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麪食,就是這個味道

來源:人人運程網 2.95W

每個節日的時候可能都會相應的吃一種美食,在很多地區夏至的時候就喜歡吃麪食,這是因為在夏至時他們的新麥子就會產生,這時候麪食也會有嘗新的意思,北京是一個發展的比較好的城市,有很多美味的食物,説到北京的麪食更是讚不絕口,接下來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北京特色麪食,就是這個味道

  北京特色麪食:
  炒疙瘩
北京特色的風味小吃。炒疙瘩色澤深黃,黃綠相映成輝,食之綿軟柔韌,醇香可口。
民國初年,北京宣武區虎坊橋有家叫廣福館的麪食鋪,根據顧客的需要,將面揪成疙瘩煮熟,拌上蝦醬然後炒制,炒疙瘩由此初步形成。後又將配料進行改進,使炒疙瘩名聲大震。由於經營館子的母女姓穆,廣福館又稱“穆家寨”。一九五二年,女店主去世,廣福館因無人繼承而停業。

製作方法:
將麪粉加水揉成麪糰,切成比黃豆略大的圓疙瘩。將清水燒沸,邊倒入疙瘩,邊用鐵鏟順一個方向攪動,倒完後,每隔一兩分鐘攪動一次,開鍋後再煮五六分鐘當疙瘩全部浮出水面時,撈入涼水盆中過一下待用。牛肉去掉筋膜,橫着紋切成絲或末;各種青菜洗淨切好。炒鍋內放入芝麻油,用旺火燒至六成熱,下牛肉絲,拌炒半分鐘後,加入油、醋、精鹽再炒一會,隨即放入煮熟的疙瘩翻炒,約半分鐘後,加入鮮菜再炒片刻,待醬油、水分浸透疙瘩時,盛入盤中即成。

豌豆黃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官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莊所制最有名。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為裝點,通常都置於罩有濕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經營此業的大多是京東平谷、香河以及京南採育等地的老鄉。
  “細豌豆黃兒”乃是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的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屬上品。民國以後,北海公園漪瀾堂飯莊和仿膳茶社賣的即是細豌豆黃,以紙盒盛之,每盒十塊。它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褡褳火燒
提起褡褳火燒,“老北京”沒有不知道的。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風味獨特,因而一直是人們愛吃的小吃之一,也常被人們作為早點。褡褳火燒因製作成形後,酷似舊時人們腰帶上的“褡褳”,因而得名。它是一種油煎食品,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

“門框衚衕瑞賓樓,褡褳火燒是珍饈。外焦裏嫩色味美,京都風味譽九州。”這是一位家住北京郊區的老翁得知瑞賓樓恢復這一北京名食供應後,特讓兒孫陪同專程到店品嚐時,欣然提筆寫下的詩句。此食品宜趁熱食用。吃褡褳火燒時配用雞血和豆腐條製成的酸辣湯,鮮香酸辣,餘味無窮。現在北京的“瑞賓樓”飯莊專供褡褳火燒。製作也愈加精細。

愛窩窩
愛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愛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説:“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可見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淨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曆年間稱之為窩窩的食品。但為什麼後來又成為愛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頤》一書中找到了説明。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説:“御愛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説“御字。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説”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愛窩窩“.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間,明代《金瓶梅》中記錄當時流行的美味中就有愛窩窩。愛窩窩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經蒸熟的,餡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説:”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還注説:”愛窩窩,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極爛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餡,用麪粉團成圓形,大小不一,視價而異,可以冷食。“

愛窩窩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夾”。因明代帝、後喜食,就成了明宮小吃,稱”御愛窩窩“.後來傳入民間,衍化為”愛窩窩“,亦作”艾窩窩“。

墩餑餑
餑餑是北京人對面制點心等食品的一種叫法。有客人來家要擺餑餑招待,因此老北京糕點店也稱餑餑鋪。餑餑一詞明代楊慎的《升庵外集》中説:”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訛為磨磨。波同餑音,可見餑餑在明代就有。清代以後的宮廷御膳房專門設有餑餑局,專為皇室做點心,北京城內的餑餑鋪專營滿族糕點。

墩餑餑做法極簡單,用酵面加鹼、白糖、桂花揉在一起,搓成小條,並摁成中間稍薄周圍稍厚的扁圓形,先用餅鐺用微火烙,兩面呈黃色後,碼入烤盤,入爐烤熟。

墩餑餑顏色白黃,鬆軟有彈性,味甜潤。墩餑餑宜涼吃,所以烤熟後要晾涼,最好放在木箱中悶軟,適於於老人食用。

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麪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麪加水蒸熟,和麪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的黃米麪外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皮,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豆麪糕以黃豆麪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麪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粉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麪,改用江米麪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羣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層餡,層次分明,面餡分開。吃時用刀從邊上切下一塊放在盤中,撒上白糖即可吃。

炸醬麪
北方人以麪食為主,如饅頭、花捲、包子、餃子、餛鈍、烙餅、麪條。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麪條。炸醬麪: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鐘。這時,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講究的則是裏脊丁炸醬三鮮(蝦仁、裏脊、玉蘭片)炸醬等,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

麪條寓意”長壽“,俗語”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麪“、”接三面“.老北京人吃炸醬麪,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吃過水麪,但湯要篦盡。根據季節佐以各種時鮮小菜,謂之全面碼兒。

初春,用掐頭去尾的豆芽菜(稱掐菜)、只有兩片子葉的小水蘿蔔纓,並澆上過年剩下的臘八醋。春深,在醬裏放上鮮花椒蕊兒,稱花椒醬,麪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蘿蔔纓和絲(條)。初夏則以新蒜、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為麪碼兒。

美食多的地方風景也特別好,要是朋友們去旅遊的話,北京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