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倉節吃什麼?填倉節的習俗與傳説

來源:人人運程網 9.19K

填倉節吃什麼?填倉節的習俗與傳説



問:填倉節吃什麼?
答:農曆正月二十五,這一天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填倉節。民俗專家説,傳統的填倉節體現了人們祈盼過上魚米滿倉,五穀豐登的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什麼是填倉節?
每年農曆的正月二十五,民間傳説是倉神的生日,稱為填倉節。填倉節,又稱“添倉節”或“天倉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宋代時就已有記載。正月二十被稱為小填倉,正月二十五稱為大填倉。嚴格來説,過完填倉節,整個春節才算完全結束了。

二、填倉節的習俗
填倉節吃乾飯、喝麪湯的習俗,就是民諺所説的:“天倉,天倉,小米乾飯雜麪湯。”香噴噴的小米飯,滑溜溜的雜麪湯。
在我國華北農村,流傳有這樣一句諺語:“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麪湯。”每年正月二十五,在一些地區農村有吃米飯、雜麪湯的習俗。所謂填倉,就是在正月二十五的黎明早起,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裏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並在裏邊放一些五穀雜糧。
在我國民間,還有的人家在填倉節這天熬鯽魚湯,有“犒勞愛吃魚的貓看護糧囤有功”之意。還有的人家在吃飯時,把自家養的雞全部散放到院中,讓他們飽餐囤中美食。在天津等一些地方,這一天,要吃餃子或合子,吃餃子為填倉,吃合子叫蓋倉,以期希望來年收成好,糧食填滿倉房。
民俗專家表示,填倉節源於何時很難考證,但這個節日充分體現出民間百姓祈盼過上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和樸素情感。

三、填倉節的傳説
填倉節是為了紀念一個倉官。倉官是誰?在民間有兩種傳説:

一説西漢淳于衍曾做過糧倉官,為人正直,遭人陷害,判死刑入獄,經女兒上訴赦免,後人為了紀念他,定正月二十五為天倉節。另一種傳説是,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樣徵收皇糧,弄得民間怨聲載道。看守李家糧倉的倉官,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毅然打開皇倉,救濟災民。他知道,這樣做是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於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了以後,就一把火把皇倉燒了,連同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一天正好是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放糧救災民的無名氏倉官,每到這一天,就用細炊灰在院內外打囤填倉,以示對倉官的懷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這樣,填倉節的習俗就世代流傳下來。

另一説填倉節又叫天穿節。宋代以前,以正月二十三為天穿節,相傳這一天為女媧補天日。在遠古時期,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洪水浩蕩,猛獸巨鷹橫行撲食難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這時被稱為人類始祖的女媧氏,採來五色彩石日夜冶煉,煉了七七四十九天後,正是正月廿五這一天,終於把破裂的天空修補好。女媧氏又斬斷巨龜的四條腿,用來支撐天的四方,並且殺了猛獸巨鷹,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樂業。為了紀念女媧氏,人們就在正月廿五這天吃烙餅、煎餅,並要用紅絲線系餅投在房屋頂上,謂之“補天穿”。蘇軾曾有:“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故正月廿五又稱為“天穿節”、“天倉節”。
關於這個節日,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節日時間有所不同,節俗也不一樣。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記載:“《拾遺記》曰,江東俗正月二十四日為天穿。……池陽以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餅投屋上,謂之補天。”又載“《荊楚歲時記》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為補天日,以紅絲縷系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蘇軾詩曰:“一枚煎餅補天穿。”説明這個節日由來已久。

填倉節吃什麼?填倉節的習俗與傳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