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葬禮方式 裕固族喪葬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73W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喪葬在中國的每一個民族中都是不一樣的,對於喪葬的習俗不一樣。我們平時聽過的有土葬、火葬、天葬等等,這些都是喪葬的方式。少數民族裕固族的喪葬有什麼樣的習俗呢?

裕固族葬禮方式 裕固族喪葬習俗

裕固族,分佈於甘肅的少數民族,約14378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回鶻人的後裔。用東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無文字,通漢語文;信藏傳佛教;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俗;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裕固族崇尚騎馬和射箭。

  裕固族歷史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紇。回紇是古代突厥語“團結”、“聯合”的意思,是他們的自稱。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紇汗國,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在汗國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遊牧部落以回紇部為核心,逐漸融合團聚成為統一的回紇族。從那以後,回紇已經成為一個包括草原各遊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稱了。回紇汗國的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成為唐朝的屬國。公元84O年,汗國在天災和外敵的夾擊下崩潰。部眾分幾支向西、向南遷徙,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達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張掖)一帶,被稱為甘州回給,也就是日後裕固人的祖先。

  這支回紇人到895年佔領甘州城,建立了獨立政權。公元1208年,甘州回紇政權在西夏的進攻下崩潰,各部四散。其中一支退處敦煌以南,柴達木盆地以北,西到羅布泊、若羌一帶,自稱“撒裏畏兀爾”、“撒裏”“黃”的意思,因此漢文史籍又稱其為“黃頭回紇”。

  公元1226年,撒裏畏兀爾人被蒙古軍隊征服。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在撒裏畏吾爾地區設置安定、阿端、曲充三衞。15世紀初,塔里木盆地的葉爾羌汗國向東擴張,信仰藏傳佛教的撒裏畏兀爾人被迫東遷,當時關外一些蒙古部落也與他們一起東遷到了祁連山麓,由於長期與當地漢藏等民族共同生活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即今日的裕固族。

  裕固族的風俗習慣之喪葬習俗
  裕固族的喪葬分三種:即火葬、天葬、土葬。過去部落上層和牧主、富户宗教上層和未成婚的女子都實行火葬。所謂天葬,即將逝者放在山頂上,任憑野獸飛禽啄食,實行這種葬法主要是貧苦牧民。土葬是部分部落在很久以前留下來的一種葬法。據説與圖騰崇拜、古時木棺風葬和樹葬有關,並有等級區別。有仰天腑地等形式的葬法。在近代實行木棺土葬各有同異。現在黃泥堡仍有天葬、土葬。現今的天葬是不成年的男女未婚夭折的才用此種葬法。火葬已寥寥無幾。過去不管那種葬法都要請僧眾唸經超渡花費極大。現在也有少數唸經的。

  小結:裕固族的喪葬有三種:天葬、火葬、土葬,三種方式是對於不一樣逝去的人,去世的人的身份和去世的地方來選擇喪葬的方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