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婚禮 傳統農村婚禮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7W

中國人凡事都講究喜慶、熱鬧,結婚對於人生中的大事更不在話下了。現如今很多人雖然工作、買房都在城市,但有些人除了在城市辦婚禮還是會回到老家在舉辦一次。那麼農村婚禮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結婚大全欄目看看吧。

農村婚禮 傳統農村婚禮習俗

  新娘的穿着很有講究,必須是紅鞋,紅襪子,按理説內衣也應該是紅色的。

以前都是用轎子接新娘的,現在改成了汽車。

接親的隊伍往往很長。這裏的人員包括吹嗩吶的,抬轎子的,還有一些唱戲的。轎子裏不能是空的,裏面要有個小孩子,老家人把孩子成為“壓轎”的。壓轎小孩到了孃家之後還不能隨便出來,孃家人要拿紅包來引誘,孩子才能出來。如果孩子嫌紅包太小,愣是不出來,那麼孃家人就必須拿出一個更大的紅包來,直到孩子滿意為止。當然,孃家人也有辦法懲治這個孩子。懲治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自己村子裏找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用棍子把小孩捅出來。

把新娘接到家裏之後,最主要的事就是拜堂了。小夫妻必須跟隨主持人的聲音完成這些動作,拜天地的時候有很多孩子圍觀,這是受歡迎的。其實在拜天地之前,下轎之後新娘都要準備一些零錢分給這些孩子,我們那裏叫做紅包。如果不給紅包,孩子有搗亂的權利。

在拜堂的時候,家人要準備一個鬥。鬥裏面要放很多糧食,包括小麥玉米芝麻等等,預示着五穀豐登,家庭幸福。除掉糧食,鬥裏面還要放稱、秤砣等。大家常用的拜堂語也很多,部分地方還在用着。

一拜天地——
  一鞠躬,敬蒼天,佳偶天成;

二鞠躬,敬黃土,喜結連理;

三鞠躬,敬天地,地久天長。

二拜高堂——
  一鞠躬,敬父母,骨肉情,情如東海;

二鞠躬,謝父母,養育恩,恩重如山;

三鞠躬,祝父母,享天倫,長壽百年。

夫妻對拜——
  一鞠躬,男女平等,相敬如賓;

二鞠躬,永浴愛河,永結同心;

三鞠躬,紅花並蒂,心心相印。

新娘新郎要給父母叩首,父母也要給新娘新郎説兩句話。

村子裏有人辦婚禮,最高興的當然是孩子。老家有個習俗,就是説一家人要是辦婚禮,全村人都要到場。村子裏男女老少都有份,都要湊熱鬧。放炮當然是孩子最喜歡的節目。

一家結婚,全村人都會到場,看熱鬧的有,更多的是看新媳婦的。

看熱鬧的小孩子。如果一個村子有一個結婚的,這個村子的孩子就像過春節了那麼幸福。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只要村子裏有一個人結婚,那麼村子裏的國小校就會放假,孩子老師都去趕場子。

禮單,傳統的農村婚禮少不了收禮這個最為重要的議程,主人家要擺一張桌子,然後鋪一塊紅布,還要一本禮簿,用來寫名字的,不像現在名字都放在紅包上了,裏面裝了多少錢,要等拆開才知道,當然為了避免一些問題,收禮錢的一般不是主人家,都是委託村裏的其他人,收好清點準了,交個主人家就行了,我們稱之為掛禮,給了錢説上自己的名字。

鬧洞房
  這可以説是婚禮中的高潮環節。鬧洞房除逗樂之外,還有其他意義。據説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鬧洞房能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的陽氣,據此有俗語:“人不鬧鬼鬧”。鬧洞房從積極的意義上説還是能增添熱鬧氣氛,驅除冷清之感覺的,因而有的地方又稱之為“暖房”。只不過,傳統的鬧洞房方式已經被大家遺忘了,而一些低俗的鬧洞房方式相繼出現在農村婚禮上。

其實,農村的婚姻更是會有許多講究,父母們希望孩子的婚事能夠得到大家的祝福,也希望他們夫妻在婚後能夠永遠相愛,甜甜蜜蜜,多子多福。於是,我們會發現中國人會對結婚的整個流程有着嚴格的規範。

農村結婚被子裏要放一些東西:紅棗,桂圓:早(棗)生貴(桂)子。蓮子,花生:連生(連續生,汗)花生(男女都有,汗)栗子(利子)石榴(多子,石榴的子多)各地習俗不一樣。

回門
  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孃家”。舊時漢民族婚姻風俗。即女兒偕女婿回女家認門拜親。結婚回門的時間各地不一,古時是結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滿月回門省親的。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後代沿襲至今。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孃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準在岳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

此時的新女婿還要獻給岳父母“回門禮”、“回門錢”,並根據各地不同,帶上不同的禮品。有的帶一隻公雞,取“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帶上些肉、雞蛋、面等禮品;而更常見的還是奉橘子、蘋果、香蕉、酒等,樣式多不固定,但切忌回門禮為單,必須是雙數,意為夫妻成雙,合好百年,單數則不吉利。一般,新人結婚回門時,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女親家廣設華宴,款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

小結:大家都知道辦一場婚禮的花銷有多大,大家切不可為了面子大肆舉辦,應結合自身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