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文 化的形成與發展2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8W

茶説 --- 茶 詩

   我國既是“茶的祖國”,又是“詩的國家”,因此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年,為數眾多的詩人,文學家已創作了不少優美的茶葉詩詞。

   我國狹義的茶葉詩詞是指“詠茶”詩詞,既詩的主題是茶,這種茶葉詩詞數量略少;廣義的茶葉詩詞不僅包括詠茶詩詞,而且也包括“有茶”詩詞,即詩詞的主題不是茶,但是詩詞中提到了茶,這種詩詞數量就很多了。我國的廣義茶葉詩詞,據估計:唐代約有500首,宋代多達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總數當在2000首以上,真可謂美不勝收、琳琅滿目了。

   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閲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月團喻指茶餅)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卧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

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茶 聯

   茶聯,乃是我國楹聯寶庫中的一枝奪目鮮花。相傳最早始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自唐至宋,飲茶興盛,又受文人墨客所推崇,因此,茶聯的出現,至遲應在宋代。但目前有記載的,而且數量又比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鄭燮為最。

清代的鄭燮能詩、善畫,又懂茶趣,善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寫過許多茶聯,如下:

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鬆根煮菜根。

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

雷言古泉八九個,日鑄新茶三兩甌。

山光撲面因潮雨,江水回頭為晚潮。

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近代茶聯更多,現擇錄部分如下:

為愛清香頻入座,欣同知已細談心。

只緣清香成清趣,全因濃釅有濃情。

四海鹹來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

得與天下同其樂,不可一日無此君。

塵慮一時淨,清風兩腋生。

香飄屋內外,味醇一杯中。

揚子江心水,蒙頂山上茶。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美酒千杯難成知已,清茶一盞也能醉人。

茗外風清移月影,壺邊夜靜聽松濤。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秀萃明湖遊目頻來過溪處, 腴含古井情正及採茶時。

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閒,且喝一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酒來。

菜在街面賣,茶在壺中吐香。

龍井雲霧毛尖瓜片碧螺春, 銀針毛峯猴魁甘露紫筍茶。

疑成雲霧頂,飄出晨露香。


剪取吳淞半江水,且盡盧仝七碗茶。

四方來客坐片刻無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自東西。

陸羽搖頭去,盧仝拍手來。

佳餚無肉亦可,雅談離我難成。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峯生味更圓。

禪榻常閒,看裊裊茶煙隨落花風去; 遠帆無數,有盈盈軌水從罨畫溪來。

秀萃明湖,遊目頻來過溪處;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飲一盞新綠,染滿身清香。

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揚落花風。

趣言能適意,茶品可清心。

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茶説 --- 飲 茶 方 式 的 演 變

   茶葉被我們的祖先發現以後,對它的利用方式先後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演化,才進展到如今天這種“開水沖泡散茶”的飲用方式。

   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僅僅是把茶葉當作藥物。這與《神農本草》記載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相吻合的。茶葉具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區的羣眾當作藥用。那時人們從野生的茶樹上砍下枝條、採下芽葉,放在水中燒煮,然後飲其汁水,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這樣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澀,因此那時稱茶為"苦荼"。

   至遲到秦漢時,人們創造了“半茶半飲”的製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燒煮鮮葉,而將制好的茶餅在火上灸烤,然後搗碎研成細末,衝入開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調和。這種在茶中加入調料的飲法,在我國的部分民族和地區中沿習至今,如傣族飲的“烤茶”,就是在鐺罐中沖泡茶葉後,加入椒、姜、桂、鹽、香糯竹等調和而成。

   到唐宋時期,飲茶之風大盛,當時人們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這種壓成團餅形的茶,製作十分精巧,茶餅的表面上分別壓有龍鳳圖案,稱為“龍團鳳餅”。飲茶時先將團茶敲碎,碾細,細篩,置於盞杯之中,然後衝入沸水,這就是所謂的“研膏團茶點茶法”。當時皇宮、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間還盛行茶宴,茶宴的氣氛莊重,環境雅緻,禮節嚴格,且必用貢茶或高級茶葉,取水於名泉、清泉,選用名貴茶具。茶宴的內容大致先由主持人親自調茶或親自指揮、監督調茶,以示對客人的敬意,然後獻茶,接茶,聞茶香,觀茶色,品茶味。茶過三巡之後,便評論茶的品第,稱頌主人道德,以及賞景敍情、行文做詩等等。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於製作龍團鳳餅勞民傷財,於是親自下詔:“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這裏所説的芽茶也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散茶葉了。從此以後人們不必將茶先壓成餅,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壺或盞中沏泡條形散茶,使飲茶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這樣的飲茶方式使人們對茶的利用簡單而方便了。人們把盞玩壺品茶,也使盞、壺的製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為藝術。這種飲茶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

   目前,除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一部分人飲用即衝即飲的速溶茶,或為了治病保健的需要,飲用含茶或不含茶的保健茶外,飲茶的方式、方法自明朝以來基本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茶 文 化的形成與發展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