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情歌,拉祜族的民歌

來源:人人運程網 1.03W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歲月的沉澱,從日日夜夜生活中總結出的精華,民族文化世世代代傳承着,影響着每一個族人。經過漫長是時間流逝,各個民族形成了屬於自己民族文化,從每一個民族的民歌中可以明顯的體會這個民族的特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拉祜族的民歌吧。

拉祜族的情歌,拉祜族的民歌


  拉祜族民歌:
  拉祜族民歌拉祜族善於歌詠,嫻於舞蹈,其音樂舞蹈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拉祜族民歌有頌歌、敍事歌、兒歌、情歌、喪歌等五類,各具特色。歌曲、樂曲和舞曲形式多樣,節奏多為復拍。樂器有蘆笙、口弦、三絃、鑼、簫、笛子等。蘆笙舞是拉祜族的傳統舞蹈,舞蹈動作多與生產緊密結合,有薅秧舞、割穀子舞、打穀舞、豐收舞、孔雀舞等。從傣族傳人的擺手舞,已帶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點,與傣族擺手舞略有差異。拉祜族文學的主要形式是民間口頭文學,形式多樣,內容多與勞動、頌揚反抗壓迫精神有關,形象生動具體。

簡介: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

長篇史詩《牡扒密扒》為研究古代的經濟生活、原始採礦業、婚姻制度和民族遷徙史的重要作品。詩歌有一種稱為“陀普科”的隱晦語,具有為羣眾喜見樂聞的隱晦規律。

拉祜族民歌有情歌、習俗歌、家曲、山曲和排曲等,其中情歌、習俗歌尤具特色。情歌中最有民族特點的是《換花調》、《問路歌》、《搭橋歌》和《追蜂子》。《換花調》用鮮花比喻愛情,用贊花、換花、護花來象徵對愛情的忠貞。習俗歌中有大量的《祭祀歌》,祭歌中最有特點的是《叫魂歌》。

拉祜族簡介:
  拉祜族是我國雲南省西南部的一個山區少數民族,自稱“拉祜”,他稱有“倮黑”、“哥搓”、“緬”、“目舍”、“苦聰”等。主要分佈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兩地區,相鄰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區也有分佈。約80%的拉祜族聚居在瀾滄江以西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拉祜族人口數為453705。使用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拉祜族人民長期與漢族、傣族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拉祜族淵源於甘、青地區的古羌人,歷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遷徙,進入今雲南境內,分佈在金沙江南岸地帶,秦漢時期,活動於洱海地區的彝語支各族體被泛稱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自金沙江南岸地帶分東西兩路陸續南遷。其中西路一支,經今彌渡、巍山,渡瀾滄江,到達臨滄,分佈在瀾滄江以西地區,是為“拉祜納”。東路一支,順今哀牢山西側和無量山東側南下,分佈在瀾滄江以東地區,是為“拉祜西”。與拉枯族在歷史上有密切關係的彝族,稱拉祜納為“大倮黑”,拉祜西為“小倮黑”,稱拉祜族寨子為“倮黑加”。元、明兩代,拉祜族人民多處於傣族土司統治之下,清末在今瀾滄縣設鎮邊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