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東莞婚俗禮儀

來源:人人運程網 7.16K

近年來,在大興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文化藝術節上全國各地都重新展現了各自的婚俗文化。這些婚俗也是各具風情,瞭解各地的婚俗文化似乎成了一個大趨勢,尤其是那些正準備結婚的親們。你是不是也一定想要一場獨具特色的婚禮呢?小編在結婚大全裏為大家蒐羅到關於廣東一帶的傳統婚俗的相關介紹,希望這樣莊重的婚禮是你喜歡的。

詳解東莞婚俗禮儀


探尋婚俗原初形態
  在東莞東城桑園社區內坐落着東莞首家婚禮博物館,展區面積300平方米,連同酒店大廳、房間陳列,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博物館全方位展示了中原時期母系社會開始至今的嶺南地區乃至世界部分地區的婚禮習俗,陳設了東莞自古以來的各種婚嫁用品,有清代花轎、花牀、嫁粧、新抱茶具、龍鳳枕等歷代文物1000多件,還將典型的莞式婚禮過程用圖片的形式作詳細介紹。東莞婚禮博物館為我們完整地還原了婚慶儀式發展的整個過程,為我們尋找人類婚俗的原初形態開闢了一條跨越時空的通道。

莞味十足的夜半搶親
  人類社會經歷了洪荒時代雜亂婚、血脈相承的血緣婚,共夫共妻的族外婚,暮合晨離的對偶婚後,才於母系氏族社會晚期發展成一夫一妻的終身婚姻,當母權社會日趨衰落,父權社會方興未艾之時,出現了男子以強硬的手段甚至是戰爭的手段來劫奪女子為妻的婚姻形態。雖然遠古時代的婚姻形態早已在我們看不見的遙遠時空中消失,但人類的婚姻習俗中還殘留着一些與其相關的印跡,只不過,這些“搶”與“被搶”的當事者已經事先有了默契或者婚議。搶婚這種婚姻形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特點,其最初是名符其實的真搶,後來則是先搶奪後送禮補償,再後來演變成了戲劇性的模擬戰鬥,最後演變成一種婚姻習俗。

東莞“搶親”接新娘一般安排在晚間11點,也就是古代的交子時刻。新郎恭恭敬敬地拜過祖宗,帶着陣容強大的迎親隊伍出發,這其中,伴郎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等着新郎的是女方伴娘和姐妹們精心設計的重重關卡,能否順利“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抱得美人歸,就得看伴郎們的功力了。張儉東指出,伴郎伴娘的出現其實是搶婚的產物,原始社會時期搶婚多發,女子外出都要成羣結伴互相照應,而男子搶婚時不可能單槍匹馬上陣,往往是一大幫人一擁而上將女子擄走,與男女雙方結伴的其他人便成為了今天的伴郎伴娘。接新娘的時刻更將搶婚的痕跡顯露無遺,因為搶劫女子要趁女方不備,所以在夜深人靜時動手是最佳選擇。而現在的解釋是,據説新娘子在路上若是衝了孕婦,會非常不吉利,而半夜時分想必孕婦不會出來,所以比較安全。

  男方接親隊伍在吉時到達女方家接新娘,這時就會遇上第一關,“開門利是”。這個關口,一般是不會輕易通過的,總是免不了一番激烈的脣槍舌戰,討價還價,男女雙方人馬可謂鬥智鬥勇,如果姐妹口齒夠伶俐就能拿到厚實的“開門利是”。若是幾個回合下來談判失敗,男方人馬便開始撞門,他們不惜把房門拆了,以便最終“搶”到新娘。因此東莞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誇張的説法:家裏有多少個女兒,就要修多少次大門。

新郎新娘的禮服
  一般中國的傳統婚禮上新娘新郎都是穿紅色衣服拜堂,表示喜慶,然而在東莞石龍鎮至今還保留着穿黑衣待嫁的獨特習俗。婚俗之日,新娘落閣上轎時,身穿黑白兩套衣服,黑外白內,俗稱金衣(黑)、銀衣(白)。等待着新郎接親隊伍的到來,拜完堂後,黑白兩套衣服壓在櫃底,待公婆去世時,穿上白衣為之送終;待自己壽終時,穿上黑白兩套衣服正寢。這同樣是因為東莞傳統婚嫁習俗是由中原搶婚演變而來,搶婚大多都是在晚上舉行,在晚上穿黑色衣服搶婚不容易被發現。據張儉東介紹,黑衣待嫁也與南北方文化性格的不同有關,他説,北方的文化性格是顯性的,張揚的,因此,結婚時,便是鋪天蓋地的紅色,極力彰顯喜慶的氣氛。南方的文化性格是隱性的,因此南方的婚禮便稍顯含蓄。

新娘出門時,腳不能落地,頭不能見天,必須以紅傘護送。按照現在的説法,結婚當天以新娘為最尊,因此她既不能被天上的神明見到,也不能被地下的鬼怪看到。清末民初之時,為新娘遮擋陽光的並不是紅傘而是黑傘,在更早的時期則是普通的油紙傘,紅傘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才流行起來的。

“哭嫁”曾是一種盛行的古老風俗
  在東莞某些鎮裏,還有更傳統的婚禮風俗,比如“哭嫁”,在鳳崗黃洞村就曾舉行過這樣一場古老的客家婚俗。聲勢浩大的迎親隊伍在嗩吶聲、鞭炮聲中出發,滿街都是送親或看熱鬧的村民。一句句“嗯哼……”的哭嫁聲飄出窗外, 吸引一羣村裏的小媳婦、大姑娘駐足聆聽、觀望。這個千百年承傳下來的風俗,原生態地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和生命本源。今日東莞的客家人雖然不再沿用這古老習俗,但傳統魅力仍在。

據熟悉史料的村民介紹,哭嫁是各地曾經風行的一種古老民俗,準新娘出嫁前三個月就要到當地女子學習婚俗禮儀的場所“妹間”開始練習“哭嫁歌”,歌曲的主要內容主要是辭別祖宗、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表達對親人和孃家的留戀。甚至還可以哭朋友哭家畜,只要她們想到的都可以哭。“哭嫁歌”只有曲調是統一的,一般是五字句、七字句結構為多,押韻上口,通俗明快,易於傳唱,具體歌詞沒有規定,可以任由新娘自由發揮。哭嫁這種習俗在古代掠奪婚姻盛行的遊牧社會中就已經產生。當一部落與另一部落、一民族與另一民族發生鬥爭時,戰勝者便掠奪戰敗者的個人財產,這時的女子因為已是男人的個人財產,所以很容易被擄掠過去。在被擄時,她們發出悽悲的哭聲,希望使人聽見,前去解救。這種因感被擄的痛苦而發出的求救的呼聲,便是後來一些婚歌的最原始形式。

  如今,文明時代的搶婚已經變為與最初搶婚不同性質的婚姻形式,在搶婚的餘韻中,人們更多的是把掠奪這種方式變成了娛樂的方式,這些做法都以增添婚禮的喜慶氣氛為目的。

  實際上,東莞的婚俗文化比較完整地保留了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婚姻形式,形成了繁瑣而豐富多彩的婚禮儀式,但也正是因為繁瑣,所以才顯示出儀式的莊重,“結婚可能是人們一輩子只經歷過一次的事,婚禮的繁瑣,也正是從一個個的環節、一個個的細節來逐漸使兒女建立起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感。”這才是傳承傳統婚俗的核心,正如張儉東所説,儀式可以簡化,精神卻不能忘。只是,現在許多結婚的男女都只知道婚禮的程序,卻並不知道這些程序背後的文化和精神。探尋婚姻的原初形態,傳承婚俗文化的精髓,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古代的婚姻聯絡人——媒妁
  在古代,“媒妁之言”是與“父母之命”相提並論的,媒人在傳統婚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長久以來,媒人是婚姻合乎道德的楔子,幾乎所有的婚姻都必須烙上媒人的標籤才能合情合理圓滿無缺,否則就是行為不軌。私奔、流浪、背井離鄉,有的戀人攜手遠走高飛雙宿雙棲,但終究躲不過指責和唾罵。媒人的上脣是男人,下脣是女人,一開口就是一個家庭,媒人心裏裝滿了七裏八鄉的姑娘小夥,裝着豬馬牛羊雞鴨鵝兔。

  媒,按照現在的解釋是媒介的意思,在我國古代媒則含有謀略的意思。所謂“媒人”“作媒”,即專指從中謀合,使兩姓之家結為兒女親家的人或事,媒人則逐漸成了介紹男女之間結成婚姻關係的人的代名詞,媒人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很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即已經出現,所謂“男女非有行媒不相問名 ”“男女無媒不交”“女無媒不嫁”“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等古訓和俗語就是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當媒人最重要的是“嘴上功夫”和“腳上功夫”。説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女雙方及其雙方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户對,在向雙方父母説明情況時必須力求準確地道明對方情況,同時又要儘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達到男娶女嫁、花好月圓的目的。做媒人還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為了防止雙方發生變故,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媒人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帶領男方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媒人的工作才告一段落。男女雙方成婚之後,如若生活幸福美滿,則媒人會得到兩家人的感謝,常來常往,引為故舊。如若男女雙方婚後常磕磕絆絆,終日不得安寧,往往會歸咎於媒人。

隨着信息時代的發展,人類交流手段的多樣化,電視、網絡、旅遊、求學等多種途徑中,現代青年男女相識的形式也日趨豐富。在“自由戀愛”風尚的趨勢下,他們自主表白、自主交往、自主談婚論嫁,這一切都使得媒人漸漸脱離了“説合雙方”“鋪路搭橋”的原始功能。媒人的原始作用漸漸被更加便捷的中介所代替,如:婚介所,各類相親網站,電視相親節目等各類媒介。

在生活節奏日漸加快的今天,很多傳統婚俗似乎已經被我們漸漸淡忘。我們的婚禮越來越追求簡潔,越來越崇尚個性,但是,人類內心對浪漫的渴望並沒有消退。林語堂説過:“下意識中,所有中國姑娘都夢想紅色婚禮裙子和喜轎,所有西方女子都憧憬婚紗和婚禮的鐘聲。”正是因為婚禮能夠讓人類從遠古時期繼承下來的相互追求的自然屬性合法化,人類也就一直對婚姻充滿期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