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和儒家思想的異同點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1.41W

法家文化是漢文化中濃厚的一筆,法家在我國起源由來已久,若是追溯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法家主張的是依法治國,你對法家瞭解多少?你知道法家跟儒家的思想異同點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法家和儒家思想的異同點是什麼?

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法律的理解各有不同。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刑法思想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這兩個學派的刑法思想奠定了中國傳統刑法思想的基礎,也成為中國傳統法律制度發展的指導思想。從夏商時代的神權法思想到孫中山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法律思想,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法律也在不斷確立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主流地位。

春秋以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開始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他所主張的賢人治國、德禮為主、刑罰為輔的治國原則作為一種樸素的法律精神在當時獲得了可靠的市場支持。

隨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在各自的學派中也詳盡闡述了他們對於法律的理解和認識,為後來法律在中國的發展成熟奠定了堅實基礎。孔子、老子、韓非子等人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也可以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法律工作者。

由於所處的社會階級不同,儒、道、法三家的法律思想也明顯帶有各自階級的色彩。儒家追求禮治,法家則堅定的信奉法治。

儒家的禮治繼承了西周以來的禮法傳統,強調家國一體、孝悌為本的宗法觀念。家族倫理、親親尊尊、明德慎罰、中庸之道成了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價值標準。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魯國及春秋各國的教育事業,其所提倡的以仁為本的主體思想至今仍在深刻影響着中國人的道德行為規範。

跟儒家明顯帶有官方性質的傳道、授業、解惑相比,作為史上最着名的隱士,老子的思想則更容易獲得來自民間的支持與認同。在許多自然與社會現象無法得到足夠的科學支持的背景下,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開始在當時的社會中大行其道。老子認為“道”高於仁義禮法等一切規範,仁義禮法等社會人事的有為都不如“道”的無為,只有“道”才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原則與最終歸宿。對於儒家思想,尤其是道德觀,道家批判起來絕不留情面。李耳、莊周等道派代表人物在一種自我營造的烏托邦的氛圍中,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為後人留下了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法律虛無主義的光輝思想。

春秋之後,土地私有制勢不可擋,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有的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被新的秩序所代替。儒家與道家所樹立起來的法律規範已。

小結: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申不害、韓非子、李斯、桑弘羊、王叔文、王安石、張璁、張居正、嚴復、梁啟超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