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苗族傳統節日,這些你都知道嗎?

來源:人人運程網 7.35K

苗族人口主要聚居在貴州東南亞地區,很多的像是湖南或者是雲南之類的交接處也會有一些人口的存在。那麼關於福泉苗族的傳統節日你來了解多少呢?哪些是你不太瞭解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福泉苗族傳統節日,這些你都知道嗎?

福泉苗族的傳統節日
  八姑節
  八姑節是湖南省城步縣苗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秋收後擇日舉行。屆時,家家户户都釀好高粱米酒,把親戚朋友請來,一起飲酒聊天,共慶豐收,即便是歉收年份也不例外,以此紀念開發土地的八位姑娘。相傳古時兵荒馬亂,百姓四處逃生,不知來自何方的八個姑娘到城步一帶,見這裏土地肥沃、地處僻靜,便在這裏住了下來,並把隨身帶的谷種撒在地裏,經過她們的辛勤勞動,秋天時莊稼獲得了豐收。過了一年又一年,這塊土地逐步被開發,並興旺起來。居住在這裏的苗族為了感謝這八位姑娘和慶賀豐收,每年秋收完畢,便擇日紀念八姑,後成節日。

鬥馬節
  鬥馬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一帶苗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舉行。此日上午,全村寨男女老幼聚集在鬥馬場,當主持鬥馬節盛會的寨老宣佈鬥馬開始之後,由兩位苗族青年,各牽一匹雄健的公馬入場,隨即解開韁繩,兩匹馬立即衝上前去,互相來往奔突,踢打撕咬。鬥敗的馬會奔逃到主人身邊尋求保護,而在場觀眾則向得勝之馬和它的主人擁去,並向其拋去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禮物,以示祝賀。如果得勝馬主是未婚男青年,姑娘們則以苗家特有的方式向其求愛。

鬥牛節
  鬥牛節是貴州省貴定、龍裏、福泉一帶苗族民間節日,時在春耕前或秋收後的農閒之機。清代愛必達的《黔南識略》中記載這一帶苗族“祀祖,擇大牯牛頭角端正者飼,及壯,即合寨共鬥牛於野,勝即為吉,卜口殺之以祭。”這裏所説的祭祖是六十年一祭,必須殺牛,而其他中祭、小祭不殺。大祭在鬥牛之後一個月舉行,因鬥牛與祭祖間隔時間長,故鬥牛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節日,擋地人稱之為鬥牛節。節前的兩個月主持者就向附近村子發請帖(古代發刻木),讓參賽者作好準備。有鬥牛的人家,不讓孕婦、產期婦女,新寡婦上門,也不準接近牛圈;不借東西給別人,怕牛的力量被借走。節日那天,場主介紹鬥牛場的來歷,官布有關規定和紀律之後,百十枚鐵炮轟鳴,踩場隊伍湧人場中,鳴鑼開道,八個男童身穿民族服裝,手舉畫有猛獸的彩旗走在前面,一對大號手之後跟四個嗩吶手。隨後蘆笙手上場,一羣姑娘尾隨其後,合節起舞。其後是場主身披大紅袍,頭戴黃冠,手持拂塵,由兩名中年男子跟隨,一人持掛紅的牛角杯,一人手捧封紅的灑壇。最後,所有參賽的鬥牛在主人牽引下繞場一圈,鬥牛便開始。鬥勝的牛給披紅掛綵,放鞭炮、吹嗩吶慶賀。節日活動一般舉行一天,有的地方是幾天。也有的地方一邊鬥牛,一邊舉行吹蘆笙跳月等活動,故需數日。

二月蘆笙會
  二月蘆笙會又稱白洗蘆笙會,貴州省施秉縣白洗一帶苗族節日,每年農曆二月中旬的午日開始,節期三天。周圍的地壩、新橋、雙井、翁西以及黃平、谷隴、新州、重安,凱裏市的旁海等地的苗族都來參加。活動先在白洗的長山寨開始。當天,附近村寨的蘆笙隊便在有聲望的老人帶領下,在長山的古爬坡頂吹奏蘆笙,祈求風調雨順。第二天,活動挪到屯山寨的蘆笙坪,除了吹蘆笙,跳舞,還有鬥鳥、賽馬等活動。傳説古時有一年,天旱地裂,五穀不長,人們求龍龍不應。後來偶爾用竹筒吹着求,龍才聞聲而來。後來,這一帶的苗族便規定,生活在河邊的苗族劃龍船求龍,生活在高坡的苗族吹笙求龍。因當年是在古爬坡吹竹筒請來了龍,故現在活動先從這裏開始,只是由過去的吹竹筒改成吹蘆笙。原來附近村寨都過這個節日,後來因為白洗富裕,有接待來客的能力,才確定集中到白洗舉行。

二月三
  二月三是貴州省台江縣施洞一帶苗族節日,每年農曆二月九年級,這一帶的青年男女便集中到插花坡“遊方”(聯誼交友),大家唱歌和談情説愛。姑娘們還帶上糯米飯、泡酒、雞鴨肉等,招待相中的男子。實際上他們多半是平時就相好,只是利用節日機會到山上相會。過去,在節日裏男女對歌,女的輸了要嫁給男的,男的輸了要酬付女方一定的金錢,或當場從身上解下貴重物品相送。二月二的活動與平時“遊方”不同,平寸“遊方”是男方主動找女方,併到女方村子對歌、説話。而二月三這天坦,只要雙方覺得適意,白天對歌。晚上女子把男子們帶到村裏去,繼續對歌談情,並交換信物。

趕年場
  趕年場是湖南省古丈縣苗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舉行,具體日子由圩場頭人商定,一般是新年後的第一個場天,節期一至二天。場期一經商定,即使大雪紛揚、天寒地凍,也不能更改。屆時,男女老少全都換上新衣,來到年場,參加和觀看各種遊藝活動。年場其間要舞獅子、上刀梯、玩龍燈、唱戲、唱歌、跳猴兒鼓舞等,同時也進行物資交易活動。年場上人羣熙熙攘攘,歡聲笑語不斷。未婚的青年男女往往藉機物色情侶,或是約戀人談情説愛。

趕糯米坡
  趕糯米坡是貴州省惠水縣黨古一帶布依族、苗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舉行。是日,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當地的糯米坡,姑娘們身着盛裝,或歌或舞,老年人則聚一處拉家常。男青年們牽着各自的馬,先繞場一週,然後在糯米坡上來回馳騁,一時間跑道兩側觀者雲集。坡會上最主要的活動是對歌,附近許多苗族青年也來參加對歌,歌曲多為相識歌、讚美歌,青年男女們相互中意後便唱情歌,再到僻靜處去私定終身。夜晚,坡邊的寨子家家賓客滿座,大家繼續飲酒對歌。據説糯米坡坡會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相傳從前布依族婦女們到坡上邊挖野菜,邊唱訴生活的貧困和禮教的殘酷,並帶糯米飯做晌午飯。後生聽到歌聲,就來對歌,遂形成此節。苗族則傳説,他們的先民因不堪忍受土司壓榨,遷徙到此,也把“四月八”節俗帶到這裏,故每年過此節。

趕秋節
  趕秋節又稱交秋節、秋社節,湖南省湘西地區和相鄰的四川省一些地方苗族節日,時間在每年的立秋日。節日活動主要是打鞦韆。屆時,先由穿古代苗族服飾的一男一女,裝扮成秋公秋婆,各扛一棵最壯實的包穀和一把最飽滿的稻穗,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從田野走到鞦韆架下,向人們報告這一年的收成情況。爾後,大家便開始打鞦韆。當地苗族的鞦韆架有十多米高,呈紡車狀,相互錯開的八對車輻上都系一鞦韆繩,一次可供八人蕩。鞦韆的轉動靠上邊的送秋人推動。旋轉停止後,誰停在最上邊誰就得唱一首歌。傳説,過去有一位姑娘叫也琅,繡花鞋被老鷹刁去一隻,小夥子巴貴達惹無意射落老鷹,拾得鞋子。他從鞋子的繡工判斷,主人一定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姑娘。小夥子為了找到姑娘,便在立秋日架起八人鞦韆,供大家遊戲。消息傳開,果然來了許多姑娘。巴貴達惹在她們中間找到姑娘也琅,並在對歌交談中建立愛情,後來結成良緣。從此,每到立秋日,人們一面慶賀豐收一面架起鞦韆,供青年男女娛樂。

谷隴蘆笙節
  谷隴蘆笙節又稱九月蘆笙節,貴州省黃平縣谷隴一帶苗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舉行。谷隴蘆笙節與施秉縣二月蘆笙節、凱裏市旁海七月蘆笙節相似,目的是為了祈求龍王保佑風調雨順,人安年豐。相傳,過去在何時舉行蘆笙節要用蛋卜的方式選定,因谷隴地方過去常常乾旱、收成不好,只能在秋收後才有力量招待參加蘆笙節的客人,故在九月舉行。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遠近的苗族客人便紛紛趕赴谷隴的蘆笙場。第二天開始舉行跳蘆笙舞、鬥牛、鬥雞和賽馬等活動,一直到第三天才告結束。

古龍坡會
  古龍坡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一帶苗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在當地古龍坡舉行。節日活動主要有賽馬、賽蘆笙、鬥馬、舞獅子、跳採堂舞、拔扁擔等等。活動開始先是姑娘們圍着蘆笙跳採堂舞,然後是舞獅子,或姑娘拔扁擔:一根扁擔的兩頭站一兩個人,各方將扁擔往自己一方拉,勝負與拔河相同。鬥馬緊張激烈,兩匹馬廝鬥,或踢或咬,時而雙雙豎立,時而迅猛追逐,直到敗者退出鬥場。鬥馬採取打擂台方式進行,直到最後決出三名為止。古龍坡會既是一個社交盛會,也是傳統民族體育運動會。屆時,周圍的各族羣眾也來參加。

糊牛角
  糊牛角是雲南省金平一帶苗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十舉行。屆時,孩子們抬着烘烤得香噴噴、粘乎乎的糯米粑,隨大人來到牛圈旁,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耕牛。人們牽牛出圈,先洗淨牛角的污穢,並把糯米糊在牛角上,再插上兩個精選出來的大紅辣椒。俗稱“糊牛角”。然後家家都把牛牽引到寨子中,讓大家圍觀,並從牛角的長勢評判牛的好壞。糊牛角是為了在牛飲水時,讓牛看到紅辣椒,聞到糯米的香味,以提醒牛,主人沒有忘記它。這一天,家家置備酒菜,接回出嫁的姑娘一起團圓。

祭鼓節
  祭鼓節又稱吃牯髒、鼓社節,貴州省黔東南部分苗族傳統節日,有的地方三年一祭,有的地方則逢三、五、七、九年時祭,而大部分地方是十年一祭。屬於同一個鼓社的村子要同時舉行祭鼓活動。十年一祭的,於子年農曆二月八年級日選出鼓主、副手、參謀、侍從官、外聯官五人,籌備節日用物,特別是祭牛。八月份選擇一個平穩的日子“醒鼓”,即把上屆祭鼓節使用的一對祖鼓喚醒。有的地方是到藏鼓洞把祖鼓抬回到村子的鼓場安放在鼓樓中。有的地方則把鼓抬到新鼓主的村子。於同年十月子日子時砍楠木樹鑿造新鼓,丑年十月第一個丑日或卯日把新鼓抬到藏鼓洞,宣佈新鼓啟用,同時摒棄舊鼓。第二天迎接袓魂到新鼓,宣讀上屆到這屆祭鼓節之間逝世的名單。換鼓儀式莊嚴神聖,打扮、步子、念詞都不得馬虎。新鼓的蒙皮在古代要用野山羊皮,後來只是有人來作獵羊的表演,而蒙皮則用新殺的黃牛皮。寅年的活動是殺牛祭祖以及送鼓。除了共有祭牛外,每家族甚至每一家也應有一頭祭牛。共有祭牛必須是有四個旋子的,如果沒有則由祭師念詞“改正”。牛殺後不剝皮,個人家祭牛舅家必須抬去一條腿。所有祭牛的犄角連額骨一齊送到鼓樓,請祭師致詞祭祀之後才拿回家安放。有的地方同時舉行利於繁衍後代活動。之後舉行砍鼓樓和投火把活動,意在檢驗和強化族人的戰爭觀念、戰術及準備情況。十三天後把祭鼓送到藏鼓洞封存。從此不準動用。祭鼓節起源於苗族的祭祖,傳説苗族圖騰蝴蝶媽媽出自楓樹,故最初用楓木製鼓。各鼓社節日時間不一,這與古代苗族各地災情有關,災禍一來便認為應該祭袓、祈求保佑,後逐漸將時間固定。祭鼓節在不同的地方時間長短、儀式繁簡均不相同。

祭龍節
  祭龍節是雲南省屏邊、硯山等地苗族民間宗教節日,每年農曆二月九年級日舉行。這個節日來自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當地苗族認為龍是雨水的象徵,龍的喜怒與農業的豐歉有密切關係,故每年要定期祭龍,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祭品主要是豬和雞,有的地方用狗。雲南省麻栗坡縣的苗族祭龍需三天,從二月七年級至九年級日,以村為單位到水源之地舉辦,同時全村停止勞動,恐動土會損傷龍頭或龍脈。

祭龍神
  祭龍神是雲南省邱北一帶苗族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曆三月十六日。當地苗族村寨均選一較大的樹為“龍樹”,祭龍神即祭“龍樹”。祭前由全村選出來的“龍頭”負責籌集資金、用品及殺雞殺豬等事宜。祭日這天舉行隆重的祭龍儀式,以祈求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同時“龍頭”還要重申一些鄉規民約,如禁止砍伐山林、挖水源頭、偷瓜摸菜等等,若有違者,於是日罰處,所交款額待來年祭龍神時用。

校步節
  校步節苗語稱為“舍娘蘇戛”,意為校正腳步。貴州省安順一帶苗族支系“小花苗”民間節日,一般在農曆三月九年級舉行。校步節實為一種奇特的選親活動,屆時男女兩家到一個選定的坪子,活動一開始,男青年由其姐夫、妹夫或老表二人相陪來到坪子中心。他腰裏拴一把供求愛用的紙傘,手裏撐一把打開的紙傘。前邊有一人吹奏校正腳步的蘆笙引路,後邊有一人也打傘作陪,要繞場三圈。在男子走場時,姑娘由嫂嫂、姐妹二人相陪,在場子另一端仔細觀看小夥子的身材、長相、裝束打扮,特別是走路姿態等等,如果相中,就由嫂嫂、姐姐陪着進場,每人打着紙傘,踏着伴奏的蘆笙調,也繞場三週,讓男靑年觀察她的身材、長相等等。場外觀看的其他人也同時目測、考慮這對男女是否班配。最後如果男女雙方中意,長輩也同意,那麼女方則邀請男方父母和小夥子到村子中去商量訂婚事宜。

開禾倉
  開禾倉是貴州省從江縣加勉地區苗族民間節日,秋收結束後擇卯日進行。當地在禾穀曬乾入倉後首次開倉取新谷時,必須要舉行開禾倉儀式。即把一塊在大路上挖取的黃土、一包草灰、三枝楊梅放在禾倉頂上,將一個鴨蛋、半碗糯米飯放人倉內,再將三粒米放人飯中,儀式即告完成。飯、蛋帶回家,由主持開倉儀式的人吃掉。以後就可以隨時開倉取用禾穀了。

看龍場
  看龍場是湖南省吉首市、古丈縣的部分地區苗族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三月穀雨後的辰日。第一個辰日的活動叫看頭龍,第二個辰日的活動叫看二龍。節日這一天人們不做農活,否則認為是破龍場觸犯龍王,該年內會有蟲災和旱災。不去看龍場的人,做的活也只限於砍柴割草。看龍場是一個隆重的娛樂盛會,活動有鬥畫眉、吹奏嗩吶、男女青年對歌等。這天還要在溪水邊燒一些香和紙以祭龍神。

客家年
  客家年是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苗族節日,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苗語原義為“過漢族的年”、“和漢族一起過年”。客家年是苗年之後的又一重大年節,有的地方已經把苗年移到春節過。苗族過此節有自己的特點。過客家年時不貼門神、不送接灶神、不守歲,這同於苗年。也有貼對聯的,多是與漢族雜居的村寨或靠近城關的村寨。七年級到八年級不能上山勞作,在家裏不能碾米、紡棉花、掃地。認為紡棉則這一年的雨水會被坊車甩到外地而造成乾旱。年三十,要在一根竹管中放進十二粒黃豆,然後加水,到五月十五取出觀察,若第幾粒飽滿,便認為這一年第幾月雨水好。七年級早上看天色和聽鳥叫,哪邊天色好哪邊就會有好收成;喜鶴叫宜養雞,烏鴉叫宜養鴨。吃飯時先丟飯和肉給狗吃,狗先吃飯則來年糧價好,先吃肉則肉價高。年節里人們還要走親串友,年輕人們還要匯聚舉行各種文娛活動。

拉鼓節
  拉鼓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一帶苗族節日,每十三年一屆,時在農曆十月。拉鼓那一年的二月,就已推舉出首事和副首事。他們要籌錢買一頭大水牛飼養,並打製一個長木鼓。砍一根六七丈長、碗口粗的木頭,用燒紅的鐵棍穿通木心,再將一根山藤穿過,縛在鼓上,藤尾留着許多枝椏。還在拉鼓的山頂上種一株楠木樹。十月份的節日那一天天剛亮,各户派一個男人聚集在拉鼓山那株楠樹四周,把口袋掛在楠樹上。巫師唸完經詞,大家便搶摘楠木樹葉放入口袋,認為摘得葉子越多越吉利

拉鼓時,幾個後生抬着大鼓,首事坐在鼓上,由人吹蘆笙引路,順山坡往下拉,其他人則護送。周圍還有看熱鬧和抬酒肉的人。應邀來的親友則抓住藤尾不放,不時把藤尾拴在沿途樹上,製造麻煩。這時,組織者便敬酒讓肉,招待他們乞求放行。如此反覆五、六次,最後才把鼓拉到村寨。鼓停在村邊,待拉鼓的人回到家中,婦女們都在自家門口倒甜酒、端肉迎接。每家還要設宴招待外來的客人。最後由巫師把各户十三年來的亡人名字和年庚、逝世年月寫在紙上放進鼓中,再將鼓放到山洞,即算完成安置祖宗大事。晚上,人們還要歡聚在一起,吹笙歌舞。拉鼓節與黔東南苗族地區的祭鼓節相似,是祭鼓節的演變,目的都是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後人萬事順心。

良家潭歌會
  良家潭歌會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滬溪縣良家潭一帶苗族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行。良家潭地處滬溪、吉首、古丈、沅陵四縣交界地,歌會期間上述地區的苗族青年紛紛趕來參加,人多時竟達數萬。節日除有舞獅、民間拳術、擋釵、三捧鼓等苗族喜聞樂見的傳統表演項目外,主要活動是唱歌,參加者不僅僅是年青歌手,上了年紀的老歌手也要出來顯露自己的才華,他們用歌聲傾吐自己的情懷,再現當年的風采。此歌會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歌會,還有父子、母女同場對歌和年輕夫婦間賽歌的場面。居住在附近的漢族、土家族屆時也前往參加。

晾橋節
  晾橋節是貴州省三穗縣寨頭一帶苗族民間祭祀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日舉行。早上,人們抬豬、提糯米飯、香、紙、酒到當地的接龍橋,把這些祭物放在橋上,即為晾橋。儀式完畢,便生火野炊。飯後回到寨子娛樂。第二天,周圍數十里的苗族前來祝賀,主人家要舉行吹蘆笙、跳蘆笙舞歡迎活動。晚上,青年男女對歌、談情説愛。蘆笙活動要舉行三天。接龍橋在當地石屏河上,這是一座有十二個橋礅的杉木橋。傳説寨頭一帶的苗族原來居住在也霧山,後來搬到寨頭。因住在也霧山的龍跟來時被石屏河擋住去路,人們便商量架橋把龍接來。當時有十二房兄弟,便立了一座十二礅的橋。現在這十二房人家去瓊橋時,抬去的豬殺後一半用來分食,一半則送給舉辦節日的人家待客。黔東南苗族也有二月二敬橋講究。

龍船節
  龍船節是貴州省台江、施秉交界處的清水江沿岸苗族節日,農曆五月五日開始,二十七日結束。龍船節主要活動是在江中賽龍船。比賽用船長七尺寬三尺,用三根大杉木剜為槽形捆紮而成。賽時,中間為母船,兩邊為子船。“龍頭”由七尺長水柳木雕就,上塗金、銀、紅、綠、白各色。龍船下水前,要殺一隻白公雞祭祀,以祈求神靈保佑龍船安全。龍船在馳入比賽地點前,在水面上轉三圈。賽船上有鼓頭一人,鼓頭是上屆比賽後選的,鑼手一人,由男扮女裝的小男孩擔任,三十八名水手要扎銀扣腰帶、戴馬尾斗笠,划船時不能卷褲腳。節日裏,江上賽舟,江畔賽馬、鬥牛、鬥鳥、對歌以及貿易活動。夜晚,年青人或對歌、或談情説愛。龍船節傳説來源於一次鬥龍勝利的慶賀活動。過去有一個獨生子下河打魚。被龍拖進洞中弄死,其父下到洞內用火燒了龍窩。後來沿江煙霧瀰漫,同時九天九夜滂沱大雨,人們愁眉不展,有個小孩無意中用捶衣棒在河裏劃來劃去,口中喊“鼕鼕多!鼕鼕多!”頓時雲消霧散,死龍也浮上河來,後來死龍託夢於人:按龍身製成龍船在江上劃遊,會使五穀豐收。從此便形成龍船節。龍船上那男扮女裝的鑼手小孩即代表那玩捶衣棒的小孩。

小結:有的時候苗族讓我們感歎為什麼節日如此之多,很多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節日,種類非常的繁多。這些都是非常的非常的具有苗族特色的,苗族人對於很多的節日都是非常的重視的,所以他們很多時候都是非常的熱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