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茶戲的由來 戲曲文化的交融

來源:人人運程網 4.49K

採茶戲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充分表達了當地的民土風情。採茶戲由採茶歌,採茶燈發展而來,所以我們又叫它茶燈戲,燈子戲。採茶戲的語言是當地的客家方言,採茶戲載歌載舞,語言豐富多彩,享有口頭文學的稱譽。採茶戲傳統節目眾多,在全國都是非常著名的。下面來一起了解下中國戲曲文化的發展吧!

採茶戲的由來 戲曲文化的交融

  從唱採茶歌發展為採茶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採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綵行列,成為"採茶燈","採茶燈"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醜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着"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為《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採茶戲的雛型了。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湧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由二旦一醜或一旦一醜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絃伴奏,便統名為"採茶戲"。

採茶戲由民間的歌舞發展而來,帶有濃厚的勞動氣息跟淳樸的生活,深受人民的喜愛,各個地方的風格都不一樣。演出節目生動的反應了人們的現實生活,表現出鮮明的特點,造就了多位著名演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