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三道茶 你瞭解是哪三道茶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2.92W

白族是中國56個民族的15大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大理,少部分分佈在貴州和湖南等地。白族有屬於自己的語言,不管是在藝術方面還是在建築和雕刻等方面,白族都有着獨特的風格,和其他民族較多的往來。白族三道茶是雲南大理白族的一種茶文化。

白族三道茶 你瞭解是哪三道茶麼?

三道茶的簡介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種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南昭時期(649-902)即作為款侍各國使臣的一種禮遇,明代崇禎十年(1637),我國著名的大施行家徐霞客遊大理後,對三道茶曾有文字記栽。他寫道“注水為玩,初清茶、中益茶、次蜜茶”因三道茶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所以一千多年以來,始終廣泛流傳於大理白族民眾之中。每當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賓客臨門,白族同胞都要以原汁原味的傳統飲茶方式款待賓朋,讓客人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事活動中,品飲茶點、享受茶禮、觀賞茶藝、感悟人生。

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習俗與時尚生活必然發生碰撞,古老的民間“三道茶”也必然與現代都市茗飲方式產生摩擦。任何好的傳統藝術形式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如果不能不斷注入新意,使之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民眾,都勢必走入死衚衕,失去生存空間。基於這種認識,雲南大理蒼山感通索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吉小冬先生與茶友們“臨古而不泥古”,對傳統的“三選茶”表演形式進行了大膽創新。他們打破了舊的表演模式,簡化了歌舞表演,突出茶藝表演。並且把“三過茶”的人生哲理和表現藝術濃縮提煉為“烤、調、烹”三個字。即烤出生活的芳香;調出事業的主旋律;烹出歷史的積澱。改編後的白族三道茶,在幽婉古雅的南詔洞經音樂的旋律中,把白族人民拜天、拜地、拜本主以及崇尚大自然的人文情結融匯於藝術,讓客人聽其音、觀其藝、聞其香、品其味,在濃郁的白族傳統文化氛圍中,受到藝術玄陶,得到美的享受。

第一道“苦茶”
  在火盆上支三角架,用銅壺煨開水,將小土陶罐底部預熱,待發白時投下茶葉,抖動陶罐使茶葉均勻受熱,待茶葉烤至焦黃髮香時,衝入少量開水,罐中發出劈啪聲。稍後再衝進開水,煮沸一會兒即斟到預備好的牛眼盅內,至半盅,按輩分先後,長者第一,依次一一敬獻。按主不喝客不飲的規矩,主人雙手舉杯齊眉道聲“請”,並先一口飲盡後,客人方可品茗,道謝意。頭道茶經烘烤沖泡,湯色如琥珀、香氣濃郁,但入口很苦,寓意要想立業,先學做人。要想做人,必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二道“甜茶”
  在烤的基礎上,加上切細的乳扇(白族特製的一種奶製品)、核桃仁、芝麻、紅糖等配製調和後斟入小碗或大茶杯內,八成為宜。二道茶香甜可口,濃淡適中,寓意人生在世歷盡滄桑,苦盡甜來。

第三道“回味茶”
  就是在茶杯中先放入花椒數粒、生薑幾片、肉桂、蜂蜜和紅糖少許,然後用沸水衝至半杯為宜。客人接過茶時旋轉晃動,使茶水與作料均勻混合,趁熱品茶。第三道茶其味甘甜中透出肉桂、花椒的清芬與香郁。寓愈着人生苦短、歲月漫長、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回味無窮。

小結:白族三道茶歷史悠久,含義就像是人生一樣,一苦二甜三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一些人生道理。都能受到茶藝術的薰陶,除了茶藝,還有茶的有關表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