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文化遺產:雲南劍川稻麥複種系統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8W

複種,是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播種和收穫兩次以上的耕作方法;複種可以充分利用單位面積的土地,提高農田的產量。雲南劍川便有稻麥複種體系,是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之一。接下來,就隨小編來瞧瞧吧!

中國農業文化遺產:雲南劍川稻麥複種系統


  雲南劍川稻麥複種系統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涵蓋全縣7萬畝水稻面積,核心區為金華鎮、甸南鎮和沙溪鎮,核心區面積3萬畝。劍川素有“文獻名邦”“木雕之鄉”“白族文化的聚寶盆”和“雲南文明的發源地”之美譽。每年5—6月份栽種水稻,10—11月份水稻收穫後,翻耕播種大麥或者小麥,來年5—6月收穫,麥茬翻耕後再栽水稻。水旱輪作,提高複種指數,減輕病蟲草害,改善土壤結構,促進養分循環。

自3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劍川稻麥複種水旱輪作的耕作方式一直延用至今。綿亙不斷的橫斷山脈阻隔不了稻麥複種農業文化的傳播發展,一年兩熟的稻麥複種仍然是當今劍川縣主要耕作制度,是傳統農業生產發展的歷史見證和縮影,是農業文化、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型代表,具有文化、生態、經濟等多重價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亙古不衰的稻麥複種系統藴含的生態價值理念、自然農法思想以及古老農具、農耕技術,處處或隱或顯地展現了白族先民的身影和智慧。厚重的稻麥複種系統農業文化對當今國民修身養性、構建和諧社會、協調人地關係、走生態文明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依然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受到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城市化、工業化、科技發展、外來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雲南劍川稻麥複種系統生物多樣性減少,農業生態環境退化,傳統農業生產工具面臨消失,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年輕勞動力有向城市流動趨勢。傳統農耕的方式正在面臨被破壞、拋棄的危險,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勢在必行。按照農業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要求,劍川縣政府制定了稻麥複種系統農業文化保護與發展規劃和措施,做好稻麥複種系統及相關的生物多樣性、傳統農耕方式、農業文化和景觀等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並與現代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農業結合,提高農業收益,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