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嶽西高腔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7W

嶽西高腔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徽省地區的一個古老稀有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古青陽腔的遺脈,至今已有400多年。嶽西高腔融合了境內的民間燈會還有當地的民俗文化,形成的一個新的戲曲劇種。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嶽西高腔屬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地方古稀有劇種,是明萬曆年間風靡全國的古青陽腔遺脈,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史載,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將青陽腔傳入嶽西,由鄉士集中在私塾教習高腔,並組班結社,活躍於民眾之中。至清光緒年間,青陽腔全面融入境內各民間燈會,與本土民俗文化相結合,孕育成嶽西高腔。

中國戲曲大全之嶽西高腔

嶽西高腔的戲曲文學、戲曲音樂、表演藝術及其基本活動形式自成體系,“唱、幫、打”渾然一體,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不協管絃,風格獨特。劇目分為“喜曲”和“正戲”兩大類,其最大特徵是繼承了"滾調"藝術並發展成"暢滾"。嶽西高腔的音樂體制基本屬曲牌聯套體,藝人以獨有的"箍點"標記指導唱腔,傳承藝業。角色分為正生、正旦、小生、小旦、淨、醜、末、夫、外、雜10行角色,扮演劇中人物,基本沿用青陽腔的行當角色體制。

嶽西高腔現在仍保留着250多出高腔劇目和100多出唱腔錄音。《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等書中保留着大量關於嶽西高腔的藝術音樂資料。它對戲劇學、音樂學、民俗學、文化學和社會學有突出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價值,在中國戲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戲曲專家稱為戲曲史上的“活化石”。

劇種簡史
  嶽西高腔,原稱高腔。高腔是戲曲一個聲腔系統的總稱,除嶽西高腔外,還有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而這些高腔與嶽西高腔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嶽西高腔是明代中葉風靡全國的青陽腔傳入嶽西后,與當地民俗、民間活動結合而成的。安徽籍着名作曲家于光遠説:嶽西高腔延續了青陽腔的演唱形式,即“圍鼓坐唱”,唱腔的基本結構是腔、滾結合。嶽西高腔是單一聲腔劇種,獨居山林幾百年,始終沿襲傳統演唱風格,保持古風古韻。

傳入
  嶽西高腔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嶽西被發現,1957年由文化部定名。它是曾於明代中葉風靡全國的青陽腔的遺脈。青陽腔不斷豐富、發展和壯大,至萬曆年間(1573-1620年)已紅遍天下,與中國南戲四大聲腔之崑山腔並駕齊驅,時人呼之為“時調青昆”。其時南北書商也爭相刊刻青陽腔劇本集,並譽之為“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與池州府僅一江之隔的安慶府人文環境相同,民間習俗相近,有着肥沃的戲曲土壤,勢所必然地較早成為青陽腔的流佈之區。其時,在安慶府平原地區各嶽西縣鄉村、民間燈會、鄉間民俗活動及鄉土文人中都有青陽腔的演唱活動。

嶽西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為皖河源頭,於1936年始建嶽西縣,析潛山(北鄉)、太湖(北鄉)、舒城(西鄉)、霍山(南鄉)四嶽西縣各一部組成。境內山高嶺大,交通不便,處在較封閉的狀態。據考查:嶽西最早傳入高腔的是原“潛北”地區,區內有潛水自山裏穿潛、懷兩嶽西縣注入長江,昔日為山區對外文化、經貿交流的主要通道。“水路即戲路”,明末清初之際,潛水上游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職、求學、行醫、經商的文化人,頻繁往來出入於皖河流域的安慶、石牌等高腔盛行之區。出於自身對高腔藝術的愛好和家鄉民俗、社會文化生活的需求,漸將高腔傳進山區。

藝術特色
  嶽西高腔與其他劇種不同的是,它不僅僅是“台上之戲”、“書中之曲”,而且是與嶽西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是羣眾的“生活之曲”,“身邊之戲”。

嶽西高腔劇目的最大特點,便是大量運用“滾調“。它將傳統曲牌結構破開,在曲詞的曲前、曲中、曲尾、曲外,自由地增加不拘韻律、句式、字數的唱詞和説白。從音樂方面看,嶽西高腔具有聲調高鋭、人聲幫和、以鑼鼓伴奏的特點。

嶽西高腔的另一大特色是演唱與民風民俗融為一體,特定的場合必須唱特定的“專題劇目“。如壽戲要唱《慶壽》、《討壽》、《上朝》等。賀新屋要唱《觀門樓》、《修造》、《賀屋》等。部分演出還有一定的儀式和程序,形成固定的“戲俗“。比如“鬧繡“用於“鬧新房“,先在大門外唱《觀門樓》,進大門後過中廳時唱《過府》,至堂軒落座時唱《坐場》,用過茶煙稍事休息後再進新房。少則十幾出,多則幾十出,常通宵達旦,盡興方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