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陋習,中國酒文化的弊端

來源:人人運程網 1.78W

隨着社會的進步,本來很多古代遺留下來的陋習都會改善或者直接祛除,但是有的陋習卻愈演愈烈,比如喝酒。相信大多數人會認為喝酒是一種陋習,中國酒文化的陋習到底表現在哪裏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給你講講吧。

中國酒文化陋習,中國酒文化的弊端

我也知道過量飲酒對身體不好,可現在這個社會,很多生意就是在酒桌上談成的。大家一喝酒就放開了,什麼事情都好説了。不喝就是不給面子,工作就得打水漂。”很多人這樣感歎道。隨着社會發展,觀念的改變,一些傳統做法已與時代脱節。具體到中國的“酒文化”上,勸酒這一行為,已從昔日的“熱情好客”逐漸成為一項讓人無法容忍的“陋習”。

上了飯桌,你想吃飯不行,想喝飲料更不行。為了活絡商業關係,只能端酒杯,從某種意義上,身為男性,就免不了要在酒桌上應付,能應付酒桌,才能應付這個社會。“敢拼會贏,曾經形容創業,現在連喝酒也帶上了這股子精神,非得拼上一拼不可。每當朋友聚餐,菜還沒上齊,就三三兩兩一組,吆喝開了,臉紅脖子粗一旁猜拳或鬥智鬥狠猜骰子,不讓對方趴下就不是真兄弟、真朋友。”對於朋友聚會時的拼酒很多人頗感無奈,因為酒量差,因此很怕拼酒,怕喝多了,出洋相,因此在酒桌上寡言少語,儘管如此,還是難免有醉的時候。

的確,中國獨特的酒文化讓很多人深受其害,卻無可奈何。如今的商業活動、官場交際等,都少不了酒這個主角。酒成了社會關係的潤滑劑,卻也成為社會腐敗的催化劑。它被賦予了太多社會意義,被很多人當成了感情深淺度等的“試金石”,也因此成了“不得不喝”的東西。實際上,酒不僅傷害人體健康,還傷害社會。

酒逢知己,説的是以酒會友,聯絡感情、增進友誼,喝出情趣與融洽的氛圍,小酌幾杯,各隨其量,既不逼酒,也不硬勸,隨心所欲,其樂也融融矣。中國人飲宴,作為主方,希望勸人多飲,以盡到了地主之誼,唯恐受享者沒有吃飽,一方面表達了主人的真誠,希望對方喝好喝夠,同時也可以活躍酒宴的氣氛,為飲酒者助興,由此酒席上許多趣話便誕生了,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感情淺、舔一舔”。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甚至到了強迫的程度。

有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飲酒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目前已超過5億人,其中又有近四成人每天飲酒1次以上,全國每年能喝掉300億公斤左右的酒。衞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曾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女性的飲酒率比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上升了73%左右。按照這樣計算,全國居民中真正做到滴酒不沾的可能不足2億人,而沾染過白酒、啤酒及其他酒類飲料的人數不會少於8億人,數據驚人。

雖然中國的酒文化和飲酒風俗在一時無法改變,但專家表示,在遇到非喝不可的情況時,大家要了解喝酒的誤區,並保護好自己。幾類人最應注意。人的酒精耐受力有很大個體差異,但孕婦、未成年人、老年人都應少喝酒。肥胖人羣、肝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應儘量避免飲酒或減少飲酒量。此外,服藥期間也應更加註意。

勸酒是一種待客禮儀,體現了一種地域文化和社會民風。先進文化、和諧民風來自於每一個人的文明修養和道德養成。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我們的酒文化、待客禮儀也要傳承文明,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個性。所以,大家應倡導文明飲酒的新風尚,革除那些有害健康、有損形象的勸酒陋習,改改豪喝濫飲的待客之道,人人都有責任作出表率。希望全社會都大興文明敬酒之風。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多數小夥伴也已經明白了小編為什麼要説中國酒文化是一種陋習了,的確,如果只是喝酒那倒沒什麼,不過喝酒喝死人,酒駕等等事件層出不窮,就不得不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