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形成及內涵特點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9W

每一種文化都是歷史饋贈的精美禮物,每一種文化都是這浩瀚的星辰大海中的一顆明星,在茫茫的夜色中熠熠生輝。中國的文化的多樣化的,草原文化是這其中一種,你對草原文化了解多少?你知道草原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嗎?草原文化的內涵特點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草原文化的形成及內涵特點是什麼?

草原文化的形成
  一、草原文化起源:內蒙古早在幾十萬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生活的足跡。呼和浩特市東北郊地區“大窯文化”和伊克昭盟烏審旗的“河套文化”就屬於舊炻器時代的古人類足跡。最早出現的文字記載的遊牧民族有兇奴,林胡,樓煩,東胡,鮮卑,烏桓,突厥。蒙古族興起於公元十二世紀,它的歷史搖籃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額爾古納河以東。是古代東胡系統室韋各部的一支,在唐代的漢文史籍上寫作“蒙兀”。經過幾個世紀的繁衍,發展。蒙古各部逐漸分佈在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區。1206年鐵木真稱汗,經過幾十年戰爭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遊牧貴族政權“大蒙古國”。

二、草原旅遊前景:
  1:前景廣闊漸漸趨向成熟化規模化。
  2:發展潛力巨大旅遊取向更加適應現代人生活。
  3:後備資源豐富
  4:接待遊客數量逐年增多。
  5:草原旅遊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高。

三、草原現狀:
  1:草場退化沙化嚴重。但現以得到合理治理。(每十五畝草地限養羊一隻)
  2:植被覆蓋率減少。
  3:草原野生動物數量減少。
  4:政府治理力度增大。
  5:牧民保護意識提高。
  6:降低牧業生產,大力發展旅遊業。

四、草原概況:滄海桑田,歷史變遷。使得歷史上的天堂草原和現實的相比已經大相瑾庭。因為歷史上的敕勒川就在我們腳下。現在以成為城市農根地區。而陰山以北則仍然是傳統的蒙古大草原。敕勒川已經成為歷史。留給我們無限的回味,內蒙古草原是我國最大的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到居延海湖畔。草原面積達88萬平方公里,佔我國草原面積的三分之一。有效利用面積達三分之二,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居全國五大牧區之首。(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的天然草場範圍很廣,從東北部的呼倫貝爾草原一直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是內蒙古草場資源的基本部分。由於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內蒙古的天然草原從東到西地形,氣候,土壤等條件差異也很大。可劃分為森林草原,草墊呼倫貝爾,草原,乾旱草原,(典行草原),及荒漠草原,四個地帶。草原主要有呼倫貝爾,科爾沁,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四大草原。其中以呼倫貝爾,錫林郭勒草原最為着名。是內蒙古最好,最具代表性的草原。這裏地勢平坦,一望無際,每當春季到來,便有先開花後長葉的植物冒雪迎春。到了夏季則綠草如蔭沒,百花爭豔,牛羊成羣,構成美麗的草原畫卷。

五、陰山:陰山山脈位於黃河南岸,橫亙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歷史上着名的山脈之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古代大漠以南所有的山都被稱為陰山。這符合道家八卦學説—“北屬水,水屬陰”所以叫做陰山。陰山東西連綿1000公里,南北延伸50—100公里。西部為狼山,色而騰山和烏拉山。中部為“大青山”東部為低山丘陵,可延伸只北京以北的燕山。陰山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海拔在1500-2000之間,最高峯為2346米。陰山巍峨壯觀,千峯陡峭,萬壑爭麗。形成於7000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陰山不但是內流水域和外流水域的分界線,也是季風區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在當地也是城市,農村,牧區,農區的分界線。陰山中部的大青山東西700公里,解放前是有名的革命抗日根據地。為解放全中國做出突出貢獻。功績甚大。在近代,1938年9月,八路軍挺進大青山,建立着名的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據地,這裏又稱為“革命老區”

六、帝王之鄉武川: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北糜,呼和浩特市北。清代史學家趙羿在《二十二史札記》中記載“周,齊,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建立北魏王朝的拓拔氏就以武川縣世代為家。武川現在是全國有名的綠色蔬菜馬鈴薯基地,這裏的土豆由於日照時間長,晝夜温差大,生長時間長,所以營養豐富,綿甜爽口。這裏的諺語就有“羊肉熬土豆,打上都不走。”北魏至隋唐是武川最輝煌的一個時期,北魏末年,以武川為核心形成了風光無比的軍事集團,這就是縱橫中國200年的關壟貴族集團,它起源於武川,建於漢中,共創造四個王朝。西魏,北周,隋,唐。這在歷史上是奇蹟。把中國歷史推向一個新高峯。7馬頭琴:蒙古語稱“毛林胡爾”是蒙古人民特有的民族樂器。約有1300多年的歷史。據説古代馬頭琴一根琴絃有81根馬尾組成。馬頭琴聲音渾厚,古色古香,優美動聽,遼闊粗獷,仿拂訴説着天地滄桑,草原的滄勁,人生的坎坷。(馬頭琴的傳説略。)

草原文化內涵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區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創造的一種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這種文化包括草原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其中價值體系是其核心內容。從目前的文化定位特徵來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濃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徵的一種複合性文化。

草原文化特質
  關於草原文化的特質,至少可以概括為如下四點:
  歷史傳承的悠久性。從遠古開始,在中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繁衍生息,遠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裏留下原始生產和生活的足跡。這裏大量豐富的考古遺存,是探索中國早期人類活動的最有價值的核心地區之一。最早的有呼和浩特市郊區大窯村南山的石器製造場,其年代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早期。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這裏相繼產生多種開文明先河的文化成果;特別是遊牧文明形成後,將草原文化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使草原文化成為具有歷史統一性和連續性並充滿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文化。

區域分佈的廣闊性。作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是在我國北方草原這一特定歷史地理範圍內形成和發展的文化,大致分佈於包括從大興安嶺東麓到帕米爾高原以東,阿爾泰以南至崑崙山南北的廣大區域,涉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區。在這一廣大的區域範圍內,雖然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所創造的文化不盡相同,但都是以草原這一地理環境為載體,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內在的聯繫,形成具有複合特徵的草原文化。草原既是一個歷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

創造主體的多元性。草原文化是草原地區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由於這些民族分別活躍在不同歷史時期,此起彼伏,使草原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態,諸如匈奴文化形態、鮮卑文化形態、突厥文化形態、契丹文化形態等等。這是草原文化創造主體多元性的集中體現,也是草原文化區別於中原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雖然草原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多元的,但由於這些民族相互間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族際傳承關係,因此這種連續性和統一性體現在草原文化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之中。

構建形態的複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種內涵豐富、形態多樣、特色鮮明的複合型文化。草原文化在早期經歷新石器文化之後,前後演繹為以西遼河流域為代表的早期農耕文化和聚落文化,以朱開溝文化為肇始的遊牧文化以及中古時期逐步興起的遊牧和農耕文化交錯發展的現象。因此,草原文化不僅是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統一,也是遊牧文化與其他經濟文化的統一。不同的文化形態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角度為草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草原文化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統一。草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最具古老傳統的地域文化之一,在吸納現代文明因素,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互激盪、碰撞、衝突和吸納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統一,使草原文化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統一的整體。草原文化隨之呈現出傳統與現代、地域與民族相統一、多種經濟類型並存的複合型文化形態。

小結: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所在,一個民族的文化怎麼樣,決定這這個民族的未來怎麼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一個民族的文化決定了這個民族的高度是什麼,能發展到什麼層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