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贛劇

來源:人人運程網 9.08K

贛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一個兼容了多種聲腔和曲調的漢族戲曲劇種,它是使用贛語來進行表演,最初起源於弋陽腔,是古老最着名的四大聲腔之一。贛劇的歷史非常悠久,宋、元之後開始在我國東南部傳播。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贛劇是一個兼唱高腔、亂彈、崑腔及其它曲調的多聲腔的漢族戲曲劇種。所用方言為贛語。其起源和前身為弋陽腔,為着名的古代四大聲腔之一。弋陽腔饒河班、信河班兩大流派1950年相合,隨後進入省會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贛劇團,弋陽腔於是更名為贛劇。贛劇的彈腔,以二黃、西皮為主,其它還包括秦腔、高撥子、浙調、浦江調和文南詞諸腔,其中優美動聽的文南詞腔調尤受羣眾的歡迎。解放後,贛劇藝術進行改革,整理、改編演出了《梁祝姻緣》、《還魂記》、《竇娥冤》等優秀傳統劇目。贛劇的發展對對京劇、川劇、湘劇、秦腔等44個劇種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中國戲曲大全之贛劇

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贛劇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宋、元以後,南戲開始流傳於我國東南諸省。贛東北地區的饒州、廣信兩府,曾歸江浙行省管轄,明代洪武初年劃入江西省。由於交通方便和貿易往來,南戲隨之傳入廣信府的弋陽縣。當時,在弋陽縣落腳的南戲,是專演《目連救母》戲文的。這種戲文,因為受到當地宗教思想的影響,逐漸發生一些變化,從而形成一種具有江西特點的南戲,被人稱為“弋陽腔”,與江浙地區的其他南戲聲腔,並駕齊驅。明代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祝允明《猥談》在對南戲聲腔的評述中,就提到了江西的弋陽腔,作為贛劇的主要聲腔,弋陽腔是最為古老的。

表演形式
  贛劇是江西省的漢族贛語戲曲劇種之一,發端於明代的弋陽腔,起源於贛東北地區。明、清兩代,以唱高腔為主,後來融合崑曲、亂彈腔諸腔於一體;贛劇的前身饒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亂彈腔為主。其中饒河班以景德鎮、鄱陽、樂平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劇目,藝術風格也比較古樸、粗獷;信河班則是以貴溪、玉山為中心,沒有高腔,它的亂彈唱腔則相比較而言較為婉轉流利,舊時也統一稱作“江西班”。1950年時,合併饒河、信河兩個分支,正式更名為贛劇。

風格特點
  弋陽腔的唱腔結構、伴奏及行當與餘姚腔、崑山腔、海鹽腔基本一樣。據清·李調元的《劇話》:"弋腔始弋陽,即今'高腔'"。由此可知,弋陽腔又通稱為高腔。弋陽腔又有徒歌、幫腔、滾調等演唱形式,配以鑼鼓,氣氛熱烈,它的粗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點,深受廣大勞動羣眾的歡迎。

弋陽腔的曲牌,來源於兩個方面:出自南戲的曲牌有[鷓鴣天]、[皂羅袍]、[泣顏回]、[駐雲飛]、[香羅帶]、[紅衲襖]、[山坡羊]、[步步嬌]等;出自北曲的有[新水令]、[端正好]、[點絳脣]、[寄生草]、[朝天子]、[醉太平]、[快活林]、[清江引]等。它們雖為套曲,但可隨心入腔。

弋陽腔的角色分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結構最初採用曲牌聯套體,演出時僅輔以鑼鼓而不用管絃伴奏,演員一人演唱,數人接腔,形成極富特點的"徒歌、幫腔"演唱方式,明代中葉又發展出打破曲牌聯套體制的滾調,進一步增強了聲腔音樂的戲劇性和表現力。在廣泛流播的過程中,弋陽腔繁衍出多種變體,由此形成高腔體系,對南北各地的四十幾個聲腔劇種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了中國漢族民間戲曲的發展進程。

弋陽腔顯着特色是"一唱眾和",以打擊樂和絲、竹、弦、管等樂器配樂伴奏,唱腔可塑性大、聲調高亢,既具南方温柔敦厚之雅韻,又兼北方慷慨激昂之氣質。

弋陽腔劇目分連台大戲和傳奇本兩大類,前者包括《三國傳》、《水滸傳》、《岳飛傳》、《目連傳》、《封神傳》等,後者包括《青梅會》、《古城會》、《定天山》、《金貂記》、《珍珠記》、《賣水記》等。

贛劇的表演風格古樸厚實,親切逼真。口白以中州韻為基礎。行當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稱為“九角頭”。贛劇的腔調計有[高腔]、[二凡]、[西皮]、[文南詞]、[秦腔]、[老撥子]、[浙調]、[浦江調]、[崑曲]、[梆子]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