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慶特色小吃的資料大全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1W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是不是嘴巴也停不下來了呢?不吃飽咱哪有力氣減肥啊,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好吃好玩的地方,重慶的小吃種類很多,最主要的事味道是真的很地道很美味,你信不信你吃完還想吃,這是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啊。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中國小吃文化之重慶小吃go go go。

關於重慶特色小吃的資料大全

  重慶特色小吃:

1、麻辣燙
據説,麻辣燙起源於長江之濱,最初的時候,是船工和縴夫創造了麻辣燙的吃法。從四川宜賓到三峽內的巫山,這一帶由於水流湍急,縴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風景,他們在拉縴之餘,在江邊拾上幾塊石頭,支起瓦罐,舀幾瓢江水,擼上把乾柴生火,在罐里加入蔬菜,沒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涮燙食之,吃後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驅寒、祛濕;製作方便的煮食習俗便在江邊沿襲。這就是麻辣燙的起源。其實麻辣燙現在重慶已不多,主要因為重慶有名滿天下的火鍋。

2、酸辣粉
酸辣粉是重慶鄉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小吃,由於價廉物美,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酸辣粉主要採用紅薯粉加工而成,分為兩種:一種為“水粉”,即用紅薯澱粉自己調配而成的;另一種為“乾粉”,即加工成粉條裝的“乾粉條”.由於乾粉條製作的酸辣粉較為簡易方便,全國大都使用“乾粉”的製作方式。其中八一路好吃街的好又來酸辣粉最為有名。

3、擔擔麪
“擔擔麪”是重慶的風味小吃,據説擔擔麪的歷史已有150多年了。過去重慶有賣麻辣小面的小販,肩挑一副擔子,敲着竹梆沿街叫賣,擔子的一頭是火爐和方鍋,方鍋分為兩格,一格煮麪,一格熬有鮮湯。另一頭裝有面條、佐料、碗筷。人們把這種挑擔敲梆沿街叫賣的麪條稱為“擔擔麪”.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重慶城裏擔擔麪挑子就有上百副之多。“正東擔擔麪店”創辦於1950年,最初在保安路擺一副擔子專賣麻辣小面,掛牌“正東擔擔麪”,這擔擔麪製作精巧,捨得放佐料,一時間從眾多的擔擔麪中脱穎而出,為大眾所喜愛。1953年攤主租下一門面設店,以擔擔麪為主,兼賣紅油水餃、金鈎抄手、油燃面等,仍以“正東擔擔麪”為店招。“正東擔擔麪”的擔擔麪多次被評為重慶風味小吃、重慶名小吃。在2000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正東擔擔麪”從街頭面攤發展成為一着名老字號品牌,其成功的祕訣在於:做工精細,調味地道,第一、麪條精細均勻軟硬適度;第二、十餘種佐料都是精選的特色產品,吃起來微辣,味厚,香鮮滑爽。正東擔擔麪店不僅擔擔麪有名,它的紅油水餃、金鈎抄手、油燃面也相當精彩,多次被評為“重慶名小吃”

4、毛血旺
特色:營養成分:鴨血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銅、鈣等。風味特點:麻辣鮮香,汁濃味足。主要功效:鴨血有補血和清熱解毒作用,並有預防和緩解缺鐵性貧血的效果。

5、陳麻花
特色:規格:每絞長10釐米,股條絞得均勻,美觀,每絞絞花五旋,扭頭整齊,每絞25克。色澤:鵝黃色。組織:鬆酥,無粘連硬結現象。口味:鬆酥脆,突出味精鮮香味,鹹度適中。

6、老麻抄手
  老麻品牌起源於涪陵區,創始於2003年8月,創始人田川。在短短一年時間裏分店遍佈直轄市。秀山、酉陽、黔江、彭水、武隆、石柱、豐都、萬縣、長壽、南川等區縣。老麻抄手分為清湯、微微麻、微麻、中麻、老麻及特麻6種味道,加上店家用香濃的骨頭湯和雞湯混合冒抄手,抄手吃完的同時湯也會一滴不剩。

7、怪味胡豆
產品原創於1958年的重慶市北碚區,現已成為重慶傳統名特食品之一,主要生產廠家達30餘家,年產銷量在12000噸以上,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喜愛,並已遠銷到了東南亞、北美等國家和地區。

8、口水雞
口水雞!一聽這名就口水直咽。而印象最深的是口水雞檔口案台上那一堆調料罐,一個挨一個擺得滿滿的,買上一隻或半隻白煮好的雞,斬好後就是一通的調料淋上去,那香味頓時鑽入你的鼻中,刺激你的味覺,口水呀,它就是止不住……

9、泡椒鳳爪
泡椒鳳爪是重慶的着名的小吃之一,起口味酸辣,而且做法簡單,可以當零食也可以當做涼菜食用

10、“水上漂”豆花
在重慶千年古鎮洛磧,就有一道美味菜餚---“水上漂”豆花。洛磧鎮有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明清時代,洛磧商埠、航運興起,成為重慶沿江而下通往三峽的重要門户,道教、佛教文化非常興旺。據當地老人講,當時的洛磧是重慶最大的碼頭之一,從現存的街道一直到江邊長約數百米,商鋪、旅店、茶館、飯館林立,車水馬龍。小小的洛磧境內有地王宮、女王宮、南華宮、龍伏寺等9座道觀和18座寺廟,俗稱“九宮十八廟”,在清中期與鬼城豐都齊名。有着如此豐厚歷史文化底藴的古鎮,能“出產”這麼一道有味道的菜就不足為奇了。我們常見的豆花是在鍋裏點制,而“水上漂”是直接在瓷碗點制。師傅舀出一碗香濃熱乎的鮮豆漿,再把一小勺窖水輕輕地點進豆漿裏,一眨眼功夫,就飄出一碗極嫩極香甜的嫩豆花。那團豆花就那樣懶洋洋地半漂半卧在土瓷碗裏,軟軟地飄出陣陣熱氣,因而稱為“水上漂”.“水上漂”好吃,但想把這一夾就散的嫩豆花吃到嘴裏,卻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因為豆花點得極嫩,筷子稍微一用力,就全散掉了,所以性急的人是體會不到“水上漂”的美妙的。洛磧人多以豆花飯當早餐,熟能生巧,無論男女老少,個個練就純熟的“筷”上功夫。夾豆花時,先用筷子把一小團豆花攏到碗邊,然後順着碗壁把豆花推到碗沿,再側起筷子輕輕地壓壓豆花,把多餘的水分擠掉。最後,把筷子放平,輕輕一抬,一團豆花就軟軟地卧在筷子上。這時,再把豆花放進調料碗碟裏,蘸上麻辣鮮香的調料,放進嘴裏,再來一口香軟的米飯,一股暖意立刻盪漾於全身。豆花入口即化,有淡淡的甜味和濃濃的豆香,再加上各式調料在嘴裏纏繞糾結,便是一場聲色皆茂的舌尖盛宴。

11、合川桃片
特色:規格:切面光整,厚薄均勻,長方形片狀,長9.2釐米、寬3釐米。每公斤440片以上。色澤;玉白色,有光澤。組織:綿軟俐片,散得開,卷得起,不粘結,不脱桃仁,無糖子、雜質。口味:香甜滋潤,有桃仁、玫瑰香,回味清香。

12、梁平張鴨子
解放前,張鴨子張興海隨其義父張良俊在萬縣太白巖設店賣燒臘。新中國成立初期,張興海來到梁山縣(現梁平縣)西中街賣燒臘。他一邊繼承義父的滷製技術,一邊進行滷鴨料方及技術的研究。經過反覆試製,在1953年7月研製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滷烤鴨。當時,張興海每天守攤賣鴨子到晚上10點多鐘,第二天早上四五點鐘又到農貿市場買鴨子,但每天僅能賣幾隻滷鴨。1976年2月,張興海搬遷到梁山鎮大河壩街道三一八國道路邊,建起了小作坊,擴大了經營規模。同年8月,他把滷鴨料方由原來的28味名貴藥材增加到36味,研製出具有巴渝特色的滷烤鴨,成為地方名特小吃。1992年6月,張興海在大河壩街道138號租賃門面,建起滷鴨作坊和經營小店;隨後,又在梁山鎮西城路422號擴大生產加工滷鴨場地和餐飲經營面積,火爆梁平和周邊區縣,創立了張鴨子品牌。1996年,張興海將滷製研製技藝傳給孫女張恆瓊和孫女婿劉昌仁。在西南大學食品科學院的專家指導下,劉昌仁大膽探索滷製鴨子工藝,使滷製鴨子藥材達到48味,同時運用現代科技和專用設備,開發出精裝禮盒鴨、精裝禮袋鴨和散裝產品等9個品種的鴨菜品,被國家工商局註冊為“大河牌”張鴨子和“大河張”鴨子,被中華名吃博覽會組委會評為“中華名吃”和重慶綠色產品博覽會組委會“金獎”等20多項榮譽稱號。2004年5月,劉昌仁投資2000多萬元在重慶主城南濱路開起了梁平張鴨子酒樓,營業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生意火爆,解決了200餘人就業。

13、萬州烤魚
烤魚起源於長江三峽庫區的萬州,在很多年前,泱泱的長江水上,不計其數的縴夫以船為家,自然一日三餐都在船上煮炊,靠水吃水,長江水養育的魚兒,自然就成了縴夫們的美味。據説當初長江上游萬州縴夫烤魚的方法非常簡單,只用柴火、鐵叉、油、鹽即可

14、萬州羊肉格格
有很多山民養殖山羊,有一道菜叫羊肉格格,很多食客以為帶“格格”兩字必然是皇宮裏的菜,其實它是當地的一種叫法。這道菜很有特點,乃是用辣椒渣混和其他主料蒸出來的。這是區別於紅燜羊肉,涮羊肉之外的另一種獨特吃法,香辣適口,回味悠長,醇和厚道,肉質鮮而不膩,嫩而不羶。

15、辣子雞
大約12年前,重慶歌樂山三百梯一家路邊小店,推出了以麻辣為主的辣子雞。此菜用料特別講究,主料一定選用家養土仔公雞現殺現烹,以保持鮮嫩肥美,輔料非川產上等辣椒、川產茂汶大紅袍花椒不用,這樣烹出的菜品,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麻辣酥香,鮮嫩化渣。別看説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考驗廚師的功力,尤其是對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雞必須色澤鮮豔,與辣椒交相輝映、不能發黑,雞塊必須入口酥脆、帶有幹辣椒過油的清香,甜鹹適口。火候非常難掌握,可以説是“多一分則焦,少一分則不熟”大盤盛菜,辣椒多於雞肉,食客在滿盤紅亮的辣椒中輕挑慢選,尋找雞丁是它的突出特徵,回味悠長而使食客津津樂道。辣子雞是重慶菜中的大哥大。辣子雞問世,帶出一大批菜餚、形成的辣子系列菜,如:辣子田螺、辣子肥腸、辣子蹄花、辣子魚丁、辣子竹蝦

16、魔芋燒鴨
魔芋燒鴨是由魔芋與鴨子燒製而成。成菜色澤紅亮,魔芋酥軟細膩,鴨肉肥酥,滋味鹹中帶鮮,辣而有香。魔芋,因其有毒,須先以石灰水浸煮後方可食用。製毒而後成美食原料,是川渝人對中國食品的一大貢獻。而將其製成魔芋燒鴨,則是魔芋菜中的精品。

17、酸蘿蔔老鴨湯
重慶酸蘿蔔老鴨湯鮮美可口,湯色澄亮,據説還可以去秋燥的,也能算得上是一道應景的家常菜了。這道菜做法簡單,但是選材不能馬虎。老鴨湯當然得選老鴨子,這樣比較容易去掉鴨腥味兒,一般選用的是鴨齡一年以上的;酸蘿蔔也有講究,酸蘿蔔的數量視鴨子大小而定,蘿蔔大小不同泡製的時間也要有差別,因為是這道菜主要的調味材料,所以要求會比較高。

  還有一個家喻户曉的事重慶火鍋,那酸爽真的是巴適得板。現在應該很多都有重慶火鍋,但是確實重慶當地的會更地道一些,火鍋的辣椒是關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