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陽皮影戲的介紹及其特點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4W

沔陽就是現在的仙桃,有很長的歷史,屬於湖北的一個市,仙桃皮影戲也是很有藝術特色的,有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唱腔,大家應該對仙桃皮影戲不是很瞭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仙桃皮影戲的介紹,一起欣賞下中國戲曲文化吧。

沔陽皮影戲的介紹及其特點

仙桃皮影戲,俗稱皮影子,又稱“沔陽皮影戲”。相傳,清朝道光年間仙桃(原名沔陽)一帶常有水災發生,為避水患人們背井離鄉,四處逃荒,當地的漁歌藝人亦在此行列,迫於生計而沿途賣藝求生。在顛沛流離的賣藝過程中,他們效仿外地皮影戲的表演方式,以家鄉漁鼓為伴奏樂器,以濃重的沔陽方言行腔,使仙桃皮影逐漸初具其形,後經幾代藝人的不斷完善與豐富,日臻完美,現已成為我國民間藝術中的一大流派。

  《沔陽縣誌》載,明末清初,沔陽一帶凡辦會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習俗。清嘉慶年間,沔陽繡花堤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兄弟因家鄉十年九水、流落他鄉,沿門賣唱乞討不得温飽。用布鞋殼仿外地皮影以沔陽漁鼓腔伴奏做皮影表演,初步形成了沔陽皮影的地方特色。後日漸盛行,於清同治年間成立了皮影行會,繼而又發展到應城一帶。沔陽漁鼓皮影藝人一致公認皮氏兄弟為沔陽皮影戲一世祖師,同時也和民間戲班一樣,尊崇“老郎王戲神”,設牌位祭拜。

  【唱腔】
  仙桃皮影戲唱腔主要有兩大主腔:歌腔和漁鼓腔。

  “歌腔”是源於東周時期楚國之民歌“雞鳴歌”,傳到後來,雞鳴歌與皮影戲相結合,演變為《雞鳴腔》。江漢平原皮影藝人用“舌生花”、“口生香”、“臉生色”、“目生光”的演唱技藝,不斷地修改,後與《薅草歌》相融才變為歌腔,成為江漢皮影戲的主要唱腔,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它是江漢皮影戲的獨特音調,分為六類音調板式:男腔、女腔、醜腔、雜花腔、天官賜福腔、八不就腔。

  “漁鼓腔”因演唱器具“漁鼓筒”得名。迨至清未(約1900年左右),沔陽漁鼓腔與皮影戲二者完全合流而融為一體,成為獨具特色的漁鼓腔皮影戲,甚至取代了部分地區的歌腔皮影戲。皮影戲演唱的沔陽漁鼓唱腔分平腔、悲腔、魚尾腔(或曰鳳尾腔)、琵琶腔、雜花腔五類。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階跳度大,音域寬,音色美,高吭,婉轉,傳情達意,十分動人。

  仙桃皮影戲伴奏和劇目:
  晚清時期,燈影戲(皮影戲)藝人與漁鼓藝人合作,運用漁鼓給燈影戲伴唱。到了光緒年間,漁鼓藝人逐漸放棄了“單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轉向為燈影戲伴唱發展,形成了燈影、漁鼓合流。合流後的漁鼓由仙桃發展到天門、洪湖、潛江等縣(市)。一場伴唱的演奏發展到一人拍筒打板擴展為“五件頭”,即鼓、鈸、大鑼、小鑼、馬鑼,唱腔由一人獨唱變成了一唱眾合,曲牌也增加了[男平腔]、[女平腔]、[醜平腔]、[漢平腔]等,[雜花腔]中還吸收糅合了一些民歌、戲曲的腔調。至於曲目方面,凡是有故事吸引人們興趣的章回小説、傳奇故事,都可以由藝人“浩水”(口頭編唱)。

  因此,漁鼓唱本有三百多個。流傳下來的曲目如《十三款》、《吳漢殺妻》、《乾隆遊江南》、《羅通掃北》、《楊家將》、《呼家將》、《封神榜》、《隋唐演義》、《薛剛反唐》、《七俠五義》等大部頭,一部戲連環上演三兩個月極為平常。

  “詼諧幽默、令人捧腹,觀眾百看不厭。有民謠這麼説:”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牆壁),老婆挨眉(批評)捏悶脾(受氣)“,足見沔陽皮影的魅力。

  特點:
  皮影造型仿效戲劇人物臉譜,雕刻精美,生、旦、淨、末、醜,行當齊全;內容豐富(多來自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等),情節起伏,懸念迭出;以漁鼓調演唱,語言詼諧幽默,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廣泛流傳於仙桃城市和農村,乃至江漢平原。

  代表人物: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陳大煥、陳大海等。

  小結:仙桃皮影戲主要有歌腔和漁鼓腔兩種,仙桃皮影戲不斷的發展,才有現在的成就,在仙桃,皮影戲還是很受歡迎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