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的音樂,蒙古族的樂器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8.4K

不知道有沒有人真正的去了解過蒙古族呢?除了來自於他們祖先的蒙古騎兵,讓整個西方世界都為止顫抖的上帝之鞭的赫赫兇名之外,又有多少人知道蒙古族從古時候開始就是一個很浪漫,喜歡用音樂表達自己情感的民族呢?

尋找最美的音樂,蒙古族的樂器介紹

  長調民歌
  蒙古牧民在長期遊牧勞動中創造了長調民歌形式,用以抒發情感,表現遊牧生活。長期流傳過程中,長調民歌已形成完整的體系,包括草原牧歌、讚歌、思鄉曲、婚禮歌、情歌等不同歌曲種類。長調民歌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線多作波浪式進行,起伏跌宕,表現出天高地闊的草原自然環境。節奏悠長,腔多詞少。陳述性的語言節奏、抒情性的悠長節奏、裝飾性的“諾古拉”節奏巧妙組合,構成長調民歌的節奏律動。

好來寶
  好來寶,又作“好力寶”。是一種由一個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樂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語言進行“説唱”表演的曲藝形式。大約形成於公元十二世紀前後。“好來寶”的蒙古族語意為“連起來唱”或“串起來唱”。唱詞為四句一節,押頭韻。或四句一押韻,或兩句一押韻,也有幾十句唱詞一韻到底的情形。表演的節目,篇幅可長可短,藝人們往往即興現場編詞演唱。節目內容既可敍事、又可抒情,有讚頌,也有諷刺。修辭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排比、反覆等的運用十分普遍。從而使其表演具有風趣幽默,節奏明快,又酣暢淋漓的特點。世紀初葉以來,好來寶的表演方式出現多樣化,徒口表演的簡單形式稱為“雅布幹”;有樂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樂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來寶”,和多種樂器伴奏的“乃日勒好來寶”。“雅布幹”形式,也因表演者人數的不同而有一個人的單口表演,和兩個人的對口表演兩種形式。在節目內容上,也形成了敍事、嘲諷和讚頌三種類型。除表現本民族生活的節目如《燕丹公主》、《富饒的查幹湖》、《還是當藝人好》等等之外,漢族的歷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等內容也被好來寶藝人進行編演。

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漢語意思為“説書”,因採用蒙古語説唱,故又被稱作蒙古説書,是蒙古族的一種曲藝形式。蒙古族民間,稱只講故事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為“雅巴幹烏力格爾”,又稱“呼瑞烏力格爾”;用朝爾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朝仁烏力格爾”;用四胡伴奏説唱的烏力格爾,則為“胡仁烏力格爾”。朝仁烏力格爾在中國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蒙古族聚居地和蒙古國廣泛流傳;胡仁烏力格爾在我國遼寧省蒙古貞、吉林省郭爾羅斯和內蒙古科爾沁等地區的農村牧區羣眾中廣泛流傳。

馬頭琴
  在眾多樂器中,馬頭琴最受蒙古人推崇。馬頭琴是蒙古人獨有的傳統樂器,具有十分獨特的風格。傳統馬頭琴是個長約四尺,以木為杆,頂端雕刻一個馬頭,下端有一鏟形皮鼓,用馬尾系成兩條弦,再用馬尾做成一個弓弦,演奏時它能發出悠揚深沉的聲調。馬頭琴的演奏與其它拉絃樂器有所不同,它的弓弦不是夾在琴絃之間,而是琴絃外拉奏。

四胡
  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之一,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類。高音四胡音色明快、脆亮,多用於獨奏、重奏、合奏;中低音四胡音色渾厚、圓潤,擅長演奏抒情性樂曲,並主要為科爾沁民族説唱藝術烏力格爾和好來寶伴奏。它們在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蒙古族四胡代表性曲目有《趕路》、《八音》、《阿斯爾》(以上為大四胡)、《莫德列馬》、《彎彎曲曲的葡萄藤》、《荷英花》(以上為小四胡)等。蒙古族四胡文化積澱豐厚,表現力豐富,技藝自成一體,旋律悠揚、古樸,是從事半農半牧生產方式的蒙古族人民傑出的音樂創造,在蒙古族歷史學、文化學、民俗學、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元朝以後,四胡藝術廣泛流傳,曾一度風靡於內蒙古自治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和華北等漢族聚居地區,對漢族民間説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位於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市是目前四胡藝術最為繁盛的地區。

總結:總的來説,蒙古族獨特的民族樂器還是非常多的,這恰恰體現了蒙古族的音樂精神,也正是這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