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大平調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1W

大平調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聲腔隸屬於梆子腔系統,流行地區主要是以曹州為中心,號稱流行五省八州。大平調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後來遭到了毀壞。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不妨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大平調是流傳於中原五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聲腔屬於梆子腔系統,流行地區以曹州(今菏澤市)為中心,跨冀、魯、豫、蘇、皖越五省邊緣地帶,西到鄭州、陳州(今淮陽),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東到濟寧、兗州,號稱流行五省八州。由於它的定弦、唱腔都比號稱高調的山東梆子、定名反調的橫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稱為平調。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長50釐米、5斤多重,當地觀眾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稱為大梆戲、大油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通稱為大平調。大平調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有着很大影響,逐漸形成三個支派,即東路平調、西路平調和河東平調。

中國戲曲大全之大平調

藝術特色
  大平調唱腔音樂屬於梆子腔系統,為板式變化體,在音樂板式結構上與山東梆子和豫劇多有相同之處,但是在藝術風格上遠比豫劇更加粗獷,較有山東地方特點,尤其是東路調。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發聲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頭釘等板式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主要伴奏樂器有大弦、二絃、三絃、大梆、大號等。在大平調的腳色行當中,黑臉和紅臉居於主要地位,形成劇種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氣勢恢弘,場面宏大,唱做念打併重,粗獷豪放,剛中帶柔。

由於平調歷史悠久,它的板腔體的唱腔風格獨特,音樂曲牌雄厚。現存曲牌有“水上漂”、“滾龍珠”等130多個;傳統笛牌有“爬山虎”、“紫金盃”等30多個;唱腔板頭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正板、倒三撥、一串鈴等30多個。在唱法上用真聲吐字,假聲行腔,甩腔時翻高八度,後音掛“謳”,聲激音揚,極富韻味。

發展歷程
  大平調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

明清以來,在黃河南北有大小十幾個大平調班社,清道光中期(約1830年左右)菏澤縣成立了"雙盛社",隨後又有東明縣東明集的"發深班"、曹縣的"袁豁子班",菏澤縣龍寶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調班社。這些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後培養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如花臉嶽秀海、張金臣、旦角郭文榮、小生張合義、黑臉張文祥、紅臉郭盛高、彭盛江等。

“大油梆”有近500年的發展歷程,在山東紮根,成為獨立劇種也有二百來年了。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平調、高調(山東梆子)、越調都曾流行於河南。當時的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到了1870年以後,一些原來唱高調梆子的演員也改唱平調,有的高調、平調合班演出。

平調流行的地區是比較廣的,歷史上有“平調的‘揚腔’和‘謳嗓’,五省八州唱得響”之説。所謂“五省”,是指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八州”指的是西至鄭州、陳州;南至徐州、亳州;北達大名、磁州;東抵濟寧、兗州。特別在魯西南,平調和山東梆子一樣,都是觀眾熟知的大戲,本文開頭説的“四大扇、兩杆號,一聽就是大平調”,就是觀眾流傳的農諺。原來平調的樂器中有兩對大鐃和大鈸,直徑有一尺多長,羣眾叫它“四大扇”,“兩杆號”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號”。觀眾對平調的主演、名角也頗熟悉。比如早年藝名傳斗的花旦演員陳貴欣、藝名金豆子的小生演員沈金貴、藝名麻年兒的紅臉演員姬天榮等,觀眾提起來都伸大拇指。

在近代的演員中,人稱“花臉五”的張全臣,演活了《滾鼓山》中的張飛。曾受戲劇家田漢推崇的“花臉虎”申德高,享有“活敬德”的美譽,新中國誕生的幾十年中,培養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員。第二代來説有着名的平調錶演藝術家郭盛高,濮陽市南樂縣人,着名大平調演員翟德貴得意門生,一九四九年平原省成立後,調入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任主演,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銷,菏澤、聊城、湖西三行政專區劃給山東,一九六三年三月東明劃給山東,郭盛高任東明大平調劇團團長,專攻紅臉這一行。他的得意門生何西良當屬第三代優秀演員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