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茶戲文化 精通人心的民間戲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1W

一個原生文化的戲曲,是一個地方的象徵,具有獨特的精神表達。採茶戲是當地文化的體現,追求生活的本源,民間的風采,至今一直受到羣眾的喜愛。人民是文明構成的核心,表演栩栩如生的戲曲,多少刻骨銘心的戲劇。採茶戲的哲學,在採茶戲裏表現得非常的出色。下面來看看中國戲曲文化吧!

採茶戲文化 精通人心的民間戲曲

  據介紹,採茶戲史料研究最早可考至清中晚期。採茶戲前身是民間流行的傳統山歌、小調,先流入吳越後再由客家民系遷移傳入嶺南,在其流傳過程中,不斷吸收着外來地方戲種的演唱、表演形式,尤其是吸收了贛、湘南的花燈、花鼓等表演形式,由此形成了粵北曲江客家民俗中的獨特戲種,逐漸成為粵北曲江客屬地區客家人的地方習俗,因此曲江採茶戲也以客家方言演唱。

清末民初,粵北採茶戲曾盛極一時。據史考,最興盛時,專業戲班多達30餘支。其中曲江就有三個採茶戲班,分別是:民國九年(1920年)在曲江縣白土上鄉創建的樂羣英班;民國十五年(1926年)在曲江縣烏石創建亞娣大茶班;大坑口石角村藍泉珍,也和其師傅豆皮元組成班子,在南水一帶演出。

同時,採茶戲形成了“韶南大茶”、“南雄燈子”以及“連陽調子”三大流派。“韶南大茶”源自於紙馬花燈表演形式,主要流行粵北地區的曲江、乳源、翁源、英德等縣。所以曲江採茶戲在民間仍保留着紙馬花燈等表演形式。

粵北曲江採茶戲是流傳於粵北曲江客家地區民間重要的節慶習俗之一,其表演以民間藝人為主體,有較為穩定的“戲班”組織,普通民眾亦可參與其中。早期的採茶戲演出是以“祭祀”為主要目的的活動,在每年立春的前一日至正月前,人們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便以“舞春牛”的歌舞形式祭祀上蒼和土地,以及耕作于田間的“春牛”。正月七年級至元宵,為“奉神”,俗稱“拜年”。農曆三月三,元武帝誕,燒香演劇,出巡賽會。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燈鼓樂如元宵”。在日常農事、農家喜慶日,亦有請“戲班”演出,娛樂鄉里。

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採茶戲愛好者黃鐵成告訴記者,採茶戲演出開場由花燈、紙馬、唱調子等吹打鬧場和羣舞形式踩場。接着由一丑角解念一段快板,引出二旦。“二旦一醜”的歌舞表演,男稱花鼓公或茶公,女的叫花鼓婆或茶婆。表演時丑角舞扇花、挽腰帶、矮步;小旦則左手捻腰帶或持花籃,右手耍彩巾或舞扇花,邊舞邊歌,唱的都是民間小調,俗稱“唱花燈”、“唱花鼓”。

“曲江採茶戲最大的特點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戲劇取材多源自於百姓生活,又以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戲劇中的語言、動作,更是講求詼諧、幽默。這就是採茶戲深受百姓喜歡的重要原因。”黃鐵成説道。

“三角成劇,小丑當家”是粵北採茶戲表演形式上的另一藝術特色。百年以來,這一通俗、簡捷、諧趣的藝術表演形式,不僅讓曲江採茶戲在民間流傳,也使採茶戲中小丑這一獨特的角色成為戲中創造戲劇效果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小丑的表演動作有模仿動物的行為動作,如“猴子洗臉”、“老鷹展翅”、“蜻蜓點水”、“懶貓抓癢”、“雞公啄米”、“畫眉跳架”等。為小丑刻畫人物、表現內容,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去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故事,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接近戲曲樣態。在吸收大戲劇種的表演技藝和表演方法後,在花燈歌舞的身段、台步、套路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程式。從“三角班”發展成為採茶戲。羣眾稱之為燈子戲、調子戲、採茶戲。

對於採茶文化的保護,我們應該加以重視。採茶戲是民間的一朵奇葩,活躍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採茶戲深受廣場舞愛好者的喜愛,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