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寺廟建築構造詳解

來源:人人運程網 2.54W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婚事是一場盛大的政治婚姻,文成公主帶去了很多中原的科技技術,也帶去了信仰的力量,自此之後,藏族佛教一時風行無二,當然了佛教的風行,當然少不了寺廟,下面佛教大全就介紹一下藏地寺廟的建築風格。

西藏寺廟建築構造詳解

西藏隨着佛教的傳播,寺院建築迅速發展了起來,併成為西藏古建築的主體。由於社會的大量財力、物力耗費在寺院建築上,因而這些建築也最能反映出藏族建築所取得的成就。史籍記載,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建大、小昭經堂和108座神殿,這些宗教建築還不能稱其為寺廟,公元779年赤松德贊建成桑耶寺,正式剃度僧人,標誌着西藏第一座寺廟誕生。

  公元10-13世紀經過滅佛打擊的佛教在西藏土地上再興,託林、薩迦、粗布等大寺相繼出現。公元1409年黃教格魯派首建甘丹寺和十五世紀哲蚌寺、色拉寺、扎西倫布寺的相繼建成,反映出寺院建築進入了全盛時代。當時的西藏已是寺院林立,氾濫成災。據《聖武記》記載,雍正十一年上報理藩院的黃教寺院數字達3477座,喇嘛31.6萬餘人。甘肅南部的卓尼縣,就擁有大小寺院108座。而花、白、紅等其它教派的寺院大約也有相類似的數量。寺院的膨脹發展,使得藏族社會陷入了畸形狀態,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西藏寺院一般都很龐大,如哲蚌寺座落在拉薩西郊格培山腰上,建築連綿起伏,鱗次櫛比,層樓疊閣,蔚為壯觀,儼如一座山城。這些大小不一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動場所,又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財富的集中地。由於寺院在藏族社會中所佔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建築上具備許多特點。

  1、寺廟要進行很多宗教活動,而修習經論仍是一項主要活動。一座寺廟,類似一所佛教大學。哲蚌寺內有教學、教儀、教務、雜務四大部分,下設三所顯宗學院,一所密宗學院。這些經學院,藏語稱扎倉,隸屬於寺廟最高管理機構"機康"。扎倉建築由經堂、佛殿和前院組成,並附設供應喇嘛飲食茶水的大灶房和辯論經典的辯經場。

  扎倉下面,設若干個康村,康村是寺廟的基層學經僧團,其建築稱扎夏,由僧舍、廚房、小經堂、內院辨經場、各種庫房組成。建築一般為回字形內院式,層高以三至四層居多,有的高達五至六層。寺廟一級的大殿,稱措欽,即大集會殿的意思,其形制與扎倉相同,機康均設在二層。哲蚌寺措欽大殿的經堂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可容納萬餘僧人誦經。

  2、寺院除了修習經論之外,還要進行語言、文字、詩歌、醫藥、天文、歷算教育,寺廟壟斷了藏族社會的文化事業。甘肅拉卜楞寺的"丁科扎倉",是專修天文的,"曼巴扎倉",是修習醫藥的。西藏山南敏珠林寺,也是以修醫藥為主的。這些建築與一般扎倉大同小異,其它如印刷、出版、佛像佛器製造亦控制在寺廟手中,許多寺廟擁有專門作坊,如四川德格寺廟裏設有很大的印經院。

  布達拉宮山下城堡裏建有兩座印經院和一座佛像佛器製造作坊。日喀則的納唐寺,為藏族地區三大印經院之一,裏面珍藏有納唐版大藏經一套和豐富的藏文印版。薩迦寺藏有印版二千餘塊,大經堂內擁有佛教經典、歷史、醫藥、哲學、戲劇、詩歌、歷算、名人傳記等史籍上萬部。有些寺廟,如拉卜楞寺還設有類似圖書館的藏經樓。

  3、很多寺廟帶有行政職能的性質。西藏寺廟有獨立的經濟,佔有莊園,一座寺廟也就是一個經濟實體。哲蚌寺佔有莊園185個,耕地面積5.1萬餘畝,牧場300處以上,農、牧奴兩萬餘人。全藏的40%的耕地歸寺廟所有。這樣,寺廟除了參加地方政權之外,還要統治本寺的轄地。

  如扎什倫布寺的班禪"拉章"負責管理班禪轄區二十一個宗、六個卡、十餘萬農奴。班禪"拉章",有行政權和司法權。"拉章"建築在措欽大殿的後面,高四層,內設"益倉"、桑加列空和各莊園管理機關。班禪日光宮位於建築的最高處,內有卧室、經堂、佛殿和輔助用房。昌都強巴林寺的帕巴拉呼圖克圖"拉章",管轄五十八個屬寺和五個宗、7600餘户屬民。哲蚌寺的噶丹頗章也屬於這類性質的建築,因此,寺廟中的"拉章"建築十分重要,隨着活佛地位的不同,權限也不一樣。但即便是地位較低的"拉章"也有管轄自己封地屬民的職能。

  西藏寺院,就是根據上述各類建築進行佈置的,一般以措欽、扎倉為組合中心,建築羣佈局靈活、自由。措欽大殿既是整個寺廟活動中心,也是建築羣藝術構圖中心。佛教的教義、戒律、思想,對建築羣的總體佈局或殿堂內部設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殿堂內部通過帷幕、色彩的處理造成光怪陸離的神祕氣氛,殿堂內部一般都很幽暗,而佛像則十分光亮,以表現"舉世渾暗,唯有佛光"的思想。

總結:很多時候宗教不僅僅是靈魂的歸處,它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文明的傳承,所以人們都喜歡去看看不一樣的宗教建築,來淨化心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