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鄂温克族歷史面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46W

鄂温克族是中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他們主要居住在中國的內蒙古和黑龍江兩個地區,鄂温克族人是從遊牧一直髮展到現在的定居的。每個民族都有屬於它的歷史,記載着他們祖先輝煌的過往與生活的寫照。現在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鄂温克族擁有怎樣的歷史吧!

揭開鄂温克族歷史面紗

一、族源
  鄂温克族族源由於資料較少,學術界説法不一。主要有室韋説及(革末)(革曷)安居骨部説。
  1983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鄂温克族簡史》認為,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
  據考古發掘,在色楞格河左岸上班斯克村對面的佛凡諾夫山上發現一個人體骨骼,其衣服上帶着數十個閃閃發光的貝殼制的圓環,圓環所在位置與鄂温克人胸前所戴串珠以及薩滿巫師的法衣上綴飾的貝殼圓環的位置完全一樣。此外,還發現受害人的一些白玉製的大圓環,與17至18世紀鄂温克人古代服裝上的圓環毫無差別。由此證明,最遲在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温克人的祖先已居住在貝加爾湖一帶。
  在鄂温克族的傳説中,認為他們的故鄉是勒拿河,勒拿河很寬,連啄木鳥也飛不過去。説勒拿河一帶有“拉穆”湖(即貝加爾湖),有八條大河流入湖中。湖的周圍有很高的山,鄂温克人的祖先是從“拉穆”湖周圍的高山上起源的。另一個傳説,説鄂温克人的故鄉是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

二、唐宋元時期
  北魏時期的室韋,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以及唐朝的鞠部,與鄂温克族的族源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也與中原王朝保持着往來關係。據史書載,北室韋、缽室韋以“射獵為務,食肉衣皮,鑿冰沒水中而網魚鼈”,用樺樹皮蓋屋,使用滑雪板,實行風葬等習俗,正是鄂温克族早期生活的寫照。唐朝在後貝加爾地區設立幽陵都督府管轄撥野古、鞠部。遼朝建立以後,其疆域北至外興安嶺,西北至貝加爾湖地區,曾設立室韋大王府和節度使節制這一廣大區域內的民眾,從而將鄂温克族先民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金朝的上京道蒲與路,轄境北達外興安嶺“火魯火疃”(溝城之意)謀克,其統治範圍已延伸到鄂温克族祖先的世居之地。
  元代史籍把居住在貝加爾湖以東、廣大黑龍江流域的鄂温克、鄂倫春、蒙古等族都稱作“林木中百姓”。他們以射獵為業,衣獸皮,住樺皮屋,飼養馴鹿,使用名叫“察納”的滑雪板往來於山林之中,處於原始的浦漁經濟時代。1207年,成吉思汗派長子朮赤征伐林木中的百姓。1235年,窩闊台汗在黑龍江上游地區設開元路、河寧路,以統轄林木中的百姓。

三、明清時期
  1480年,明軍佔領元朝的嶺北行省所在地和林,並在外貝加爾湖以及黑龍江流域先後設置卜魯丹河衞、乞塔河衞等衞所,管轄當地民眾。在明代的文獻中,鄂温克人被稱為“北山野人”或“野人女真”。
  明末清初的鄂温克族共分為三大部分:其一是居住於由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一帶的索倫部,這是鄂温克人當中人數最多的一部分。有杜拉爾、敖拉、墨爾迪勒、卜喇穆、塗克冬、納哈他等幾個大氏族。他們與達斡爾人雜居,在黑龍江中游北岸建立了不少木城和村屯,其酋長是博木博果爾。其二是索倫別部,是貝加爾湖以東赤塔河一帶的“使馬部”,又稱“喀木尼堪”(布里亞特蒙古人的稱呼,意思是內部非常團結的人)或“納米雅爾”或“那妹他”,共有舊納米雅爾、新納米雅爾、託空窩兒等15個氏族,其氏族首領有根特木爾等。其三是“使鹿部”,分佈於貝加爾湖以西,勒拿河支流威呂河和維提姆河一帶。共有12個大氏族,酋長是葉雷、舍爾特庫等。
  1633—1634年間,滿族統治者取代明朝對“索倫部”的統治。1635年又征服了貝加爾湖地區的“喀穆尼堪”;1639—1640年最後統一了貝加爾湖以東的索倫部地區。
  清朝將鄂温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職,每年向清朝納貢貂皮。17世紀中葉以後,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温克族遷到了大興安嶺地區嫩江流域居住。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温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駐守邊防。這部分人便是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17世紀中葉,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激起了鄂温克等各族人民的無比憤怒和堅決抵抗。1651年,沙俄匪徒侵佔黑龍江上游鄂温克族聚居區,鄂温克族人民奮起英勇反抗,他們用弓箭向火器犀利的沙俄侵略者展開了堅決的鬥爭。1664年,鄂温克族與當地蒙古族居民圍攻了盤踞在尼布楚的沙皇匪徒,沉重地打擊了沙俄侵略者。

四、近現代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中國東北地區。鄂温克族人民進行了英勇鬥爭。他們參加抗日聯軍,用各種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抗日戰爭勝利後,鄂温克族青年知識分子積極參加革命,各地羣眾參加中國領導的人民武裝,還參加了遼瀋戰役、解放西南的戰鬥。
  1957年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温克,1958年8月1日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