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苗族獨木龍舟節的歷史起源

來源:人人運程網 2.84W

每年五月份左右,苗族都會舉行獨木龍舟節,而這個節日曆史起源至今也無法考證,現已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接下來我們就從現有的資料記載,來了解一下獨木龍舟節的起源及其獨特之處有哪些。想知道的朋友,隨小編一起來瞧瞧吧!

揭祕苗族獨木龍舟節的歷史起源

  一、苗族獨木龍舟的歷史起源
  據民國《施秉縣誌》記載:“船用長木製成,首尾具備,施以彩色,盪漾波心蜿蜒有勢,頗足觀賞”。清光緒《苗疆聞見錄稿》曰:“其舟以整木刳成,長五、六丈,前安龍頭,後置鳳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橈激水,行走如飛。”清乾隆《鎮遠府志》記載:“苗人於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龍舟戲,形狀詭異,以大樹挖槽為舟,兩樹合併而成。舟極長,約四五丈,可載三四十人。”

  二、獨木龍舟的分佈區域
  獨木龍舟製作技藝,苗語稱為“掩星翁”或“掩星勇”,“掩”苗族稱為“做”或製作,“星”即船之意,“翁”稱之為“龍”,直譯“做”船或“製作船龍”,意譯為“做龍船”或“製作龍船”。主要分佈於施秉縣南部的清水江沿岸的苗族村寨(俗稱河邊苗),是清水江苗族最有代表性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其製作在境內平寨的把旺寨、竹子寨、寨膽、銅鼓村的鼓銅;江西街村的大沖;平地營村的平地營;冰洞村的冰洞、八梗;六合村的上、中、下寨。以及台江縣施洞沿江一帶。是目前清水江苗族一年一度獨木龍舟祭禮求雨最重要的硬件設施。

  龍舟結構
  龍舟古樸碩大,別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間一根獨木為母舟,直徑約70釐米,長約24米,兩邊各置一根直徑約50釐米,長約17米的子舟,平時舟身被放置在村口專門搭建的亭子裏,龍頭則放在村裏推選出的鼓主家,農曆5月20日至23日期間巫師會按傳統做法“起龍”,之後用竹篾將子舟和母舟並列紮成一排,裝上精雕細刻的五彩龍頭。

  三、規則
  由男人們把龍舟抬到水中,比賽當天,吃過中飯後,參加比賽的男人們清一色穿着家織的深紫色的亮布衣和藍色布褲,腰扎一條織鑲着銀泡的腰帶,頭戴黃色的插着三根銀片的馬尾斗笠,每條龍舟載三、四十人,母舟前方坐有四個人:第一個坐在龍舟與龍頭連接處,背朝前方,負責吶喊助威和靠岸撐船;第二個人是中年老人,背朝前方,負責鳴放銃炮,製造聲勢;第三個人是寨中德高望重的寨老,也就是鼓主,背朝前方,身穿白色長袍,外套一件黑色馬夾,頭戴一頂大寬邊帽,負責敲鼓。
  第四個是一個男扮女裝的10多歲的小孩坐着負責敲鑼,在男孩的是面還有一個小龍頭,捆綁一把黑傘為其遮蔭,其餘的水手分成兩排站立在兩隻子舟上,在水手中間放有一桶糯米飯,飯上供有一隻煮熟的鵝,有三位老人站在母舟的尾部,負責掌握龍舟的方向。

  四、獨特之處
  獨木龍舟原始古樸,有許多非同一般之處。
  外形特殊
  首先是龍舟的製造外形特殊。苗族獨木龍舟只用3根巨大杉木摳槽掏空製成,準確説最原始的應該是用3根獨木捆綁而成。中間的一根稱為母舟,長達20餘米,兩邊的兩根叫子舟,長度在15米左右,平時分開擱置,競渡前眾人抬下水後,用麻繩或竹蔑將兩隻子舟捆綁在母舟兩旁。龍頭用柳樹精心雕琢而成,高大且色彩斑爛,有龍眼、耳、鼻、舌、齒,嘴含珠,腮掛須。龍頸背部刻有鱗,裝飾着紅、黃、綠、白、青等多色彩繪。龍角是一對彎彎的大水牛角,典型的稻耕文化的產物,左右角上分別寫有“國泰民安”和“豐調雨順”。獨木龍舟的奇特還在於,有漂亮的龍頭,但沒有龍尾。

  划龍舟的方法
  也與眾不同。黔東南苗族獨木龍舟參賽者站着俯身劃。獨木龍舟的舟身最寬處不足1.5米,卻能承載40餘人。比賽時,參賽者穿戴着鮮明亮麗的民族服飾站在兩邊的子舟上劃,並敲鑼、打鼓、鳴炮,以壯聲威。在參賽途中,過激流險灘時需要用鐵皮包頭的長橈片戳底前行,像用蒿撐船般奮進。
  清水江苗族是在每年農曆5月23至27日舉行獨木龍舟競渡,幾乎是緊接着漢族端午節之後但又有明顯。最特殊的習俗,是節日最終以各村寨宗族相聚“吃龍肉”而告結束。

  小結:每年到了節日期間,都會有許多學者來探究獨木龍舟文化,因為它歷史悠久,僅有的文獻記載很少,只能從他們活動當天,走訪一些老人,從他們盤問中,獲取一些有價值信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