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薑母鴨湯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W

鴨湯大家還是比較經常喝的,用老鴨燉湯,加入一些當歸枸杞紅棗之類的,補氣養身,老少咸宜。大家知不知道台灣的特色小吃薑母鴨湯呢?這道鴨湯裏面除了鴨,你所能看到最多的就是姜了,味道很特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台灣薑母鴨湯是什麼?

  薑母鴨湯不僅是在台灣有名氣,早在古代時候就已經是宮廷裏非常珍貴的藥膳之一了,閩南地區在冬至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煮上一份薑母鴨湯,當作冬天進補的第一餐。

不瞭解的人很可能會以為就是用姜來煲母鴨,其實不然——薑母煲鴨才真。薑母是客家人對老薑的一種稱謂,有很強驅寒效果。雖然南方城市的冬天並不十分冷,但低於10度也是常有,如加上下雨,也會讓人覺得陰冷難耐。這時來上一煲薑母鴨暖身,就最美妙不過了。

薑母鴨湯因口味好又具滋補作用,後廣泛流傳於閩南地區,是民間最受歡迎的冬季食補之一。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記載,我國帝王在宮中御用名醫眾多,專門研究滋養補品,保護宮中君王龍體,直到商代有位名醫叫做吳仲,利用麻油、燒酒再加上姜燉煮鴨肉,湯汁香而味鮮,甘甜中帶着些許姜的辛辣感,吃下之後可以提振精神,並且全身感到血氣通順,舒暢無比,被視為是滋養進補聖品。

後來流傳至民間,成為一款名菜。這道菜的藥味,酒味和姜味都很重,要習慣它的人才會喜歡。薑母鴨在閩南也有很多種做法的,較多有兩種做法一種用藥膳,一種用百菇。

薑母鴨湯的做法:
  材料:麻鴨半隻、生薑一大塊、藥包、黑麻油、米酒,其他調味品。

步驟:
  1、藥包浸泡備用。

2、鴨子洗淨飛水切塊備用,老薑切成長條備用。

3、鍋中入“黑麻油”以小火爆香姜條,呈金黃色即可。

4、再把鴨塊放入鍋內翻炒,炒至鴨塊裏面的油出來,表面呈金黃色。

5、把藥包和一起浸泡的水,倒入鴨塊,按量加冷水覆蓋鴨子,倒入米酒(周太為了口味更好,還加了少量酒釀進去),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1小時(用筷子插肉爛了即可),枸杞先不放。

6、最後加入枸杞,煮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取出藥包。

7、這一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周太喜歡放少量的高麗菜略煮,起鍋前再淋少許枸杞酒。

藥包材料:陳皮5g,熟地10g、當歸10g、黨蔘10g、川芎8g、黃芪8g、香葉2片、枹杞子一把、大棗8顆。在冷水中浸泡至少1個小時,會更容易析出藥效。

這道湯是由“中藥”、“米酒”、“麻油”和“生薑”味道混合而成的特殊口味,喜歡的人則樂此不彼,突出的是生薑和中藥味,而生薑在麻油的煎至後並沒有太大的辛辣味,有些特別喜好生薑味的食客最後還會額外添加薑汁,而不習慣藥味的朋友可以適當減少中藥的量,也可以放些冰糖和生抽調味,使得鴨子的味道更加接近日常菜餚。

薑母鴨湯的營養價值:
  1、當歸:性温,味甘、辛。歸肝、心、脾經。當歸含有大量葉酸、煙酸、蔗糖和多種氨基酸。對養血活血有很好的效果,對血虛、血滯、寒凝都有療效。

2、熟地: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3、黨蔘性平,味甘。歸肺、脾二經。黨蔘的主要功效是補氣。最宜用於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語音低沉、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肺氣虛弱者。側重於脾胃氣虛的人,四肢無力,食慾不振,也宜用黨蔘。

4、紅棗:性平,味甘。歸脾經。大棗用處非常廣泛。李時珍《本草綱目》記:“幹棗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神農本草經》記:“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5、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肝腎陰虧,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6、生薑:性微温,味辛。歸肺、脾、胃經。姜可解表發汗,温中止嘔。藥用可分鮮姜、乾薑和泡姜。常用於外感風寒,痰濕犯肺或脾虛胃寒,水濕內停。

7、麻鴨:鴨肉性涼,具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止咳息驚等功效。

小結:薑母鴨湯是很好的藥膳,把裏面的鴨肉吃了,還可以當作鍋底來燙點青菜,解一解油葷,冬天怕冷,手腳冰涼的人喝一碗薑母鴨湯之後保證睡得特別暖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