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瀕臨消失的撫州採茶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2W

撫州採茶戲是中國戲曲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撫州當地的特色,由當地文化演化而成。撫州採茶戲是由茶燈戲演發而來的,採用地方方言曲調,富有民間的味道,聞所見之事,人口基礎廣泛,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影響了周邊地區。下面來了解下瀕臨消失的撫州採茶戲吧!

追尋瀕臨消失的撫州採茶戲

  撫州採茶戲是江西臨川傳統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採用撫州贛語説唱。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採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脱離燈採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台戲和單台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鑑條件。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台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絃、笛子、嗩吶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採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採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採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絃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採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台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在以往的每年八月,撫州地區各個村落如舉行“修譜”、上樑、迎神、廟會等活動,都會請上撫州採茶戲的戲班來村裏唱上三天三天乃至七天七夜不等,那個時候,十里八鄉的人都或走路或騎着自行車三三兩兩了的自備板凳湧上戲台前觀看到散場,人擠人。好不熱鬧。

但是隨着農村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八零後九零後成為主流,慢慢的,戲曲已經無法吸引觀眾,八卦君有幸在八月參加幾次農村的文化活動,雖然這些村莊也邀請戲班來唱戲,但是吸引的觀眾都是三三兩兩的老人,而低俗的歌舞團確吸引了一大批的人前來觀看!這導致之後的村莊直接請歌舞團而拒絕撫州傳統戲劇--採茶戲。

捫心自問,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多少人喜愛看戲聽戲?全部都是追尋流行歌曲去了,但是流行歌曲是一種文化嗎?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東西,就像當年我們喜歡的‘東南西北風’、犯錯、等等現在喜歡這些歌的人是否還依舊喜歡?恐怕已經“移情別戀”了吧

但是,採茶戲喜愛的人,卻一直都在喜愛,就如八卦君的奶奶幾十年了,可以百看不厭的《毛洪記》、《打豬草》、《謀郎記》等等。

撫州採茶戲會就此沒落下去嗎,還不知道,希望有人傳承下去,讓文化永不消失,繼續出現在我們的事業中,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向古老劇種表示敬意,表演傳統又能展示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