松樹等,廟內立有本峒峒主神、山神、本莊福德興旺土地萬歲老爺、本境社主(榕樹、樟樹、泉眼)等牌位,是集祖先崇拜、土地崇拜、自然崇拜、土司信仰為一體的空間祭祀空間。北部壯語方言區的壯族一般只在樟樹或楓樹下立一個大石頭,作為祭祀社公的公共空間。

社公節在壯族各支系中廣泛存在,祭祀時間各地有所差異。一般以農曆二月八年級和八月八年級各祭一次,有些在年尾即除夕那天祭祀。南部壯語區通常在農曆的二月八年級、八月八年級。百色地區的隆林、田林、西林等布越支系則在三月九年級。而在河池的環江縣、桂東貴港、桂平、橫縣等社公節定在一年的除夕。

二、社公節節日內容
  社公節主要內容和形式包括“掃村”、“祭社公”、“艮哥”等。不過在各地稍有變化。

大新、天等一帶以及德靖土語區的壯族同胞的社公節稱為“艮哥”,即“合秋一塊吃飯”。舉辦的時間為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和八月八年級。在“艮哥”舉辦之前,每家每户出一份香火錢,集中到“郎板”(即寨老)那裏,由郎板統一對整個節慶活動進行組織協調。

郎板首先組織人員採購好豬、米、香燭等“艮哥”用品,還請上道公為“阿公”廟貼上新的對聯。對聯內容為:“土生金玉保村福、地產珍珠養民康”、“土德扶持千户泰、地恩光佑百姓寧”或“春祈秋報神加福、朝牲暮來主得財”等。在“艮哥”這一天,每户派出一位代表參加祭禮。

男人們負責殺豬,將豬頭供在主神位前,並供上果、酒、餅、香、燭等。然後每户依次給神靈跪拜上香。祭祀結束後,村民們開始分工在阿公廟燒火做飯,大家一起和神靈享用食物。剩下的豬肉每户要分一份回去,給家裏沒在阿公廟吃飯的人吃一口。據説吃了可以消災解難,孩子吃了快高快長。吃了合夥飯後,郎板帶領村民進行公益性勞動。二月八年級大夥一起修整溝渠,為水稻種植開挖水利。八月八年級那天則進行修路、慰問孤寡等活動。

桂西北的環江縣壯族的社公節在每年除夕舉行。除夕這一天,全屯集體前往社壇祭祀,到了晚上,各家將白天祭完社公後分到的祭肉和米粥,同舅家贈送的粽子、紅蛋等,一起放到在有小孩子的媳婦家門外,讓麼公為孩子贖魂。最後用祭祀時煮的粥喂家畜,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