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藍關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2.83W

藍關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流行於山東省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屬於高腔“道情戲”,藍關戲和其他戲曲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個人在前台唱,眾人在後台幫腔,具有一定影響力。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性其呢?不妨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藍關戲是一種流傳於山東省萊州市及招遠市境內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屬於高腔“道情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藍關戲“幫、打、唱”三位一體,交映生輝,成為該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羣眾“會唱者,頗入耳”,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説。藍關戲以八仙傳説故事為主要內容,上演的劇目主要有《東遊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中國戲曲大全之藍關戲

流傳地區
  藍關戲作為山東省的一個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它流行於萊州市、招遠市境內,是明代弋陽腔在膠東的後裔。其中,尤以萊州市的金城鎮、朱橋鎮、平裏店鎮、樑郭鎮、西由鎮及招遠市的金嶺鎮等地盛行。萊州的東季、龍埠、馬回溝、李家疃、麻渠及與之毗鄰的招遠的蠶莊、小河頭等村鎮,是藍關戲的重要發祥地,被稱為“藍關戲窩”。

藝術特色
  藍關戲的突出特徵是一個人在台上獨唱,眾人在後台幫腔,只用打擊樂伴奏,不用絲竹管絃相伴,一直處於以“乾唱為特點的徒歌形式”,由於“幫、打、唱”三位一體,相映生輝,其音樂獨具特色並具有一定的交響性。藍關戲發揚了弋陽腔極強適應性的傳統,“向無曲譜,只沿土俗”,並賴於當地一些特殊民俗而紮下盤根存留於世。藍關戲擁有廣泛的羣眾基礎,與當地民俗相隨相依,形成了特殊的異質風骨,它以家族封閉式縱向傳承為主線,得以延綿充續;以保守的模式為後人留下“原汁原味”的古老藍關腔韻;以神話傳奇為母體,保持了自己的傳統風範。它靈活度曲,順口可歌,易唱易學、通俗易懂,立足特色,變革創腔,不斷更新嬗變,得以延綿拓展,臻於完善。

“幫、打、唱”三位一體是該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唱腔是藍關戲音樂的主體藍關戲常用的唱腔曲牌有:高腔、平腔、悲腔、老腔、崑調、贊子、哭五更、説書調等,曲體短小,音調簡潔明快。幫腔是藍關戲“幫、打、唱”結構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藍關藝訣有“七分幫、三分唱”之説。幫腔的演唱以真聲(大本嗓)和假聲(二本嗓)相結合的方法,既幽雅纖細,又粗獷豪放,頗具詩意和交響性,使無伴奏乾唱的藍關戲增添了活力和光彩。演唱時,一人演唱眾人“幫腔”,台上演員唱,台下觀眾哼,因此被稱為“滿台響”。打擊樂是藍關戲音樂的另一顯着特徵,它以獨具的氣勢,鮮明的節奏,進一步強化了藍關戲的藝術特色。伴奏只用鑼鼓等打擊樂器,而且是隨着劇情的需要,有所增減。唱“高腔”時,全套打擊樂器鏗鏘作響,唱到“悲調”時,減去大鑼、大鈸,伴音襯托低迴纏綿的感情。因此有“半台鑼鼓半台戲,沒有鑼鼓沒有戲”、“打藍關、打藍關,無打不能唱藍關”的戲諺。

歷史淵源
  據資料記載,藍關戲也叫“南官戲”和“臉子戲”、“連字戲”,是元代就已形成的弋陽腔的一支遺脈。雖然經過時代的變遷,當年曾經風靡一時的弋陽腔已經銷聲匿跡,然而在萊州的民間,原始風味猶存的藍關戲卻倖存下來,藍關戲的存在,為研究中國古代戲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活化石”。

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其唱腔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模仿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喧”的表現形式並吸收了膠東漢族民間曲調及其它成分長期演變而成。藍關戲在當地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去聽藍關戲,凍死也願意”之説。

19世紀初的清朝道光初年是藍關戲的極盛時期,在萊州相繼湧現出以龍埠、東季為代表的十幾個“連字班”和一大批專攻此業的演唱者。東季班以演《東遊記》為主,稱“文藍關”,龍埠班以演《西遊記》為主,稱“武藍關”,一文一武、轟動一時。在19世紀末的清朝光緒年間,龍埠、東季、馬回溝、小河頭等村紅白喜事“非藍關戲不請”。每逢各種廟會、山會,這幾個村子的藝人便雲集一堂,獻藝交友,同台搭檔演出,至20世紀50年代尚未中斷。隨着地域的差異,藍關戲又逐漸形成了以龍埠、東季為代表的東西兩路。在當地,藝人們有句口頭禪叫“十里藍關音不同,音同唱不成”

熱門標籤