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婚禮習俗 喀麥隆的獨特婚禮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17W

非洲人大多是一個特點,就是皮膚純黑,保留有很多古老的神祕習俗。有些地方,甚至還保留着原始的部落生活。那麼,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人的結婚習俗又會有哪些特別的呢?各位朋友,好奇的話一起來結婚大全瞭解一下吧!

非洲婚禮習俗 喀麥隆的獨特婚禮習俗

  非洲的結婚時間非常早,一般在女子到了15歲之後,男子到了18歲就被允許結婚。在非洲農村更誇張,有的女孩2歲訂婚,9歲結婚。在城市,男女青年的結婚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

男孩看上一個姑娘後,父母便帶着兒子去女方求婚。去的時候要揹着一隻裝滿棕櫚酒的葫蘆。來到女方大門外,男孩朝院內高喊:“我來這裏向某某姑娘的父母借個葫蘆喝水。”這句話的寓意是來向女孩父母求婚的。

女方父母開門迎客,互相瞭解對方的情況後,女方父母會徵求女兒的意見。如果女孩對這門親事有意,她會接過男孩的酒葫蘆,打開塞子,先敬父親喝,接着敬兄長(如果有的話),然後,她自己也啜上一口,最後,把葫蘆遞給自己的意中人,請他喝酒。一旦姑娘和男孩都喝了酒,這就意味着訂立了婚約。即使女方不同意,為了不讓客人掃興,這酒照樣喝,只是在客人告辭時,女方會送給男方酒錢,這就暗示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

訂婚後,男方便準備彩禮。傳統的彩禮包括女子的“頭上錢”、棕櫚油、鹽巴、一把新鋤頭、一根烏木棍、給女子長輩的錢、30葫蘆棕櫚酒、4只母雞、3只公雞、30捆乾柴、一串煙草和一些白布。過完彩禮,準女婿要“砍斷妻子的腳”,就是向未婚妻的腳面上灑酒,意味着剪斷未婚妻與孃家的臍帶關係,把她從孃家“解放”出來和自己過日子。

喀麥隆的傳統婚禮在夜間舉行,要舉行兩次婚禮,第一次是在公婆家,第二次是在新婚夫婦自己的新家。

結婚那天,新娘要用油塗抹身體,爺爺向她身上灑烏木粉以示祝福。然後,新娘在伴娘陪同下由長輩和兄弟姐妹們送到公婆家。

娘來到公婆家門前,男方的女性成員出來迎接,並送給新娘一隻雞。新娘進門後,新郎的姐姐妹妹們要“買新娘”。新娘接過錢彎腰行禮,進入公婆家的臨時洞房。新娘和伴娘坐定後,新郎的兄弟姐妹們進來“買新娘的嘴”,送給新娘一些錢後開始祝福、寒暄、攀談。然後是婚宴,婚宴就像晚餐會,人們邊吃邊唱邊跳,熱鬧非凡。

客人散去,新婚夫婦在度過人生最美好的一夜時,新娘的公公要“聽洞房”,新婚夫妻圓房後,如果新娘是處女,公公會高興地把新娘的姑姑們叫來,幫她洗身體,給她身上塗油,公公還要向兒媳的腳上灑水,以示祝福。

等到“恩坦姆布突”(喀麥隆的星期八,這天是集市),新娘要洗去身上的油。新婚夫婦站在院落裏,有人拿來“福福”(用玉米麪做的糕)。如果他們吃下“福福”,表示雙方對婚姻滿意。誰不吃“福福”,誰對婚姻不滿意,這門婚姻就宣告解除,女方把彩禮返換給男方,從此,男女雙方可另覓新歡。

如果新娘新郎對婚姻滿意,就要安排第二次婚禮。新郎先到屬於自己的新家等候,人們簇擁者新娘去新家。路上,人們歡快地唱呀、笑呀、跳呀,有得還戴着面具,就像狂歡節一般。

如果在新婚第一夜新娘不是處女,新郎可以宣告退婚,也可以接受這門婚姻。如果新郎接受這個不是處女的新娘,第二次婚禮就不能選在“恩坦姆布突”,而要選“德茲姆布芬”(星期一),婚禮沒有什麼慶祝活動,新娘只在姑姑陪同下,灰溜溜地來到自己的新家,還不能從大門進去,只能從圍牆上開的洞鑽進去。

在喀麥隆,新婚夫婦領取結婚證時要決定領取何種結婚證,因為喀麥隆有兩種結婚證——一夫多妻結婚證和一夫一妻結婚證。當然,選哪種結婚證主要取決於女方,因為幾乎100%的男人想領一夫多妻結婚證。如果新娘不同意一夫多妻婚姻,結局無非有兩種:如果男方很愛女方,他就放棄一夫多妻婚姻,領取一夫一妻結婚證,這意味着在他們婚姻存續期間,丈夫不得再娶別的女人,否則就是違法;如果新郎是個花心男人,堅持領一夫多妻結婚證,那兩人只好分手。

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每個老婆獨居一處,通常是在分給她的農田上蓋房子,在那裏居住、勞動。丈夫住在自己的房子,他要安排一個“值日表”發給所有的老婆,每天晚上,老婆根據“值日表”到丈夫的住所過夫妻生活。當然,年輕貌美的老婆“值日”的機會更多些。

喀麥隆還有種奇異的婚姻,那就是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老婆,弟弟可以繼承哥哥的老婆,連孩子一起繼承,其目的是“肥水不流到外人田”,防止父親的老婆或哥哥的老婆改嫁外人,把財產帶走。當然,這種繼承不是強制性的,要雙方同意。

但酋長是個例外,根據傳統,老酋長駕崩後,兒子酋長順理成章地把父親酋長的頭銜、權勢、財產連同所有的老婆孩子一同繼承。

這也是非洲部落流傳下來的一個,落後風俗。

小結:在非洲女生的地位非常低,一般男子可以有多個妻子,但是妻子就算丈夫不幸去世,也不允許改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