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納西族?雲南納西族詳細資料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3W

納西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大多部分分佈在雲南省,小數分佈在四川省。納西族有着自己的文化,語言和文字,更有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去了解納西族的資料,一起去看看吧!

什麼是納西族?雲南納西族詳細資料介紹


  簡介
  納西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之一。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納西族有29.5萬人,主要分佈在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支流無量河和雅礱江流域。

納西族的形成是多元的。根據現有的文獻及考古等方面的資料,可以初步推斷納西先民是由三部分人組成的:一部分是源於甘肅省和青海省的黃河、湟水地帶的古羌人。這些遊牧的羌人先是向南遷徙到岷江上游,又逐漸向西南遷徙至四川省西部的雅礱江流域,再繼續西遷至雲南境內的金沙江上游沿岸一帶及麗江等地,最後便在這一帶地區定居了下來。另一部分則系古代我國西南民族中稱為“旄牛夷”、“白狼夷”的一支所謂“夷人”族系。由於這些人居住在筰都一帶,又被稱為:“筰都夷”,經多年的發展演變而漸成為納西族的先民。

還有一部分據估計便是當今雲南省麗江縣一帶的土著居民,這部分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一地區,當為納西族先民中人口占較多數的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以上述三部分人為主體的納西族先民們,不斷吸納融合周邊一些民族的先民,逐漸發展形成了今天的納西民族。

納西族史蹟首見於漢、晉志書上。根據《華陽國志》記載,東漢末年,該地區有“摩沙夷”活動。由於同音異寫,漢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麼些”、“摩梭”稱之。因方言關係,以金沙江為界,西部自稱“納西”,東部自稱“納日”、“納恆”等,“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一定名為納西族。

語言和文字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東、西兩種方言。以金沙江為界,西部約20萬人,內部能互相通話;東部中又分為三部分,各有土語,互相通話有困難。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納西族人民創造了燦爛古代文化,使用過自己的象形文字,納西族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師“東巴”用來書寫經典,故又稱“東巴文”,這種產生於公元7世紀的象形文字,具有濃厚的圖畫文字特點,以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用簡單筆劃把事,物,意的輪廓表達出來,用這種象形字書寫的句於有的極象一幅圖畫,它只是起到一種提示的作用,無固定的讀法,所以即使會説納西語,又認得一個一個象形字,但仍不能讀懂經文。只有從小從師學習的東巴教徒才能看着經文,口誦句子。

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用東巴文書寫的東巴教經典的《東巴經》,有成為研究納西族社會發展歷史的珍貴資料。此外,另有一種音節文字叫“哥巴文”,使用範圍很小,寫成的經書也不多。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自元、明以後,漢語文在納西族內開始流行,明末清初,納西族普遍接受了漢族文化,漢文也逐漸為納西族人民普遍使用。1957年雖然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納西族拼音文字方案,但是漢文至今仍然為納西族的通用文字。

信仰
  納西族一般信仰東巴教、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有多神信仰的性質。但是納西族普遍信奉的還是本民族特有的一種原始的宗教——東巴教。

東巴教奉“丁巴什羅”為始祖。因納西語稱他的巫師為“東巴”,故稱東巴教。“東巴”是納西語,意為“智者”,也就巫師和祭司。東巴教是唐初納西族在原有巫教的基礎上,吸收了藏族本教文化而形成的。納西族普遍認為中甸東南部的白地是東巴教的聖地。

東巴教沒有自己系統的教義,沒有統一的組織,也沒有自己的寺廟。東巴教是從原始的萬物有靈論發展而來,信仰多神,自然之神靈和祖先神靈,祭天、喪葬儀式、驅鬼、禳災和卜卦等活動為其主要表現形式。東巴教有特殊的服飾,事情亦十分繁雜,全年幾乎每月都有大小不等的活動,主要分祭祀、喪葬、禳災、卜卦、賜名五大類,其中祭天最為隆重。

《東巴經》是東巴教的經書,以東巴文書寫而成。《東巴經》除去宗教方面以外,有天文、地理、歷史人物,醫藥、畜牧,家庭形態,飲食生活,民族關係、風土人情等內容,是瞭解認識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東巴多才多藝,集寫、畫、唱、舞於一身,因此也成為納西族古老東巴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和繼承者。

納西族地區又是佛教(禪宗)和喇嘛教(密宗)交匯的地方,紅教喇嘛寺從藏區往南傳到麗江為止,禪宗寺廟由內地往北傳也到麗江為止,所以納西族也信佛教和喇嘛教,還有信道教的,形成了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

在長期的農牧業生產和社會實踐中,納西族人積累了大量的天文、曆法、畜牧、農耕和醫藥等方面的知識。

納西族一向以善於養馬而聞名,麗江在古代曾有“花馬國”之稱,麗江馬是全國優良馬品種之一,體形小而精悍,善於負重爬山,不畏寒熱,適應性強,行銷省內外。

文學
  納西族民間文學的體裁豐富多彩,有神話、傳説、故事、長詩、民歌、寓言、童話、諺語、謎語和兒歌等,廣泛地在民間口頭流傳。其中一部分作品以象形文字記錄於東巴經上,被後人稱為東巴文學,東巴文學也可以稱為經書文學,與納西族的原始宗教有着密切關係。納西族東巴文學確切創始年代尚不可考,但是東巴文學與早期神話、歌謠到原始宗教東巴教的形式以至東巴象形文字才產生,都有着密切的源流關係。東巴文學按照題材可以分為創世神話、戰爭神話、愛情故事、生產勞動歌謠等內容。《創世紀》、《黑白之戰》、《魯般魯饒》被稱為東巴文學的三顆明珠。

明代麗江木土司開創了用漢文進行文學創作的先河,出現了大量的用漢文創作的詩歌,並湧現出“木氏六公”、馬子云、牛燾等詩人,因這些詩人的作品都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至今廣為流傳。

音樂
  納西族民間音樂形式多種多樣,有各種形式的山歌、民間小調、生產調、喜歌和喪歌以及兒歌等。

納西族民間音樂中最為世人所矚目的當屬古典的大型樂曲“納西古樂”。納西古樂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兩部分組成。《白沙細樂》又稱“別時謝禮”,相傳為元人遺音,為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時,曾得到納西首領阿良的幫助,在其離開麗江時,留下一批樂師和樂譜作為答謝,故名“別時謝禮”;《麗江洞經音樂》是自元明以來從中原地區逐漸引入並植根於麗江地區的道教“經腔”音樂,其中保存了早已失傳的唐宋以來的詞曲音樂。納西古樂經過了幾百年來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漢族和納西族音樂想融合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民間音樂色彩。經過重新發掘和整理,納西古樂演奏在近年已經成為麗江旅遊的重要保留節目,並在世界上引起轟動,被譽為“東方音樂的活化石”。

舞蹈
  納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生產勞動、婚喪大事和民族節日,都要舉行羣眾性的通宵達旦的歌舞活動。在納西族東巴經中有兩部舞蹈教程《蹉姆》,這是目前少數民族古文字中僅見的舞蹈專著,它不僅系統地總攬了納西族古樂舞的類別和跳法,而且對舞蹈的姿勢、路線、動作、技巧、樂舞等進行了科學的記錄,具有舞譜的特徵。詩歌、音樂、舞蹈三位一體是納西族民間文藝的一個突出特點。

納西族舞蹈的種類很多,特別是生活在盧沽湖畔的摩梭人據稱會跳72種舞蹈。比較流行的納西族舞蹈主要有:麗江、中甸、維西等納西族地區都廣為流行的“喂麥達”、麗江大東地區流行的的“窩熱熱”、在寧蒗永寧地區流行的“笛子舞”、摩梭人中最為流行的“甲搓舞”,納西人喜愛的“阿麗麗”等。

建築
  納西族的民族建築因分佈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同而顯現出不同的特色。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居住在以整根圓木堆垛成壁,用樹塊劈成板做瓦,井榦式的造型的木楞房內,整幢房屋不用釘子和磚瓦,不僅冬暖夏涼,還特別防震。四合院直觀的反映其婚姻形態、家庭組織和宗教信仰,是母系社會的一種形式載體。而在壩區,尤其是大研古城內,納西民居又以土模結構為主。不同形式和建築結構民族建築各具特色。

納西族的建築古樸典雅,以最有名的麗江縣大研古城的建築為例,古城的建築羣都是土木結構的瓦屋,可以分為二坊一照壁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四合院等多種形式,這些建築的門窗,牌樓上有精工細雕的圖案,題材豐富,有雙鳳朝陽、降龍伏虎。二雲搶日、暗八仙等。這些圖案清秀明麗,線條生動蒼勁,形象栩栩如生,顯示了納西族人民的藝術造詣和審美情趣。也為麗江古城帶來了“東方的威尼斯”的美稱。

服飾
  以麗江縣城大研古城為代表的納西族民族服飾,未婚女子一般梳長髮或扎長辨批垂肩後,已婚婦女則在頭頂梳髮髻,喜歡帶藍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寬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後幅及脛,前短後長,穿時將袖口捲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長褲,系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製的百褶圍腰,從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繡花鞋。在領、袖、襟等處繡有花邊,樸素大方。由於納西族受漢族的影響較深,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着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納西族婦女服飾中最具特點的是身後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並排釘着七個直徑為二寸左右的繡花圓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這一裝束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説法。較為通常的説法是代表七顆星星,寓意為“披星戴月”,據説圓布圈上用絲線所繡的是精美的星圖,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傳説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勞能幹、聰明美麗的納西姑娘與旱魔王搏鬥,奮戰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為,把雪精龍制服旱魔吞下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圓星星,鑲在英古的頂陽衫上,以後納西姑娘模仿英古,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徵披星戴月,勤勞勇敢。還有一種説法認為納西族自古將青蛙視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難,因此那些圓形圖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種青蛙圖騰崇拜的歷史遺痕。

寧蒗地區的摩梭人的服飾則另有特點。摩梭女子喜歡用犛牛尾或線製成粗大的假髮辯,戴交纏式布包頭,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寬大的長裙。腰間用很長的寬布條層層纏繞。

納西婦女喜歡佩帶手鐲、耳環等飾物。

婚俗
  納西族的婚姻制度由於受地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也表現出地域上的差異。一般麗江地區的納西人普遍是一夫一妻制。而世居滇、川交界處瀘沽湖畔的摩梭人,主要實行着一種“阿夏”婚。“阿夏”即“朋友”之意,建立這種婚姻關係的男女,彼此間不稱夫妻而叫“阿夏”。阿夏婚的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子夜晚到女子家中訪宿。第二天清晨又返回自己家中生產和生活,配偶雙方不組織共同家庭。這種暮往朝離的阿夏關係的締結,以母系血統近親不婚為原則,除此外一般不再受年齡、金錢、輩分、等級以及民族等限制。據調查1956年以前,瀘沽湖地區實行阿夏婚的男女約佔成年男女的70%。目前,實行“阿夏婚”的男女,大都有固定的長期阿夏。但仍過着暮合晨分的訪宿生活。個別不願穩定阿夏的人,已遭到人們的批評。

喪葬
  納西族古代通行火葬,直至清朝時期因政府幹預,逐漸轉為土葬,但在寧蒗等地和少數山區仍將火葬習俗延續下來。納西族開喪一般包括懸白、開弔和出殯等程序。

節日
  納西族採用夏曆紀年,因此許多節日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但是節日活動內容與漢族有所差異,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此外納西族也有一些自己的傳統節日,如“三月龍王廟會”、農曆正月十五日的“米拉會”(即棒棒節)、夏曆七月中旬舉辦的麗江七月會,也稱為“七月騾馬會”等。春節是納西族最大的傳統節日,並且伴有許多祭祀活動。

風俗
  納西族性格熱情開放。有着知書識禮、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公共場所忌高聲喧譁、説粗話,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不可蹺二郎腿;進入納西人家時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動進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樓”,不能詢問“阿夏”的情況,也不能翻弄灶裏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裏唱山歌,吹口哨;吃飯時忌敲碗筷、翻菜、連續夾菜;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獵殺入家宅的小動物。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