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贛南紅色文化

來源:人人運程網 9.59K

贛南是江西的南大門,東毗福建三明、龍巖,南鄰廣東梅州、韶關和惠州,西連湖南郴州,北接本省吉安、撫州。1999年7月,撤地設市,設立贛州市。“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國小課本上的典型的贛南紅色文化代表,那麼,贛文化是怎樣的呢?不妨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揭祕贛南紅色文化

1、出將軍最多的興國縣
  在興國烈士陵園,將軍館,我看到的最多的是一大堆的數字。當年全縣23萬人,有8.5萬多熱血兒女參軍參戰。孕育出54位功勛卓著的興國籍解放軍將軍。
  興國縣土地革命時期全縣人口23萬餘人,參加紅軍的有5.5萬餘人,參加支前的有3.8萬餘人,革命勝利後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人民解放軍軍官就有54名,成為全國聞名的“將軍縣”。同時興國也是全國烈士較多的縣份之一,僅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2.3萬餘人。

2、於都縣紅軍長征第一渡
  1933年10月,國民黨向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根據當時形勢,紅軍只能實行戰略突圍。紅一方面軍一、三、五、八、九軍團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移交防務,隱蔽撤離戰場,到達於都地區集結渡河。於都縣因“長征第一渡”而聞名於世。於都河是中央紅軍長征首先要過的第一條大河,當時河寬600多米,水流湍急,只有架設浮橋渡河。為了支援紅軍,縣城居民幾乎把家中所有的門板、木料甚至老人壽木都拿出來架橋;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運,共彙集了800多條大小船隻,有的用作架設浮橋,有的用作擺渡。為避免國民黨的飛機轟炸,隱蔽紅軍的戰略意圖,架設浮橋都在夜間進行。僅4天時間,就在河面上架設了5座浮橋和佈設了眾多擺渡點,保證了八萬多人順利渡河。人們耳熟能詳的贛南民歌《十送紅軍》,就是描寫當時百姓和紅軍惜別時的情景和濃濃的魚水之情。

站在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前,似乎把我又帶回到那硝煙瀰漫、依依惜別的難忘歲月中。經歷七十年的洗禮,於都河仍在靜靜地流淌,只是人面不知何處去。為將歷史再現,如今重新建起了當年的浮橋。紀念碑附近建有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裏面記載了當年準備長征以及大部隊撤離後留守人員的具體情況和當年所使用過的實物。

3、“紅色故都”,
  瑞金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的誕生地,是“紅色故都”,境內保存的革命遺址和紀念建築,總數達到18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就有15處,據統計,瑞金所保存的紅色文化遺址居全國之首,現有40多箇中央和國家部委在這裏修復了前身舊址。主要集中在葉坪、沙洲壩、雲石山三大革命舊址羣。

4、中央蘇區的南大門
  在大餘梅嶺,陳毅同志寫下了《梅嶺三章》、《贛南遊擊詞》等著名詩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