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吃文化 湖南小吃特點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6.07K

世間一切都有自己的特點,你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兩個人,也吃不到完全一樣的兩顆蘋果,正是有了差別的存在,我們才更容易發現特色,而與眾不同的特色總是更容易吸引人。人如此,美食也如此。湖南的特色小吃文化是怎樣的呢?跟小編來看看湖南小吃的特點吧。

湖南小吃文化 湖南小吃特點是什麼?

  湖南飲食的口味比較重,酸甜苦辣都喜歡,最喜歡的是辣,菜餚都會加入辣椒,也比較鹹,比較有特色的是湖南人喜歡吃苦味的食物。

湖南產的辣椒中有一種叫辣椒叫白辣椒。尖尖的呈白色。最為普遍的烹製方法是幹煎,煎好的辣椒都是一整條的,不大吃辣的人若一口下去,差點就出人命

湖南人的辣椒大多是作為乾貨,都是用辣椒的尖頭製作。通常都是在七八月份辣椒大量上市時,將新鮮辣椒切碎,放在罈子裏醃製,而且還往往放上刀豆,蔬菜等一同醃製。製成的辣椒或當作料,或直接食用,長期食用的話,再吃其它的菜就索然無味了。

湘東南多為丘陵和盆地,農牧副漁都很發達。湘西多山,盛產筍、蕈。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長沙地區就能用獸、禽、魚等多種原料,以蒸、熬、煮、炙等烹調方法,製作各種款式的佳餚,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3種地方風味為主的湖南菜系。

湖南人素以好客著稱,尤以譚延為基,賓客們前往拜訪,每到用餐時間,必定盛情款待,大家圍着圓桌,熱鬧擁擠,為了便於食用,幾經研究改良,專門定製啟用大碗、大盤、長筷、大匙勺等大型餐具,逐漸蔚成風氣,形成湖南飲食特點之一。

在湖南,由於地理、氣候等方面的原因,絕大部分地區種植水稻,人們日常飲食以大米為主食。但在少數山區,特別是湘北山區的一些地方,種植旱糧作物,只能以玉米、紅薯、馬鈴薯等為主食。近年來,這些地區經濟逐步發展,生產烤煙或藥材,賣給國家可以換回大米,所以逐漸也以大米和玉米為主食了。紅薯、馬鈴薯逐漸從主食中分離出來而成為製作澱粉類食品、釀酒、曬乾菜等的原料或養家畜的飼料。在湖南,無論城市鄉村,人們都是一日三餐。所不同的是,城市中,早餐比較隨便,一天之內最重晚餐,一週之內最重週末的飲食。

鄉村中,一天三餐無明顯差別,每逢農曆節日或節氣,在飲食上一般要比城市來得隆重。一年之內,最重春節前後的飲食。此外,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幾乎家家户户都要根據季節時令來製做一些醃菜、乾菜、泡菜、酢菜、臘菜。每逢客至,總要端上桌來顯示主婦的手藝和持家能力。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無論是平日的三餐,還是餐廳酒家的宴會,或是三朋四友小酌,總得有一兩樣辣椒菜。

湖南人喜歡吃帶一點苦味的東西,像苦瓜和苦蕎麥,可能其他地區的人並不喜歡,不過要知道,越是不好吃的東西,往往對身體越好。湖南的暑期長,熱天吃點苦的東西可以降火氣,去濕氣,苦可以瀉火,可以燥濕,還能養胃。

小結:沒有了特色的小吃,根本勾不起人的食慾,當我們去到了湖南,在吃飯點餐的時候肯定會詢問當地的特色美食,人都一樣,對新奇少見的東西都比較感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