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葬習俗有哪些

來源:人人運程網 2.06W

生老病死這件事是我們無法排斥的,因為這是自然規律,我們無法抵抗,有人去世之後,就要開始準備葬禮,如果這個人是農村人,那麼就得遵循農村的喪葬習俗,那麼農村有什麼喪葬習俗呢?

農村喪葬習俗有哪些

農村有什麼喪葬習俗
  1、漢族人亡後,首先立喪主(逝者的長子或長孫,無孫則以次子)、喪婦(逝者之妻,無者為喪主之妻)和司禮,置棺槨壽衣,棺槨用料以松柏為上,桐 木、杉木次之。棺木的板數須成雙成對,厚2~3寸,4寸為好,5寸更佳。外形一頭大、一頭小。薄棺俗稱匣子,多用於幼喪。外刷土漆,呈深黑色,有的黑中雜 以紅色,內外刷桐油。富有之家棺內底部鋪煉熟的糯米灰數寸厚,還有的熔入麻油、松香等。壽衣習慣用單數,5件,7件不等,藍、藏青、灰色均可,忌用黑色。 不綴鈕釦,綴布帶繫着。衣外系一條白色棉線腰帶,線的根數與逝者的年齡相同。腳穿棉鞋。、逝者彌留之際,親屬靜候身旁“送終”。氣絕後,燒落氣紙,將遺體移至正屋,置於牀板或草鋪上,頭向下方,臉蓋黃裱紙。板下點長明燈,設牢盆(即泥糊盆),燒紙及紙人,又扎紙台插於門外樹上,稱“望鄉台”。逝者子女披麻 戴孝,孝子手持哭喪棒,長約3尺。父喪用竹,母喪用桐,取父節在外,母節在內之意,棒上用白紙條纏繞。身系草繩或纏黑紗,穿草鞋或白麪布鞋,有的地方赤腳 不穿鞋。光山、新縣等地,男性死了,孝鞋口左邊披臉子,女性死了則為右邊,父母雙亡則為雙邊。接着給逝者沐浴,前身7次,後身8次,有的前後各擦3次,穿 上壽衣後入殮。棺底鋪香末,末上墊紙或褥,有的還置5枚銅錢。抬屍時,喪主抱逝者頭部人棺,頭朝棺木大頭,平直仰卧。頭枕3塊瓦,腳墊2塊磚。口中含錢, 或食物、珠玉。

2、蓋棺後,用3枚大釘封口。光山縣忌用釘,用木楔,棺口用糯米粥糊紙密封。人殮後,棺立中堂為靈堂,親人按尊卑長幼,男女有序,肅立守靈。親朋至吊,送以銀 錢、孝幛、祭牲(雞、魚、肉)、紙錢等物,家人不論長幼均跪門迎接。弔喪期間禁忌頗多,非葬事不談,面污禁洗,女忌脂粉等。3、出殯前,請道士做齋,和尚唸經,超度亡魂,模擬陰間閻府種種酷刑,請其一一破除,以拯救亡魂,免遭陰間之苦;將紙紮金銀山、樓宅亭閣、傭人僕役、車馬服 飾、望鄉台等焚化,供亡人陰間使用;做堂祭,由喪主或司禮哭訴祭文,追述亡人生平事蹟和德行。官紳之家為取吉祥,對此儀極為重視,往往搭祭壇、祭棚,唸經數日,小禮1日,大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